说到家庭聚餐,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场面。
然而,最近在黑龙江有一家庭因为一场聚餐,导致8人身亡、1人仍在抢救!
据黑龙江省鸡西市政府部门通报,10月5日,鸡东县兴农镇一居民与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食用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引发食物中毒。
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
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未查出氰化物(剧毒类)、有机磷类(农药类)、呋喃丹类(氨基甲酸酯类内吸性广谱杀虫剂)、安定类(催眠)、毒鼠强(鼠药类)等有毒物质,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据最新报道,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米酵菌酸它主要从木耳、银耳等一类食物的不正当泡发过程中产生。泡发时间过长、食物直接接触的容器及环境卫生条件差、空气潮湿等,木耳、银耳小米或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等就会产生一种椰毒假单胞菌,该菌在生长过程中就会分泌米酵菌酸。
人误食进入体内后会短时间引起心、肝、肾、神经系统等多个重要脏器损伤。米酵菌酸中毒症状和一般的食物中毒一样,会出现头晕、呕吐、腹泻,严重可能出现黄疸、中毒的肝损伤、意识不清等,若摄入量较大严重可能直接导致休克和死亡。
近几年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
2020年7月28日,11位顾客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石头肠粉店”食用河粉后,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
根据当地政府通报,截至8月2日凌晨,已有5人送医治疗,其中1人抢救无效去世,2人病情较重,2人病情稳定;另有6人症状较轻,在居住地治疗观察。
经过调查,省疾控专家判断顾客为米酵菌酸中毒。
2018年7月28日,浙江一家三口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腹痛、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食物中毒症状。
而在中毒前,他们都食用了凉拌黑木耳。据了解,黑木耳两天前就泡在水里,整整两天两夜。
三人当中,姐姐雯雯病情最严重,很快发展为肝功能衰竭,其他脏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人已经昏迷不醒。
7月31日傍晚5点左右,原在当地医院就诊的雯雯被转入浙大儿院湖滨院区综合ICU治疗。
浙江省疾控中心给出的检测结果显示,雯雯的血液样本里发现米酵菌酸毒素。
治疗过程中雯雯5处脏器衰竭,换血4次才得以苏醒。
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据了解,米效菌酸这种毒素目前在医学上还没有特效的“解药”,通常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来稀释毒素,如果该毒素的摄入量过大,基本是九死一生。
除了米效菌酸,黄曲霉素也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据了解,黄曲霉素是人类已知的最强的致癌物之一,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1mg黄曲霉素即可致癌,不仅可以导致肝癌,还可能诱发其他脏器癌变。
如果一次性摄入20mg甚至可以直接导致成年人死亡。
1993年它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而近年来,由黄曲霉素引起的悲剧数不胜数。
2005年,肯尼亚就发生过规模较大的一次毒玉米中毒事件,就是因为数千人食用了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玉米产品而引发的急性中毒,共造成125人死亡,300多人肝衰竭。
人民网曾经还报道过,一名年仅5岁的女童,竟然被查出肝癌晚期!
而在查找原因的时候,家长表示孩子平时最爱吃各种零食,尤其喜欢花生瓜子...
据了解,黄曲霉素最喜欢藏在发霉的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包括花生、玉米、豆类、坚果等。
那么生活中,我们如果避免接触到这些毒素呢?
而米效菌酸的产生,很多和木耳一类的食物不正当泡发有关。
通常来说,木耳用冷水泡1~2小时就可以了,最长也不要超过4个小时。如果用热水泡,时间还要更短。
如果泡发超过24小时,建议就不要吃了,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更容易滋生病菌;浸泡后如果闻到有异味,或者摸到有黏液,说明变质了,赶紧扔掉。
泡过的木耳吃不完,可以倒掉水,放入冰箱保存,因为低温下细菌几乎停止繁殖。
除此之外,鲜银耳比干木耳更易变质,如果储存处理不当,也可能会滋生“椰毒假单胞菌”,然后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
玉米面在发霉后,也千万不要食用,也会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毒素。
最后提醒大家,下面这些食物吃的时候也要当心:
点个【再看】让更多的人看到,食物安全不可大意,希望大家可以谨记这些小贴士,保护好自己~
往期回顾
留下一个 在看 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