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中西教育的00后:美剧里都是真的吗?

2022年08月26日 北美留学实验室



我在斯坦福的100个小时里,00后大一学生Eric暑假时飞往美国,度过了难忘的第一站深度旅行时光,他发现在顶尖名校里:

哪怕不是本校学生,只要主动推开那一扇我以为关着的门,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从不遥远。

■讲述高中生故事的热门美剧《我变美的那夏天》,在美国青少年中非常流行,能一窥高中日常。

下一站,他飞往了Big Apple纽约。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在《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里说道,教育不仅是培养下一代的工具,更是体现国家文化、生活哲学之艺术。

在这个最能代表美式文化的世界大都市里,Eric化身纽约客,参加了仿佛从美剧里走出来的一场毕业典礼,用细腻的东方视角看看那些在影视作品中呈现的美式教育,是真的吗?

 ▎纽约、纽约


在Taylor Swift的Welcome to New York和Jay-Z的Empire State of Mind里,我降落在LGA,开启了第三次的纽约之旅。


第三次来纽约,我希望自己能不再只是一个游客,而是做几天的New Yorker。

我生长在上海,大学求学在新加坡,在纽约,也自然就对比起同为闻名世界的国际大都会的异同。

说实话,仅从第一印象来看,纽约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

街道上远不如上海和新加坡干净,地铁老旧、没网络、非常晃、不准时、无护栏,轨道里还常有比我手掌还大的老鼠四处乱窜找食物。

我很喜欢的Rapper,毕业于南加大USC的PO8在《霓虹》里,以手术刀般精准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流浪汉视角下,光鲜亮丽、迷幻霓虹的纽约另一面。

「脏乱差」的另一面,就是纽约多元和创造力的魅力。

对于喜欢艺术文化的人来说,来到纽约就像是“老鼠掉进米缸”。

我最羡慕在纽约求学工作的朋友的一点,就是他们能经常去看演出。我第一次去纽约的时候,在纽约待了七天。我逛了百老汇,去了MoMA,惠特尼艺术馆,去了两次大都会博物馆。

■拍照拍到手机容量都装不下的大都会。

我记得在古根海姆时正好撞上了贾科梅蒂特展,几层都是其作品。今年我在洛杉矶盖蒂看展时,展厅里唯一一个贾科梅蒂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我又想起了贾科梅蒂几乎占满了古根海姆,不禁连连感叹。

■6层楼的古根海姆!

陈丹青在《局部》里说,他没有上过高中和大学,大都会就是他的大学。如果我住在纽约,我也一定会每个月至少去一次大都会。

纽约还是我喜欢的现代艺术和街头艺术的聚集地。

这里曾迎来Banksy(班克西)长达数周的Pop-up,也为世界带来了Basquiat(巴斯奎特)、Andy Warhol(安迪沃霍尔)、Keith Haring(凯斯哈林)、草间弥生、KAWS、Daniel Arsham等等一系列近代艺术家。

当我真的见到Banksy亲手涂鸦在墙上的作品时,我激动地摆拍了几张照片以后注视着这块墙壁久久不愿离去,也为隔壁餐厅出资出力确保这块Banksy涂鸦没有被拆下送去苏富比而感恩。

■Eric和Banksy的涂鸦作品之一地合照,其被称为「涂鸦之父」,身份相当神秘。

在麦迪逊广场,有许多单口喜剧、嘻哈表演等世界级表演,最近我有朋友去麦迪逊广场看了Kendrick Lamar的演唱会,羡慕啊!

最后,纽约是一座允许你成为任何人,包容、自由且活力的城市——"Something is always going on."

朋友跟我说过一个笑话:“怎么在纽约区分谁是纽约人谁是游客?你在纽约街头用最大音量大喊一声,回头看你的就是游客,若无其事的就是纽约客。

■以纽约为背景的作品实在太多了,推荐《Modern Love》。

可能是受东方的文化影响,上海和新加坡更为内敛,街上尤其是晚上也相对更安全。

虽然走在这三座城市的街头,大家都神色匆匆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生活节奏很快。但是我微妙地感觉到,与上海的努力、新加坡的务实都有些不同,纽约街头有一股能量仿佛在每个人的体内跳动。

我一时解释不清,只能推荐各位去感受。

今天我最想跟大家聊聊的是,让我大受震撼的一场纽约私立初中的毕业典礼。

■在哈峰时候教我生物伦理的AL老师,哈佛本硕毕业后在联合国与华尔街工作过一段时间,打算去耶鲁读法学院。

 ▎纽约中学的毕业礼


在参加表弟的毕业典礼之前,我先按照习惯研究了下官网。

寥寥数十人的毕业生中,有四位学生将成为大学运动员,分别是去MIT、哈佛、达特茅斯、杜克,不少学生也将前往梦校深造。也有毕业生有成为了成功人士,为这座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学校添砖加瓦。

■被名校录取的毕业生们

每每提到美国中学,我想到的都是影视作品里的形象:

走班制,各个种族的学生们在一起上课。他们看上去十分成熟,宛如大学生,走廊里有着一个个Locker Rooms(个人物品储藏间),玩体育的学生十分受欢迎。

事实仿佛也是如此。

学生们身高高,女生和部分男生化着妆,穿搭很成熟,不少同学也染了发。校园里有着不少充满历史沉淀的建筑,科学楼、艺术楼等等各自分开,实行走班制。

陈列在各处的学生作品,都在告诉我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你的答案」

学生群体非常多元,非裔、亚裔、犹太裔、拉丁裔、混血等等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们共同组成了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的最新一届毕业生。

■毕业典礼入场

文化背景的多元性从家长身上也能看出来:

  • 非裔学生们的家长们充满能量有些穿着传统非洲风格服饰,有些则穿着西装礼帽,让我想到《绿皮书》。

  • 亚裔的家长们的欢呼相对内敛,但都拿着相机为自己的子女记录下这一珍贵时刻,不少还像我的表弟一样,请来了家里的老一辈。

  • 犹太裔的同学们不少用的同一个姓,只有看到家长才知道并不是一家人.

  • 拉丁裔的家长们会第一时间站起来十分热情地大声欢呼,让我想起创作《汉密尔顿》等多部精彩作品的拉丁裔美国作家、剧作家、导演、演员“林漫威”Lin Manuel-Miranda。Lin的父亲曾是纽约市拉丁裔事务顾问,Lin也创作了不少关于拉丁裔文化的电影。在Lin的创作与他自己在《汉密尔顿》中的表演里,拉丁裔朋友们的热情都跃然纸上。


■强推这部音乐剧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各显神通”,带来了精彩的表演,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每一次演讲。

一位转学来的学生动情而幽默地诉说了自己如何艰难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因为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在这所K-12学校就读;一位同学讲述自己如何从害怕社交到被大家的温暖包围。

年级组长是一位意大利裔、和蔼可亲的大叔,没想到的是他还兼职讲脱口秀。

他动情地讲述他自己从小喜欢说谎的习惯,以及这个习惯如何让他付出了代价。在飙泪和风趣并存的演讲里,他几近哽咽,全场被深深感染,结束时大家自发起立鼓掌。

初中校长是一位十分有正能量的非裔大叔。

成长于充满歧视的社会,他却没沾染一点怨气。

他讲述了他一次堵车中被插队的经历,他没有选择骂过去,而是摇下窗户,问对方今天过的怎么样,全程向对方投射无比的善意,让对方也“气不起来”。他的故事让我陷入深深地思考。 

■我和表弟的合影

总校长的演讲也十分动人。

总校长曾经是职业橄榄球手,创立过多个成功的科技公司,还和我非常喜欢的教育学者Angela Duckworth ,也就是写出风靡全球的《Grit》作者一起创办过非盈利教育研究机构。

他再次强调大家在这个假期里多阅读,在这个短视频娱乐、热度大于深度的时代,阅读是全年龄段都应该做的事。

这也是我的想法,所以典礼结束前,我也找到他聊起他在深圳的项目以及我的ESC,建立了联系。

■这本书曾一度成为流行全美的教育理念。

 ▎想起了国内初中经历


还有一个与影视作品中很像的,就是体育生的受欢迎的程度。

表弟同学跟我聊天,很自然就会问起我喜欢什么运动。我看出我十分典型亚洲人的回答——羽毛球和足球——让他们有些许失望。

美国的确是十分重视体育,但和中国又有些许不同。

如我认识一位在斯坦福读书的朋友,代表美国国家队获得过世界前三,但仍处在上升期的她大二就决定退役,专心学习她热爱且擅长的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校方和国家队竟然「很正常」地批准了。

这可能就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东方看重集体,西方则个人主义,文化没有优劣。

■放弃哈佛转向打球的林书豪,做出了很多亚裔父母不解的决定。

与影视作品中一样,学校里也少不了各种Drama。

我听表弟说了许多关于表面兄弟/塑料姐妹、前情侣、戴了“绿帽子”、违反校规被送去校长室之类等等的小故事。

学术诚信自不用说,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也有些跟影视作品里不同。

如虽然有不少团队作业,学生们都知道彼此成绩如何,也会有对比和竞争。学校规矩非常严格,第一次碰线就得跟校长面谈。我想起国内某些号称“美式”的国际高中抽烟喝酒仿佛都是常态,是不是「学歪了」?

当然,这样的环境并不完全是完美的。

在同辈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学生们也面临着大量的压力,学校也配备了心理医生。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高压、高挑战的环境中打拼。

■初代纽约私校的美剧《绯闻女孩》,让不少人以为私校里都是这样的「纸醉金迷」和「混乱浮夸」。

参加完毕业典礼后,我也回想了下自己的初中。

我就读于国内公立学校的初中,经历了可能是目前为止我人生中心情最差的时期:

六年级入学第一天开始的中考倒计时、几乎每天被班主任留下来骂一两小时,骂完一个人独自走出校园时的苦闷;成绩下滑伴随同学们的疏远,老师的指责甚至侮辱,校领导们把学生当成没有思考的机器……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有些讽刺的是,当时他们眼里最看重,我认为离我最远的“名校梦”,我最后竟然实现了。

我也有好朋友一路读公立体系也取得了成功。若另一个平行世界的我在纽约读了这所初中,可能那个我会更“释放天性”,但生活活也不会��一帆风顺,晴空万里。

任何教育体系都有其利弊。

▲图片来自高中生美剧《我变美的那夏天》,可以看到其中的文化差异。

至少中美两地对名校的执着是相似的,而且我会有在中国想象不到的压力,比如来自同龄人的同僚压力,受欢迎的压力,乃至过早面临私人生活方面的压力。

如果有时光机,我也不会跳过国内公立初中的经历。

正是那段经历,让我开始反思教育,同时站在东西方语境下思考,才造就了现在的我,走上了现在的路。

本文授权转载自「谷雨星球」,中产妈妈不焦虑俱乐部,以真实故事对抗焦虑,用专业判断规划升学,以战略思维探索志趣。

-EN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