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庄在葡萄酒酒标上标识酒精含量的时候是如实填写的吗?
他们会不会根据市场情况而标上一个并不属实的百分比?
比如,一款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红葡萄酒的酒精含量若为12.9%,就显得过低,而如果一瓶GSM(歌海娜-西拉-慕合怀特)红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为16.4%,就显得过高。
那么,酒商会不会因此在这两款酒的酒标上分别标上13.4%和15.9%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以美国为例。
由于该国酒商必须遵守美国联邦烟草税收贸易管理局(Alcohol and Tobacco Tax and Trade Bureau)的相关规定,比如,如果葡萄酒的真实酒精含量在7%至13.9%之间,那么就可以说这是符合餐酒规定的葡萄酒。
如果酒商在酒标上标识酒精含量,法律是允许出现±1.5%的误差的。
不过,如果葡萄酒的真实酒精含量在14%以上,那么,这款酒就会被列入另外一类葡萄酒中,并且征收更高的税费,法律也允许这类葡萄酒的酒标酒精含量出现±1%的误差。
因此,对于开篇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承认,酒庄在标识葡萄酒酒精浓度的过程中确实可略作文章。
打个比方,如果一款葡萄酒的实际酒精浓度为13.3%,那么,我就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11.8%至14.0%之间选择一个数字进行标识。当然,如果高过14%的话,就需要缴纳更多的税费。
目前已有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饮用酒体清淡的葡萄酒(多数酒精含量较低),因此,酒庄往往会尽量将葡萄酒的酒精含量标成法律允许的最低度数。
当然,还有一些酒商喜欢将每个年份的葡萄酒都标成一样的,理由是如果他们每年都将葡萄酒酒标上的酒精含量换一次,他们都需要再重新提交一次标样许可证明(Certificate of Label Approval),这样,他们就需要每年都花很多时间来处理这些文档工作。所以,酒庄宁愿选择在不同年份的同款酒标上标识同样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