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除了2020美国大选,还有一件事也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玛莎拉蒂醉驾案判了!
醉酒驾驶玛莎拉蒂的谭某
因有悔罪表现,被轻判!
被判无期徒刑!
看到这里,有些不清楚状况的朋友可能会问,到底发生了什么,让网友们对此次判决结果,如此不服?可总是有人顶风作案,无视规定,酿成一个个悲剧...2019年7月3日19时许,谭明明、刘松涛、张小渠到永城市一烤串店聚餐饮酒。聚餐结束后,22时22分许张小渠曾电话联系代驾,可没等到代驾,谭明明就驾驶“豫NE5S55”号牌玛莎拉蒂莱万特越野车,载着刘松涛、张小渠离开,被撞车车主及周围群众上前劝阻,然而谭明明不仅没有下车,这辆玛莎拉蒂,以极高速度撞上正在等红灯的一辆宝马7系轿车。宝马车里的人根本来不及逃出,就在车内被活活烧死... ...玛莎拉蒂当时的瞬间车速达到120-135公里/小时。女司机谭明明酒精含量是167.66mg/100ml,属于醉酒。据悉,一位死者贾某的90岁母亲在开庭后,因思念儿子精神几度濒临崩溃,开始不吃不喝,12天后老人抱憾离世。贾某的妻子也因精神受刺激住院半月,现在谈起这场无妄之灾仍悲痛欲绝:"我们不但失去了一个顶梁柱,还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另一名死者葛某某的妻子程女士也失业在家,其正值高三的女儿也因抑郁症休学...目前,该案中唯一的幸存者宝马车司机深二度烧伤,至今仍住院,每月要花费数万元治疗。7月4日,谭明明等三人因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被永城市公安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月13日,永城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犯罪嫌疑人谭明明等3批准逮捕。看她发的这些照片,生活确实奢侈,谭某某没有正当职业,到处旅游买奢侈品,还能开豪车,住豪宅。2020年1月16日,“永城玛莎拉蒂醉驾案”公开审理。对方的意思是,就算花在司法那里两千万、三千万,也不会给我们赔偿。曾向受害方道歉过多次,也愿意赔偿,哪怕倾家荡产...不只是受害者家属,就连网友们也对结果“颇感意外”,为受害者鸣不平...而就在法院宣判之后,谭明明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却这么说:“我们该赔人家的都赔人家了,这对我们来说是最重的惩罚了...”但如若同样的事件发生在澳洲,那么玛莎拉蒂女主获得的刑罚怕更是要让谭父“意难平”。
印象君就这件案子与「Longton 龙腾律师行」的专业律师进行了探讨,
Jenny Xu律师是澳大利亚高等法院、联邦法院执业律师。执业领域为刑法、公司法和商业诉讼。
在加入龙腾律师行之前,Jenny曾在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南澳大利亚州地方法院工作。Jenny律师作为代理过有一定社会影响案件的律师,以严谨的逻辑及对法律的深入、精确解读见长。凭借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长期以来的实践,使Jenny律师能够提供高效可靠的法律战略分析和诉讼策略,保障客户在进行复杂争端解决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利益最大化。
在日常的律师工作之外,Jenny还经常作为嘉宾在澳大利亚SBS电台的节目回答听众的法律问题,并向观众提供简洁而准确的法律建议。
澳大利亚对于危险驾驶致他人死亡的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根据1900年新南威尔士州《刑事法案》第52A条,如同其它刑事罪名的指控一样,检控方承担着举证责任。根据1992年的案例Jiminez v The Queen (1992) 173 CLR 572一案判例所规定,危险驾驶致死的罪名成立无需检控方证明被告有危险驾驶或造成的他人死亡的动机(*注: 如果被告有动机的存在,则检控方可能以谋杀或误杀罪指控)。但检控方需向法庭证明,被告受到酒精或毒品的影响下驾驶车辆,或者超速或危险驾驶 导致他人死亡。其中,第四项“由于被告自身原因,导致车辆撞击”通常是检控方及辩护律师的争议焦点。酒驾、超速这些行为毫无疑问属于“危险驾驶”,但同时,法庭也会采纳一些客观因素,比如案发时的路面性质、周围环境、天气状况等,从而判定驾驶方式是否属于“危险”范畴。除此以外,以下四点则被认为属于 情节严重的危险驾驶致死,最高可判十四年监禁:
在以往的案件中,辩护律师通常从实际致死原因入手,比如受害人是否生前患有某种疾病,在同样撞击的情况下,一般正常人不会死亡,因此被告的驾驶行为不能被看作是百分之百致死原因。或者,被告所驾驶的车辆已损坏(比如刹车失灵)而被告毫不知情。又或者,被告患有疾病(比如,案发时突发心脏病)导致车辆失控。这三个年轻人,没能约束自己的行为,酒后驾车发生事故,造成重大伤亡后果,导致多个家庭支离破碎,这是一场令所有人心碎的悲剧。究竟是应该以死刑来让犯罪者尝到受害者的痛苦,在得知自己生命马上要走到尽头时的恐惧、绝望以及忏悔,最终以失去生命作为惩罚;还是应该让犯罪者背负着自己的罪孽走过余生,用自己剩余的生命来赎罪?在这起案件中,我们看到了三个因一时的享乐葬送了自己一生的前途,
明明眼前还有大好人生,但却因一瞬间的大意灰飞烟灭。
来源:澎湃新闻、新京报、中国新闻网、新浪新闻、潇湘晨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