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留在海外的华人,每天睁眼都是一个新世界

2020年03月26日 发现澳大利亚






「站在暴风雨的门口了。」

 
海外疫情目前看起来已经进入了爆发期,每天睁开眼睛仿佛都是一个新的世界。
 
医生在上一篇文章发稿前的几天,还因为戴口罩被护士长训斥。但从昨天开始,他们全院强制口罩,不允许家属探视。
 
据她所知,他们医院目前至少已经有五位确诊病人,以及三位医护人员被感染。上一次采访她的时候,这些数字都是 0。
 
重症监护从三天前就开始腾床。医院新买了呼吸机,腾出了一层楼,准备作隔离用。
 
在第二次征集海外华人的留言之后,有一位读者告诉我们,前两天她的美国同学终于认怂:
 

「I am stupid thinking it is nothing. It is getting REAL.」



气氛已经开始微妙地转变。
  
自从 WHO 正式宣布新冠疫情是全球大流行病后,身在加拿大的读者 Ayrton 最近就感受到了氛围的微妙转变。
 
上周五一早来上课,同学们的话题已经全部变成了 coronavirus。他说,可以在 instagram Story 里看见本地同学发戴着口罩的自拍了。
 
而在西班牙马德里的 Nomi 告诉我们,停课后的第二天戴着口罩去超市囤货,路上已经没有什么异样的眼光。
 
她还在逛超市时遇到了一个当地老奶奶过来问她:「你的口罩在哪里买的呀,我跑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买到。」
 
法国的电视台开始向观众们普及亚洲人戴口罩的习惯,读者 PAN 说,此举正在减轻在法华人戴口罩的压力。
 
在西方国家的人们眼里,「戴口罩」这件事,依然是不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和理解的。即使是 WHO 发布的官方建议,也只写着「如果你是健康的,你只需要在照顾疑似患者时佩戴口罩」。
 
但慢慢地,我们也看见西方人慢慢开始接受口罩的苗头。
 
在全球疫情最为严重的意大利,人们对戴口罩的人已经见怪不怪,但摆在他们面前更严重的问题是一罩难求。
 
封国封城后,意大利除了超市和药店,基本没什么商店开门了。
 
民众出门需要带一张自我声明,写明出门的原因,以及是否被感染。如果没带或者撒谎,被警察逮到会被罚款,更严重的要被判刑。
 
「没有人敢写我想去市中心喝杯咖啡,或者去朋友家串门,这是不被允许的。」读者小菠萝说。
 
自从米兰伦巴第大区开始发现病例后,意大利政府就开通了新冠热线供市民拨打,这条热线还专设了中文服务。
 
 
讨论意大利时,我不禁想起此前让人非常担心疫情会大爆发的韩国。
 
值得欣喜的是,韩国当局似乎已经有效地把疫情控制。
 
而在韩国的读者向我们介绍的措施里,除了外国人与本国人的费用都无须承担外,有两点让人印象比较深刻:
 
1 /  韩国的手机会有一个响起来非常刺耳的警报。当你所在的区域有疫情发生,它就会开始叫。上面会写着确诊者所在区域等大致信息。
 
2 / 所有人按照出生年份分日期购买口罩(比如 6 结尾年份周一购买),一周一人可以买 2 个。孕妇、老年人以及儿童可代买或社区统一发放。
 
读者 Nina 说,她在韩国外出时,听到的几乎所有对话都和疫情有关。
 
 
去留两难的海外华人们,
该何去何从?

前几天,仍然留在英国的读者 JSean 看了一个欧洲留学生回国的 Vlog。当他坐在电脑屏幕前,听到飞机广播播出「欢迎大家回家」时,他直言自己有点忍不住想哭。
 
「我想回家。」他说。
 
德国读者 Kate 告诉我们,「不是不想回国,而是回不去。」

 
在海外疫情越发严峻的情况下,「接下来,你想待在哪个国家?」已经成为不少海外华人的一个不难回答,但很难实现的问题。
 
我们了解到,一张 20 号的德国柏林飞广州,中转两次历经 36 小时的经济舱机票是 28000 元。截至发稿前,还有 4 张票。
 
而更多从国外直飞回国的航班机票已被售罄,转机的航班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限行。
 
除了机票难买,阻止海外华人回国步伐的原因,还包括高感染风险的回国路途、因为落下课程而无法毕业的可能性、事业和工作的羁绊等。
 
一位正在美国一所心理诊所实习的留学生最近因为决定不回国,而和家人发生了争吵。她认为:「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比以往感到更焦虑,心理健康显得尤其重要,我们也更需要负起自己的责任。
 
现实原因以外,随着国内的境外输入病例数目不断出现新增,国内民众对于归国华人变得越来越警惕,其中有些诸如指责他们「千里投毒」的极端言论,也让他们感到迷茫。
 
「国内疫情爆发时,许多留学生大量购买海外的医用物品寄回国,支援祖国。现在在海外,感觉到自身安全受威胁,想回家却被谴责。」多位海外读者发出了类似的感叹。
 
在荷兰的 Emily 一直关注着国内的情况。当她看见在归国华人一切费用自理的新闻底下一片叫好的评论区时,她理智上明白这是合理的,控制输入型病例非常重要,国家的经济受了疫情的影响,过度承担额外的支出确实压力很大。
 
但感性上的坎依然跨不过去:
 
「我还是第一次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把新闻底下的主流评论联系到自己身上。」
 
尽管多少有些委屈,但大部分海外华人还是能够明白国内的紧张情绪。其中一些海外的读者已经决心留下,为了自己和国内家人的安全,选择不回国。
 
 
“我骨子里的中式思维和所经历的西式思维,
在不停地挤压碰撞着我。
我尝试理解,尝试尊重。”
 
在当下,无论是做出什么决定,似乎都有被动的意味在其中。
 
如此情境里,有人踏上了回国的路途,也有人留下,试图在摇摆中找到一个平衡的缝隙,以站稳直视未来。
 
「我想用一种尽可能乐观的心态,去看待这个有危险的未来。」决定留在西班牙的 Linger 在电话中这样对我说道。
 
在疫情发展的过程中,西班牙人总给她一种事情不会那么糟的感觉。Linger 说,「似乎他们有一种来自发达国家的安全感和优越感。」
 
她提及了一个思维的对比就像是,中国人会减衣缩食地存钱,总有一种养儿防老的危机意识,考虑到最可怕的情况为万一做准备。
 
而她接触的欧洲人许多从来都是月光,花钱享乐过节喝酒,虽然积蓄没多少,可生活得倒也快乐。
 
这段时间,她身边的华人圈子多是焦虑与恐慌,质疑当地政府防疫不力,因此许多人都决定了离开。
 
但现在留下来的她也觉得庆幸,西班牙政府的举措跟进得很快,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在变化。
 
「这短短的半个月,我骨子里的中式思维和所经历的西式思维,在不停地挤压碰撞着我。我尝试理解,尝试尊重。」
 
但对于 Linger 来说,思考哪一方的立场是正确的,也许并不重要。
 
现在,随着西班牙的疫情态势越发严峻而开始封城,和 Linger 一起在西班牙交换的同学里,选择留下的只有包括她在内的三人。
 
她选择留下来,是出于不想放弃留在西班牙的更多可能,以及赌一把的心态。
 
但她并不后悔:「我是收获到一些东西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件事情,这是很宝贵的。
 
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就要更加保持理性,保持理解,批判思考,这很重要。」

在 Linger 身上,我还看到了一种“我不认同你,但我试着理解你”的态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社会在许多问题上的讨论上都越来越二元化、越来越撕裂,我们常常忘记给对方、也给自己,留下一些理解的空间。

 

或许,唯有双方都留有理解的空间,人类文明才有机会比在几个孤零零的端点上,结出更多美丽果实。


 
就在 3 月 14 日,西班牙首相宣布了全国范围内的封城措施。
 
当晚 8 点,正在家里吃粉的西班牙留学生 Doudou 听到了窗外传来的掌声,她站起身打开窗户,加入了响彻街道的掌声里。
 
在这个夜晚里,她在亮起的窗户里听到了人们喊着“¡Ánimo!(加油)”和“!Gracias!(谢谢)”。
 
这是当地的民众在 WhatsApp 上群发的举措,每天会安排一个在阳台上的集体活动,并安排了封城期间每一晚的阳台活动节目单。
 
而 14 日晚上 8 点,西班牙民众出现在自家的阳台和窗前,向医务人员集体鼓掌 1 分钟以表达敬意。
 
这让我想起早在一个月前的武汉。那个晚上,从楼房里传来人们此起彼伏的“武汉加油”的声音。
 
投掷在夜色里的掌声,同样传到了西班牙留学生 Linger 的耳朵里。
 
同一个夜晚,她站在窗前看空荡荡的街道,而对面的楼房灯火通明。有人打开手电筒在窗口挥舞,有人把家里的灯拉出来,照亮夜空。
 
「那些闪烁的东西…闪烁的,闪烁着的,楼房并不会阻挡到它们。」Linger 说。



- End -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