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法国马赛的调查官员今日表示,德国之翼4U9525航班副驾驶员一人在机舱内“有意”降低飞机飞行高度,并最终以时速700公里的速度撞向山体。期间,这位副驾驶员始终未让正驾驶员进入驾驶舱。
据路透社,就德国之翼航空公司4U9525航班空难事件,法国调查官员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分别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双方基本一致认为,副驾驶员可能“有意”驾驶飞机撞山,但该驾驶员尚无涉嫌恐怖主义任何档案记录。
德国之翼航空公司4U9525航班副驾驶员生前照片
法国调查人员公布了空难调查如下要点:
1、德国之翼4U9525航班副驾驶员“有意”将飞机撞向法国南部阿尔卑斯山山体。当这名副驾一人在驾驶舱内时,他启动程序降低了飞机飞行高度,“这是他的自发行为”。
2、副驾驶员名叫Andreas Lubitz,28岁,德国公民,2013年加入德翼,总飞行时长630小时,此前曾在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民航学校工作。当正驾驶员走出驾驶舱前往卫生间时,副驾一人在驾驶舱内。当正驾返回时,副驾驶员拒绝打开舱门。调查人员认为,“副驾有动机毁掉飞机”。
3、调查人员已掌握最后30分钟的通话记录。其中前20分钟两位飞机驾驶员谈话氛围友好,正驾驶员离开之后的10分钟,副驾独自在驾驶舱内,未吐一字。驾驶舱处于静默状态。
4、目前没有发现Andreas Lubitz本人先前有任何恐怖嫌疑的档案记载。调查人员也暂时无法宣布副驾的行为是“自杀行为”。
5、在黑匣子录音中,可以听到机上乘客的尖叫声。但灾难一刻来的非常突然。飞机以时速700公里的速度撞向山体,机上人员在撞击瞬间全部遇难。
6、地面的空管人员在最后几分钟试图与飞机取得联系,但是未能收到驾驶舱里任何回复。
德国汉莎航空CEO新闻发布会要点如下:
1、汉莎航空承认德国之翼副驾驶员Andreas Lubitz“似乎”阻止了正驾驶员返回驾驶舱,并且副驾一人导致飞机撞山,150人遇难;
2、汉莎航空对这起空难极为震惊,甚至无言以对,其情形严重糟糕程度胜过一切梦魇;
3、汉莎航空对飞行员的训练、筛选和甄别充满信心;
4、与美国航空管理不同,欧洲航空没有要求驾驶舱内必须有两人在场。汉莎航空暂时也不会启动这样的规定。
5、有记者问到副驾是否属于自杀行为?汉莎CEO辩称,我们只能猜测副驾可能有这样的动机。汉莎筛选驾驶员非常审慎,我们有非常好的飞行安全记录。
疑团一:机长为何被锁驾驶舱外?
美国《纽约时报》25日引述一名参与德翼空难调查的“法国高级军方官员”的话称,黑匣子语音证据显示,德翼客机在坠毁前,一名驾驶员离开了驾驶舱,并被反锁在门外。
尽管这名驾驶员此后敲击舱门,并据信尝试用“脚踢”等方法打开舱门,但却没有得到回应,未能再次进入驾驶舱。
《纽约时报》曝出的这一重磅消息之后得到了法国当局证实。法国检方26日通报失事客机调查最新细节时表示,客机在坠毁时系由副驾驶一人操控。被锁在驾驶舱外的为客机机长。
据媒体报道,出于反恐需要,为保证飞行安全,近年来基本上全球所有民航飞机驾驶舱门都进行了全面加固,不仅舱门都是防弹材质,也增强了安保功能。从驾驶舱外使用暴力方法强行破坏舱门进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以空客为例,在驾驶舱门处于锁闭状态时,舱外机组人员需在舱门密码器上按键发出“进舱”请求。如果飞行员处于失能状态无法回应时,舱外人员需在密码器上输入紧急代码,发出“紧急进舱”请求。
然而,资深人士指出,根据安全规定,舱门是由舱内飞行员来决定是否开启的,舱内飞行员可以按下“Lock”键,拒绝“紧急进舱”请求,把自己锁在里面。这种情况下,紧急代码也无法打开舱门。
疑团二:驾驶舱内情况如何?
马赛共和国检察官布里斯•罗班(BriceRobin)在法国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根据黑匣子记录的数据,在24日的飞行过程中,机长和副驾驶员在前二十分钟内都在正常交谈。对话录音显示,机长随后将驾驶飞机的工作交给副驾驶员,起身离开驾驶舱。据推测,机长应该是出去如厕。此时,只有副驾驶员一人留在驾驶舱内,其没有再说话,并启动了下降按钮。
这位检察官说,接下来就听到机长数次通过对讲系统要求副驾驶员开门,但未获回应。录音中的激烈撞门声应该是被锁在驾驶舱外的机长试图破门而入的努力。此外,直至飞机坠毁时驾驶舱内都有人的呼吸声,可见副驾驶活到了最后一刻。检方通报称,副驾驶似乎想要“故意摧毁”客机。
而回看法国内政部长卡泽纳夫25日对媒体的说明,其指出该客机失事前空中管制部门曾与机上驾驶员取得联络,当时空管要求其保持在11400米高度。但仅在通话1分钟后,客机就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突然下降了,随后从雷达上消失。目前尚不能确认,与空管通话的是否为驾驶舱内人员——即客机副驾驶。
此外,数名飞行员和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处(BEA)前调查员对媒体表示,舱内可能出现缓慢减压的状况,若是如此,且氧气面罩未起作用,舱内飞行员很快就会缺氧。但缺氧的推论没有得到权威验证。
疑团三:副驾驶卢比茨何许人也?
在26日的情况通报会上,法国检方确认,德翼失事客机的副驾驶是德国籍男子安德里亚斯•卢比茨。
根据汉莎航空公布的消息,卢比茨在德国北部城市不莱梅接受了汉莎飞行培训。不过在6年前,他的训练曾中断,后来重新接受培训。目前不清楚训练中断的原因。
在通过了包括心理测试在内的所有测试后,于2013年成为德翼公司的一名副驾驶。汉莎航空称,卢比茨拥有630小时的飞行经验。与机长在汉莎和德翼10年飞行经验相比,卢比茨确实还算是“新手”。
在26日的通报中,法国检方拒绝透露卢比茨的详细宗教背景,同时表示,此前未获得卢比茨与恐怖主义或极端主义有联系的信息。德国安全部门也做出同样的表态。德国当局近日或将提供进一步信息。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执行长史波26日召开发布会表示,他对于法国检方的结论表示“震惊”,认为卢比茨驾机撞山的动机不明。史波表示,汉莎航空在选择员工方面“非常、非常小心”。不过他证实,副驾驶似乎有意阻止机长重新进入驾驶舱,以便启动这次“致命撞击”。汉莎航空称,正将此次坠机作为一起事故处理,其他任何说法都只是猜测。
疑团四:黑匣子还透露了哪些信息?
法国调查人员目前分析的黑匣子为客机驾驶舱语音记录仪。该记录仪能记录座舱门开关的声音,及各种操控开关的声音。它也能记录火灾或减压警报的声音。其记录的所有细微声响都可能为找到空难原因提供宝贵信息。
这个黑匣子于当地时间24日被找到,虽然外部有所损坏,但在送至巴黎处理后,发挥了重要作用。黑匣子宝贵的语音信息被成功提取,也就是法国方面公布的上述驾驶舱内外的情况。
此外,据透露,黑匣子还记录到了坠机前最后几分钟,乘客发出的不知所措的尖叫声,以及马赛机场空管人员试图与该机组取得联系的呼叫声。据分析,机上乘客直到飞机撞山时,方才发现惨剧的发生。
客机上一般配置有两个黑匣子,除了驾驶舱语音记录仪,还有飞行数据记录仪。目前飞行数据记录仪还未被寻获,搜寻方正在集中力量寻找。
疑团五:飞机下坠时间并非8分钟?
客机坠毁后,曾有多家媒体报道,客机在坠毁前曾在8分钟内急速下降7600米至近10000米,说法未能统一。
根据法国内政部长卡泽纳夫的说法,失事客机和空管间的最后通话定格在当地时间24日上午10点31分。当天上午10点30分,飞行员与空管通话,空管要求保持11400米;10点31分,飞机突然下降,空管要求飞行员回答,没有收到回应;10点35分,空管拉响警报;10点40分,飞机高度仅为2000米,然后从雷达上消失。
针对客机短时间急速下降这一说法,有航空专家分析指出,飞机在如此短的时间急速下降,虽然无法猜测其原因,但肯定发生了“紧急情况”。
不过,根据英国《独立报》27日报道,一份最新的证据显示,在从雷达上消失之前,德翼客机至少下坠了18分钟,而并非之前所传的8分钟。这一消息暂未得到相关调查人员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