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澳洲上私校的家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顶级富豪家族:
这类家族基本上都是私校出身,且通常几代人都在同一所学校接受教育,并且是这所学校的捐款大户。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学校优先录取校友的后代。
比如5代家族女性都在墨尔本著名女校MLC就读的Yue Family,从19世纪末就在这所学校接受教育。
Trembath 家族在MLC接受教育已成为一种家庭传统。
第二类就是精英中产阶级家庭
这类家庭的父母通常从事高薪行业工作或者高管,比如医生/律师,年收入达到几十万澳元。
第三类是海外移民家庭
比如来自海外家庭条件极其富有的家庭,拥有足够的资本。
最后一类就是普通工薪家庭
年收入可能会在10万+,但又十分重视教育,只能努力赚钱并靠信用卡/贷款又或者祖父母一辈来供孩子上私校。又或者通过考取奖学金获得名校入学名额。
而大多数重视教育的普通家庭为了节省成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这样的教育模式:
小学上公立学校
中学转入私立学校
以维州为例,2020年学生入学数据显示:
上公校的比例高达近69%
但到了中学阶段,
上公校的比例则降到了57%
非公立学生比例达到了43%
随着更多公立学校学生在升入7年级时纷纷转入私立学校,这也提醒了家长们,未来几年私立学校的入学难度可能会增大。
01
众多学生7年级转入私校,
未来恐增加入学难度
但是他们正在权衡是否早点转入私校,
因为许多名校已经挤满了长长的等候名单。
Independent Schools SA首席执行长Carolyn Grantskalns说:
“他们预计入学人数会大幅增加。”
“不少家长希望孩子完成公立小学学业,参加纪念这一时刻的仪式。”
”但并非所有的私立学校都有更多的7年级入学名额,一些有能力的家庭可能会提前让孩子转入私校。“
”大多数学校都会提前2年就开始进行录取了,所以如果他们渴望孩子进入私校,就应该尽快给他们中意的学校打电话。”
此前,悉尼等地区的家长也选择提前让孩子转入私校,有的从5年级开始就考虑入私校了。
(详情点击-悉尼小学生逃离公校!考不上精英班,5年级就转投私校!只为抢占教育先机…)
02
考取奖学金的学生比例激增
“许多家长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需要为孩子补课,确保在奖学金考试中保持优势。”
而PZ女士所在的机构提供每周90分钟的奖学金考试培训,培训时长至少为1至2年,但不能确保一定获得奖学金。
“不过,无论学生是否获得奖学金,他们都将在这一过程中经历自我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并获得成长。”
12年级的Brooklyn Reid从Redwood Park Primary School毕业后,获得了Kildare College的舞蹈奖学金,从今年7年级开始,学费减半,为期6年。
“我认为Kildare College很棒,我非常喜欢它。”
“我非常喜欢舞蹈,这它也帮助我度过了正常的学术学习,让我做事变得更有条例。它在帮助我管理时间的同时,也让我在学习中成长。”
03
为什么都要上私校呢?
在严格遵循培养精英的教学传统与理念,为政商要界,科学和艺术领域培养了大量优质人才。
到底有多夸张呢?
以澳洲前总理Tony Abbott所所率领的内阁成员为例,
约82%的官员都是私校出身!
许多人就曾指出,这或是为什么联邦政府几番进行教育资金改革之后,富裕的私立学校仍能获得更多资助的原因。(详情点击-荒谬改革!私校所获资助是公校的10倍!贫弱学生10年内人均仅增加155刀…
而学生毕业后也将拥有高素质的人际关系圈,因为他们本身大多来自政客名家、企业家、演艺明星等高收入家庭。
而有的顶级私贵也都会利用自身强大的校友网来帮助在读学生了解各种领域的潜在职业,比如不少学校每年会邀请各界精英人才到学校进行演讲,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从年薪来看:
21世纪天主教学校毕业生的收入最高,平均家庭年收入为99722澳元;
私立学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为90849澳元;
而公立学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则为85489澳元。
调查还发现,非公立学校毕业生比公立学校毕业生更有可能获得学士学位,并相信学校为他们在大学取得成功做好了准备。
在曾就读于私立学校的受访者中,48%的人表示他们至少拥有学士学位;
天主教学校毕业生中,这一比例分别为41%;
公立学校毕业生中,这一比例为27%。
但在学校是否为他们的职业成功奠定基础这一广泛的问题上时,这一差距明显缩小。
55%的公立学校毕业生认为学校为其职业成功奠定了基础;
天主教学校的这一比例则为60%;
私立学校的这一比例则为63%。
(内容来源Daily Mail,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留言又或者添加私校小姐姐或者公校小姐姐,加入澳洲中学咨询群或者墨尔本私校群、墨尔本公校群,和家长们交流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