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这杯啤酒,祝你青春必胜 | 双城记

2016年01月24日 TIMEZONE



布拉格Prague

关键词:啤酒 梦想 



CITYteller  | 徐发华


正式上课还不到一周,班级里就有人提出了要去酒吧的想法。


起头的Slav说:“大家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和邮箱写下来吧!”旋即他拿出一张作业纸,在顶端写上大大的标题——“你去喝酒吗?”——真是简单又直白。


酒吧我并不想去,去了就免不了喝酒,而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酒的味道了。

正当我在去与不去之间徘徊不定时,班上的其他同学都特别积极地,纷纷举起了手。

“去去去!”、“干嘛不去!”、“只能喝啤酒!”、“这个想法太好啦!”

既然大家都去,我一个人不去,就不免显得不合群。我稍微狠一狠心,也举起了手,去呗。


我们去酒吧的时间定在周六晚上六点,在布拉格中心车站边上的一家小酒吧FERDINAND。至于为什么定在那里,后来听来自美国的Jason解释,是因为这是一家为数不多的禁止抽烟的酒吧。


我提前十五分钟就到了酒吧门口。门口没有人,我是第一个。周六下午我在老城区逛了逛,去了老城广场,看了天文钟,沿着伏尔塔瓦河散了步,最后还在布拉格城市图书馆看了一小时的卡夫卡,可这样还是早到了。布拉格就这么大,逛来逛去,没几分钟就抵达了下一个景点。



 查理大桥上的雕像


▲ 伏尔塔瓦河上的天鹅

不一会儿,Slav来了,在街对头向我招招手,我也向他招了招手。

“我们是最早的吗?其他人来了没?”

“不知道,我是第一个,我还没看到其他人。”

“那我们进去吧,外面冷。”于是我和Slav就推开门进了酒吧。


FERDINAND酒吧和我想的并不一样。我印象中的酒吧应该是黑着灯,射线交错,摇滚乐的节拍打在每个人的脉搏上,青年男女举起手中香甜的酒精饮料,疯狂地扭动着腰肢。这家酒吧却到处是明亮、干净和整洁,桌椅桌布都是温馨的北欧家居风格。


Slav问了店员之后,我们上楼,选了一个有八座的方桌。我靠窗坐下,摘下单肩包和相机,脱下外套,环顾了一下四周。只有在最里头有一男一女两位顾客,轻轻地交谈。


店员迎上前来,问我们要喝点什么。Slav一看就是有经验的常客,“11度轻啤,大杯”。

我拿了菜单,关于“啤酒”那一栏上面写着:11度轻啤,12度轻啤,11度黑啤,“7颗子弹”啤酒,无酒精啤酒。

“你觉得哪一种啤酒比较好呢?”我问Slav。

“刚开始喝酒的话,我推荐轻啤,黑啤一般留到最后再喝。”Slav说。

“这样啊,那我也来一杯11度轻啤吧。”

很快,店员拿来了两大杯轻啤,各垫了一张杯垫儿,我和Slav不约而同地举起酒杯相碰,“Na zdraví (为了健康)!”,然后喝下大大一口。



 酒馆小聚

不一会儿,大家就陆陆续续地到齐了,话题也很快从开始的相互寒暄中扩展开来。


因为周五的时候老师上了“职业”一课,我们就现学现用,不管和谁交流,都会问一问“职业”。

如果是工作的了,就问“你现在在做什么工作呢?”;如果还是学生,就问“你将来想成为什么呢?”。但我们都会问彼此一个相同的问题,“你小时候想成为什么呢?”


美国的Jason小时候想成为科学家,现在是生物公司的员工,但以后想成为记者。

法国的Pierrick小时候想当画家,现在是法语老师,但之前是一个心理咨询师。

日本的Mayuko小时候想成为歌手,现在还在读大学,毕业了可能会成为研究南斯拉夫语言的学者。

俄国的Katka小时候想当医生,现在是牙医,期望以后成为一个精通医学的全科医生。

乌克兰的Dmytro小时候梦想开一家大餐馆,现在是医学生,希望毕业后留在布拉格当牙医。


大家都回答完了,于是就问我:“Filip,你未来想成为什么呢?”

“啊,我啊,可能会成为一个译者吧。”我也并不确定地说。

“译者?是中文到捷克语吗?还是捷克语到中文?”

“我觉得两个都要掌握啊,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译者。”

“那你可需要更努力一些啊,成为出色的译者可需要费不少功夫呢。”

我说:“我正在为此努力着呢!好啦好啦,大家干一杯!”

大家把酒杯举起来,咣咣当当一阵清脆的碰击声。



▲ 布拉格城堡夜景

成为译者?其实我知道这不是自己的选择。要成为译者,更像是我学了语言之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份职业。因为除此之外,我不知道我还可以做什么。而且即使我更喜欢的是文学,但是笔译不能糊口,所以我似乎只能且必须成为一名口译员。


小的时候,我还想着要成为一名作家,一名画家,或者一名摄影师:作家需要天赋,而我深知我没有;画家也不可能,成绩还算优异的我在初中就不被允许继续去画室,因为学画更像是一个成绩不好的人的第二选择;摄影师需要天赋也需要苦练,在我20岁才开始玩摄影,已经落后于他人。


“Filip,你以后想生活在布拉格还是在北京呢?”Pierrick问我。

“我想生活在布拉格,这里环境好,人也少一些,但我没想好我能来这里做什么。你看,Katka和Dmytro可以成为医生,你可以当老师教法语,但我不知道我能来做什么。”我摊摊手。


于是大家都开始给我出谋划策,有人提议说给大公司当翻译呀,有人说还是当政府翻译好,也有人说和Dmytro一样开餐馆呀……想法很多,有正经的,也有无厘头的,他们谈论的当儿,我独自出神,想着如果这成为了我的职业,我以后会如何生活。


“Filip还是个年轻的男孩,未来有很多的可能。”我听到不知是谁说了这样一句话。

“没错,Filip还年轻,以后的选择太多了。”“真羡慕年轻,未来的选择多种多样呢!”


因为年轻,所以未来能有多种的可能。我细细地回味着这句带有一些哲理意味的话语。

才处在20岁的年纪,未来如同一幅素色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我可以像Pierrick当一名教师,在不同的国家教授语言的同时学习新的语言,以此遍游世界;我可以当一名写手,给杂志社写各色各样的文章,用稿费旅行,遇见更多的人生;也可以当一名翻译,甚至同传,在世界级会议上挥斥方遒。

啊,未来可真美好。


我们喝了很多酒,用捷克人的话说啤酒富含维生素ABCDE,是最健康的饮料了。我品尝了各色的啤酒,也知道了“7颗子弹”是介于轻啤与黑啤之间的特殊啤酒,无酒精啤酒给司机喝则最适合不过。


酒过几巡,大家都有一些醉了。

Slav一直强调着Jason预定的这家酒吧根本不是正宗的酒吧,“烟都不能抽,算什么酒吧嘛!下次我们要去一个正经的捷克酒吧!”

俄国妈妈Olga就说:“Slav,那我们等下就去吧!”说完大家哈哈哈哈地大笑。


我们谈论中医,谈论法国奶酪,谈论乌克兰的战争,谈论莫斯科的建筑,也谈论喜欢的音乐,喜欢的城市,喜欢的运动——多么奇妙,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分别有着各自的母语,却在这一时刻,我们用着小小的捷克语交流,遇见了不一样的人,看见了不一样的人生。


我乘坐最后一班电车去终点站。夜晚的布拉格灯火点点,天上月明星稀。

在某一站上来一群青年男女,手里拿着啤酒,醉醉熏熏,唱着一首激情澎湃的捷克歌曲,这让夜晚的电车突然有了活泼的气氛;又突然在某一站刷刷下车,留半个身影和半个曲调在漆黑的夜,电车恢复了孤寂。


窗外,消逝了模糊的树影,我想着歌词里“祝你青春必胜”的意义。



 疾驰在布拉格夜色里的电车


  • 以上文章版权归TIMEZONE所有,转载或引用请联系TIMEZONE编辑(微信:joyful_yan),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它违法、恶意使用TIMEZONE内容者,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双城记 是TIMEZONE的一个留学生分享栏目,来自海外不同城市的年轻人聚集在此:以文字写下自己在所在城市学习、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用镜头拍下海外生活中美好的一刻;录下一段段有特别意味的城市声音。

投稿成为CITYteller,与我们一起聊吧!

所有通过审核的稿件内容都将在TIMEZONE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及其他自有平台同步发布。


2016时区 · 100城计划 

征稿进行中

回复关键字 投稿 查看详情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