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这个群体何其模糊,我们被统一归类,像图书馆的书一样,无差异性地被摆放在同一个书架上,看似一样,但每本书的侧重点都不同。
有的是长篇累牍的史料,有的是满满计算和刻度的科研资料,有的是柔情百态的爱情小说,还有的是诗集,或着科幻故事……每本书的精华,都需要人抽出来逐一细品。
我们远离家乡,背负各异的初心前往海外那片陌土。无人知晓我们的辛苦和精彩,但这或短或长的日子,都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你不知怎样向亲人朋友形容你的留学生涯时,当你不知如何定义它,我们来和你一起总结。
如果十年后,你回头,会感谢这段留学生活给你提供了人生的转机?还是懊悔放弃了此生挚爱,后来遇见的每一个他都只是当年那个人的复刻版?你会欣慰自己在留学时奋力拼搏,学有所成并成为之后的立足之本,还是叹息当年的时间都拿来逛街玩乐以至于一无所得?
无论你如何度过留学时光,时区都想给你一个记录的地方,以怀念,以批判,都由你决定。
人物故事,由你来定义
这是时区的《分子》——留学生人物栏目
你是谁:这是一个说出自己故事的栏目,作为一个“分子”,你不是非得成为大牛。但你可以告诉我,你的留学生生涯中,有过哪些能凸显你个性、值得分享的事件或想法?
怎么约:在国外的朋友们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或者电话进行人物采访,已经回国的盆友们则可以以一杯咖啡(or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为约聊骚(当时是我们请)。
人物采访投稿:我们欢迎有料的你提供优质稿件,稿费从优,欢迎后台询问详情哟。
你可以,自荐
还可以,推荐别人
关于你或Ta的故事,请回复关键字“分子 +人物名称 + 推荐理由“,佐伊会尽快回复你,让我们进一步接触
回复关键字,查看往期分子:
四大 | 在四大打拼又如何,人生又不只有竞争
米顿 | 本想偷渡美国做个餐馆打工仔,却成了最年轻的同声传译官
张诗侃 | 偶然机遇与必然选择
遇见 | 你遇见过的人,就像喝过的酒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