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出境游,对国人而言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今年春节的出境游人次再创新高,广大出手阔绰的同胞也在国外媒体的报道中被称为“行走的钱包”。
然而,遗憾的是,在日本、澳大利亚、越南等热门国际旅游地,都爆出华人“黑免税店”宰中国游客的劣行。华人老板开黑免税店,华人导游招揽顾客,已经成为一个宰客模式。
国人对免税店购物,很是热衷。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等知名机构的调查显示,出国购物,中国人首选渠道乃免税店。韩媒也曾报道,中国买客总爱多要某知名免税店的购物袋,送人时可显示自己买的是正品。
足见免税店可靠的形象何等深入人心。然而,如果这家免税店是“黑店”,宰起人来就是两行泪了。
一位老太太在澳大利亚一免税店花了六千多买了些保健品,她的女儿却发现,这些牌子在澳本土闻所未闻,同样性质的知名品牌价格亦便宜不少;
一位上海女士在日本不知名免税店购得酵素,事后却查不到半点该“品牌”的资料,而价格则是市场上同类产品的40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而不光是中国媒体在报道,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本土媒体也都刊登过此类新闻,甚至日本国家台NHK还做了暗访。
此“免税”非彼“免税”
宰人的“黑店”,却不一定是假店。以最热门的购物地日本来说,随着中国游客的“爆买”,日本的免税店数量也蹿升,提前五年完成了万家目标。然而,日本常说的免税店,免的是消费税(tax-free),不是寻常大家说的免关税(duty-free)。
后者一般开在空港,以没有进口关税的奢侈品为卖点,前者遍地开花。基本上,商家向税务部门申请,即可变为日本免税店。
而按照流程,游客在免税店购物时得出示自己的护照等凭证,这反而又增强了这些免税店的可信度。
黑旅社、黑导游从中牟利
国内“购物游”宰人的那套全被照搬国外。始作俑者,乃是华人同胞。
新华社的记者采访了中国国家旅游局驻日本首席代表张西龙,揭秘道:“特别在东京、大阪等中国游客过度集中的大中城市,新生了部分由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大陆以及在日华侨华人以合作、合资等方式开设的免税店,专门针对中国游客采取不正当营销和推销方法,中国游客因此购买货价不符等‘黑心’免税商品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是的,这些商店往往藏于偏僻之地,七弯八拐才能找到,不靠同胞带,如何去得到?而NHK在2012年制作专题节目,揭秘了整个诈骗模式,如下图:
地接团把活包给黑导游,后者把游客引诱去购物,而一半以上的钱又返点给他们。
当然,这个模式里还有个隐形的背后大佬,那就是始发地旅行团,游客是他们招揽的,地接团可是要给他们不菲的费用的。该模式当然不会仅仅在日本存在,澳大利亚等国一样。
甚至很可能就是国内旅行团带过去的歪风邪气,如一位西班牙华人旅游从业者对新华网记者所言,“比如国内某旅行社新增一条西班牙的旅行线路,不是让西班牙负责地接的华人旅行社报价,而是直接给出对于地接旅行社来说盈利空间较低的价格。
一些国内旅行社还会直接建议地接旅行社增加游客自费的项目或带游客购物来获取利润。”
“黑店”猖獗——利用了普通旅行者知识盲区
对于这些宰客店,各国当然有法律规制,不希望影响自己的旅游业吸纳“金主”。不过,监管总是容易滞后,政府也不愿因噎废食,收紧免税店开设。
况且,很多店还可以狡兔三窟,今天被告发查处了,明天换个名字,卷土重来。寄希望于目的地国旅行市场自我净化,有点遥远。
指望不上大环境立马改变,就不得不给自己安上大圣的金睛火眼。而事实上,购物陷阱总是找上经验值低的游客,经验少,容易骗,道理亘古不变。
总结起来,“黑免税店”泛滥在于它正好利用了国内旅行者的知识盲区,去满足他们的购物欲。一般来讲,爱马仕、LV等奢侈品牌,国内民众熟悉,不好骗。
而马桶盖这样的大件,毕竟花费不小,人们在购买前还会四处咨询下意见。况且,受到汇率等因素影响,对大件需求也下降了。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最新的报道,今年春节,访日游客可能很难“爆买”大额商品,高档手表销售走低,日本品牌的女性内衣却被买空。
而类似内衣、保健品这样的商品,便很好骗了,就算知道几个牌子,也很容易被导游洗脑——另一些牌子其实更受日本人欢迎,质量更铁。
必须重点提下保健品,目前来看,不管是日本还是澳大利亚,各种杂牌高价的保健品都是欺诈重灾区。这当然跟国内的养生热有关。
在NHK的新闻专题片里,一位中国游客认为日本没有假货,并且化妆品等安全安心。
所以,需要普及两个常识。第一个常识前面已经说了,此免税店非彼免税店,而对免税店也没必要盲目信赖。
第二个常识则是,不要再以为日本等国没假货,质量靠得住。根据NHK等媒体的调查,导游在给中国买主下套时,往往会灌输一个思想——日本没有假货,买什么都值得信赖。洗脑完毕之后,坑人购物就方便了。
而事实上,根据日本经济学者门仓贵史《爆发中的地下经济》一书,假货在日本也存在,贩卖的主力军是黑社会和非法劳工。
知道第二个常识非常重要。对于许多低价团的参与者来说,他们也是在博弈,觉得反正都要买买买,少花旅行费真是好好好。然而,买假货,买水货,买高价低质货,这是绝对的赔本买卖。
在澳洲,怎样才能不被同胞坑?
国内同胞总认为免税店是华人开的,语言相通,不会坑自己同胞的。其实正好相反,许多华人老板坑的就是自己的同胞。
第一骗:某些免税店价格偏高
首先是价钱。很多国人都认为免税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特别是与国内的进口货相比。而导游们总是喜欢把游客安排到免税店购物,实在是因为可以大赚特赚。
以澳洲羊毛被为例,在澳洲当地生产的羊毛被出厂价60澳元,免税店标价是210元。
同一牌子的羊绒被免税店里1100澳元一床,普通商店里才卖700澳元。可谓同胞宰同胞,从来不含糊。
华人免税店的老板对国人的需求非常了解,流行什么它就卖什么,同时给导游巨额回扣,导游当然愿意带团客到免税店购物。
据说巴黎著名的百货公司〝老佛爷〞也深谙其道,除了雇用大量华人外,也给导游很高的回扣,因为〝老佛爷〞的顾客中60%是中国的出国人员,而且购买能力极强。
去澳洲旅游时导游带去的某老汇免税店卖的东西是市场价的10倍,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很多人初次到澳洲对当地物价并不了解,而导游故意把时间安排得很满让游客没时间去了解,因此买到偏贵的商品。
第二骗:以次充好,销售假货
其次是品质。很多人以为免税店里面卖的东西就一定是正品,然而有些免税店的老板就利用人们的这个想法,以次充好,销售假货。
某免税店员工爆料说,他们经常忙于换标签,把国产的产品商标换成国外的,或者把国外不知名的商品标签换成所谓的名牌。
以澳大利亚的羊胎素为例,国内很多人都非常相信澳大利亚盛产羊胎素,有口服羊胎素胶囊,有羊胎素绵羊油等等。而在悉尼市区,所有销售护肤品的专卖店、百货商店和药店,几乎没有人知道这类产品。
同样,免税店里的什么袋鼠精也从来没有外国人知道。澳大利亚的生物制药水平是很高的,但是澳洲自己本土商店里没有的保健品,最好就不要相信啦。一不留神买到了都是“专供”中国人的假货。
华人免税店的很多牌子澳洲本地超市都没有卖的,只有回国礼品店才有得卖,明摆着就是坑国人了。
第三骗:“专业“推荐,引导购物
澳洲的保健品声誉一向很好,因此当地的某些导游会利用这点诱骗游客到免税店消费。
某游客在澳洲跟团旅游时,导游用了三大招一步一步诱骗他:一是导游声称的“澳大利亚是全世界唯一把保健品当药品来严格管理的国家,保健品要通过GMP(意为‘良好生产规范’)认证”;
二是导游声称在免税店购物按澳洲法律要出关提货,这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管理免税店的规则,给人这种购物很正规的印象;
三是罗导关键时候拿出的一本《悉尼官方旅游指南》,他翻出其中一页广告,指着“澳大利亚保健协会推荐品牌”一栏,重点提到其中的VIP品牌,然后以十分“权威、专业”的口吻详尽介绍了各品牌保健品的功效。没有提前做好功课的游客被带去私人开的免税店”自愿“消费。
至于退税问题,如果在离境前30天以内从一家商店购买了价值为$300澳币或以上的商品,所有物品列在一张标有税款的发票上,就可以得到退税,一般是在机场的退税柜台。
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走出国门的同胞又不在少数,最后还是建议大家出门旅行之前,一定记得多看攻略,以免被黑心商家导游利用了你的“无知”,骗走辛苦挣来的血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