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生活10年,这位新西兰摄影师,拍下了香港最不为人知的一面

2019年08月22日 发现澳大利亚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发现新西兰(ID:Go_Kiwi)


我喜欢这些地方的人,喜欢他们在困境中挣扎的坚韧,喜欢他们的幽默感……



上面这些照片,来自新西兰摄影师Jonathan van Smit,他拍摄的地方是香港,一个他生活了10多年的城市。


摄影大师Elliott Erwitt说过,“摄影是观察的艺术,在平凡的地方找到有趣之处。对于所见之物,可以做的事情很少,可以观察的方式却有很多。”

Elliott Erwitt 摄影作品

Jonathan正是这样一个用镜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世界的摄影师,在他的镜头下,你能看到一个阳光之外的香港。

不仅因为他的照片,全是黑白的,更因为他所拍摄的对象,都是一些我们所不熟悉的边缘人群和阴暗角落——

毒贩、妓女、被社会抛弃的边缘人物,脏乱不堪的后巷、暗楼、还有那些无人注意的城市角落……


但在他镜头中的这些底层人物,却个个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不带任何偏见和误解,有的只是忠实呈现他们生活的本来面目。


在他的镜头下,我们仿佛看见了另一个香港,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01
放弃新西兰工作
去香港当街头摄影师

在新西兰时,Jonathan van Smit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但去香港出差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在新西兰生活的时候,我住在海边,那里没什么热闹的街道,也看不到什么人。但香港很不一样。”

“2003年开始,我开始频繁地去香港出差,我喜欢香港的热闹,非常享受可以在工作结束之后请几天假去拍照。”


“我开始渐渐厌倦公司的工作,于是在2007年底辞职了。很多朋友都觉得我疯了,但是我爱中国……我爱那里的人,文化和食物。”


为了有机会在香港拍照,Jonathan辞去了新西兰的工作,独自来到了香港,找了份做投资顾问的工作。

白天,他是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出入高档写字楼。

但到了晚上,换上短裤拖鞋、挂上相机,他便是街头游荡的摄影师。


“对我来说,摄影是探索世界的首选方式。我并不认为自己是街头摄影师,我只是一个爱好旅行、爱闲逛、爱探索他人生活,以及犄角旮旯正在发生着什么的一个业余摄影师。”

他的照片大部分都在九龙拍摄,这是他居住的地方。



这些黑白照片,呈现出在香港那些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背后,在阴影下生活的人们。

“我对经济边缘化以及人们如何应对逆境十分感兴趣。我也喜欢桥、大城市、衰败的酒吧、十字路口、小巷、黑暗地带以及夜晚。”

他拍摄的题材广泛,从贫困人口、边缘人群到毒品和性交易……


“我很享受闲逛,漫无目的地到处发掘题材。我很喜欢摄影的即兴感。我一般会在后巷游荡,而且我还有个坏习惯,就是未经允许就闯进一些大厦里面。”


“我没有什么计划,只是跟着直觉去拍那些吸引我眼球的东西。”




02
在香港底层“鬼混”的外来者

作为一位外国人,Jonathan被香港这个大都市不寻常一面所深深吸引。

“我特别喜欢大城市、人群,而且我喜欢那些边缘地带。我喜欢这些地方的人,喜欢他们在困境中挣扎的坚韧,喜欢他们的幽默感……”


虽然不会粤语,但Jonathan自有一套方法,可以打入这些底层人群。

“我已经在西九龙活动将近四年了,在那里我也认识了一些人。我喜欢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


“就像卡拉ok吧里面的老板娘,在监狱里呆了18年的男人,露宿街头但是讲得一口流利英文的流浪汉,一些来来往往的吸毒的人,一些社工,等等……”

 
“我有时候会在深水埗做社区工作,所以我也会通过这个工作认识人。”

“这没有什么特别的,多数就是在热天的时候给露宿者和吸毒人士派发冷饮,有时在冬天给他们送毯子,有时我还在晚上给他们带啤酒和烟。”


“他们多数都不会讲英文,但是总有可以沟通的方式——有时一个微笑就够了,而且这样的互动让我感觉非常满足。”


“这个周末,我和一个吸毒的人聊了很长时间。他刚出狱不久,他想和我聊他的生活和家庭。”

“我知道这听上去很老套,但是他愿意和我分享那么多,我觉得很荣幸。而且这些故事和我白天的工作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




03
香港是个友善的地方


能够在复杂的底层生活中巧妙地捕捉到鲜活的神态,往一般人认为司空见惯的景象里注入新的生命,也许部分要归功于Jonathan作为一位局外人的冷静而好奇的视角。


“我想照片仅仅是我对某个地方,某些人的个人反应。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神秘的领域,我独自一人,在一个小村庄里面游走,有时还爬上小山坡。在那里我有一种疏离感,自己像是一个局外人在旁观一切。”


“多数时候,我随便坐上一辆公交车或者地铁,随机地下车,然后到处逛几个小时直到我累到趴下。有时我还会逛一整天。任何让我感兴趣的我都会拍下来。”
 
“我对城市特别感兴趣,以及它们的变化,还有人们的生活是如何被经济发展所改变、然后变得边缘化的。”


“我也会去旧的大厦里面取材。我经常看到打开的门就走进去,一直顺着楼梯走到楼顶。”



作为一名外国人,在异国的生活和摄影取材也并非一帆风顺。

“我想更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拍摄他们的家庭和生活,还有他们自己的特写。但是这在香港很难,因为我的广东话实在不怎么样。作为非本地人,这个野心实在是太大了……我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局外人。”



常年在香港的“阴暗处”行走、拍摄,Jonathan也曾遇到过麻烦。

“几年前我的相机被抢劫走了,有一次一个吸毒的人在重庆大厦后巷里用刀指着我,有次有三个皮条客追了我一路,还有一次是去年,另外一个吸毒的人打了我一拳。”

“但总体来说,香港是个法治社会,大家都很遵纪守法,而且很和善,我遇到的大部分人都很善良友好。”


 Jonathan 关于香港的部分作品 



今年这个充满矛盾与争议的时候,Jonathan也依然在香港,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正在发生的事。


著名摄影师丹尼·阿勃斯(Diane Arbus)曾说:“我真的相信有些东西如果我不拍下来就没人会看见。

对于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和正在发生的事,“想象力跑焦了,眼力就靠不住了。”



- End -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