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澳大利亚樱桃之都华人纪念园和唐人堤的故事

2018年06月26日 HilltopsRegion


在杨市有一座专门纪念中国人的华人纪念园,处在市中心5公里处,吸引了很多本地人和游客。也许很多来杨市采摘樱桃的华人都来过这里,但是关于这座园子的历史很多人并不太了解,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这座华人纪念园和旁边唐人堤的故事。 

华人纪念园

对于华人纪念园项目的开发是对19世纪60年代来到杨市定居的华人群体作出贡献的认可,也是对华人一直以来对澳大利亚作出贡献的认可。


1992年杨市的RotaryClub承接了唐人堤的修缮工程,曾设了一些基础设施,并且在唐人堤旁边修建了一座中国公园。很多区域企业为工程提供物资和服务协助。

第一阶段,Rotary于1992年正式开始实施项目计划,修建了新的入口和停车场。传统的园林入口处的门牌坊来自悉尼Taronga公园,是1988年动物园原熊猫展区的一部分。在中央区域清理淤泥建成一个人工湖,中国花园成形。

第二阶段初步建成华人纪念园,花园中的假山石材是通过一位Harden采石工人从Boorowa附近的采石场那里获得的。项目的大部分劳动工作是由志愿者和Youth Schemes完成的。


该项目获得了7.5万澳币联邦拨款以及1.5万澳币樱桃节拨款,同时还有悉尼华人社区的集资。

1996年12月11日项目正式在唐人提举办的仪式上交给杨市政府接管,时任悉尼副市长曾筱龙出席了该仪式。


马踏飞燕

1997年兰州和杨市结为友好城市,兰州赠送杨市马踏飞燕青铜仿件为礼。马踏飞燕历史原件现保存在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是于1969年在甘肃省一座东汉古墓中发现的,距今已经有1800多年。原件高34.5厘米,45厘米长,13厘米宽,重7.15千克。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飞燕(一说龙雀)背上,飞燕吃惊地回头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马踏飞燕堪称青铜艺术的极品,充分表现了古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铸造技艺,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唐人堤

唐人堤就位于华人纪念园的旁边,虽然经过后期维护修缮面貌已经与100多年前大为不同,但平静的水面和堤坝向世人不断诉说着悠长的历史。


淘金时期的唐人堤

1860年当人们在LambingFlat(也就是如今的Young)发现金矿后,这里聚集了来自全球各地淘金者在此寻找财富。

在众多淘金的矿工中有一对德国兄弟Hermann和JohannTiedemann。这对Tiedemann兄弟和其他人一起修建了唐人堤和土丘上的水渠(也就是一些水道将水坝的水引到淘金区用来淘金)。

水坝坐落在SawpitGully一个叫Pitstone的地方,它的水流最终汇入Burrangong溪,小溪主要流经杨市。

19世纪70年代,Tiedemann兄弟将整个区域包括水渠转手卖给了附近作业的一群华人,历史没有留下任何文献记载,一直以来该区域都被认为是政府所有土地。唐人堤被人熟知是由于19世纪80年代居住在杨市的华人群体。


铁路

在Harden和杨市之间的铁路开通于1885年,铁路委员决定在唐人堤获取蒸汽机运行所需的水,并修建了一个泵房附加了容量为2万加仑的储蓄池。

从1885年到1901年火车停在杨市的蓄水池(也就是唐人堤)补给水。1901年铁路委员在Cowra修建了一个2万加仑容量的储蓄池。从此火车不需要在杨市车站停车补水(水是从唐人堤用水管引到车站)。

从1888开始,唐人堤的水源还用在了城镇的其他方面,杨市政府付费使用车站的水源用在城市蒸汽照明设备。杨市是殖民地首个在街道和家庭中使用电力的城镇。

最终,由于长期干旱导致水源不足,铁路部门于1936年停止使用唐人堤的水源。1962年铁路部门放弃土地,1963年土地管理部门保留了包括唐人堤在内的14.5公顷土地并委托Burrangong政府管理。

政府增一度扩大水域面积。1980年杨市政府成立,着手监督唐人堤的使用和发展。2017年Hilltop成为本地区新政府,不断维护修缮唐人堤和华人纪念园。

更多信息欢迎扫码咨询我们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