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的力量 | 对话尼古拉斯·周思与约瑟芬·威尔逊

2018年10月31日 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馆


我们为什么要读长篇小说?而不是微信上的帖子?卡尔维诺曾提出“为什么要读经典”的问题,并从十多个角度来谈经典是作品的共同特质。11月4日下午3点在言几又·IFS旗舰店,我们也要谈这个问题,从澳大利亚文学的角度,与两位澳大利亚重量级作家一起谈谈为什么要读澳大利亚文学经典的问题,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读澳大利亚小说?



11月4日下午3点在言几又·IFS旗舰店,让我们一起来放松身心,听一听来自澳大利亚的声音,品一品那些我们熟悉的、或是不熟悉的养分,继续滋养我们的灵魂。



报 名 方 法


识别上方二维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免费报名




嘉 宾 简 介

尼古拉斯·周思 Nicholas Jose 

图片来自Giramondo Publishing


尼古拉斯·周思是当代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也是中澳文化交流的使者。他生于伦敦,在澳大利亚珀斯和阿德雷德长大,毕业于牛津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此后在堪培拉、悉尼、英格兰、意大利和中国工作,1987年到1990年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现在是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的教授。


图片来自Wheeler Centre Books Writing Ideas


尼古拉斯·周思熟悉中国,喜欢中国,在他已经出版的7部长篇小说中,4部和中国文化、历史、现实生活有关。这4部书分别是:《长安大街》(Avenue of Eternal Peace, 1989)、《黑玫瑰》(The Rose Crossing,1994)、《红线》(The Red Thread, 2000)、《本来面目》(Original Face, 2007)。



尼古拉斯·周思之所以把自己的兴趣、热情、目光和笔触投向中国,是因为他与中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周思的曾祖父,用周思的话说,“也姓周”,名叫周守恩(George Herbert Jose, 1868-1956),1891年与妻子一起从悉尼来中国传教。他们在浙江绍兴、宁波和台州等地工作、生活了近10年,足迹遍布江浙一带。这位老先生不仅是传教的牧师,还是摄影艺术家,会说汉语,也认得汉字。周思的长篇小说《长安大街》中有相当篇幅就是根据那位老人的日记和书信创作的。周思的祖父Ivan Bede Jose于1893年在中国出生,在江南水乡度过了童年。所有这一切都对周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图片来自

《一枚澳洲眼四代中国情|澳洲Jose家族的传奇故事》


1983年,周思来到中国开始了“求学旅行”。从1986年到1987年,周思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工作了18个月,1987年到1990年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


1990年,周思在北京留影

图片来自Giramondo Publishing


周思熟读中国历史,喜欢鲁迅、老舍、沈从文、郁达夫等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对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也都有涉猎。他真诚热情、充满活力,几十年来为中澳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提起周思,认识他的中国学者无不交口称赞。为了扩大中国文学在当代世界的影响,周思一直关心、支持把中国文学作品介绍到世界的事业,他自己也翻译过中国作家的作品。尼古拉斯·周思是中澳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当之无愧。


(周思简介引自李尧《尼古拉斯·周思:中澳文化交流的使者》)


2016 Eric Rolls Memorial Lecture: Gifts from China

Speakers: Nicholas Jose, Kathryn Favelle

Location: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Date: 20/03/16


约瑟芬·威尔逊 Josephine Wilson 

"We are in a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in literature."

Miles Franklin Literary Award winner 

Josephine Wilson

photo: The Garret


约瑟芬·威尔逊来自西澳美丽的城市珀斯,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并在表演、视觉艺术和舞蹈方面有着丰富的经历。长篇小说已出版Cusp(暂译《尖端》)和Extinctions(暂译《灭绝》),其中Extinctions于2017年获得被誉为澳大利亚“布克奖”的迈尔斯•富兰克林文学奖,罗德瑞克奖,并获得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提名。


JOSEPHINE WILSON
约瑟芬·威尔逊



Extinctions以其细腻幽默的文笔以及深刻的人性思考而获得澳大利亚迈尔斯·兰克林文学奖。该奖项是澳大利亚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奖项,每年迈奖的评选和颁奖典礼都是澳大利亚文学界的大事,重要性如同中国的茅盾文学奖或鲁迅文学奖。1957年评出了该奖项的第一位获奖者,就是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由此可见该奖的含金量。


Josephine Wilson将会与我们分享她的获奖作品,以及她最新出版的一部关于母亲的作品Once Upon a Time, in Motherland。经典作品的经典之处在于它们能够让读者领略人类的感知、智力,情感的高度和深度,想起那些人们在烦琐的日常生活中早已经忘记的,但是又至关重要的东西——比如爱情,衰老与死亡。





约瑟芬朗读Extinctions节选(视频来自Youtube)


主持人:王敬慧

2018年3月澳大利亚文学周期间

王敬慧教授在四川大学主持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理查德·弗兰纳根的对谈


王敬慧,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是清华大学澳研中心执行主任,外文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学科群负责人。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进行博士后访学,研究方向主要为澳大利亚研究,多元文化以及文化翻译研究。曾在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高校进行学术讲座,并在国内主持和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讲座数十次,是国内公认的库切研究、以及澳大利亚文学文化研究方向的专家。著作有《永远的异乡客——库切评传》,译著与教材有《中国楹联艺术》、《库切传》、《C.S.刘易斯传》、《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人性的见证》、《福》等数十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目前是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副会长。





澳∙文学(Australia Writes)是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创立的全新文学品牌,为的是让中国聆听到更多来自澳大利亚的声音。该品牌下的系列活动将贯穿全年,其中就包括已经举办了十一届的澳大利亚文学周。除此之外,还会搭载上海国际文学节、书虫文学节、北京国际书展和上海国际童书展,邀请更多来自澳大利亚的知名与新生代作家来华,在中国各大城市的书店、图书馆、学校进行与中国作家的对谈活动,也会在线上推出文学有声节目,在文学杂志上设立专栏,为澳大利亚校友举办出版职业工作坊等。2018年已经来华的作家有布克奖获得者理查德·弗兰纳根、原住民作家亚历克西斯·赖特、“澳大利亚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夏洛特·伍德、关注厌食症的诗人菲奥娜·赖特以及因家庭经历写作哈尔滨的玛拉∙穆斯塔芬。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报名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