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金莎在微博吐槽,因为冰咖啡导致发烧。

看得出着金莎这次被冰咖啡折磨的不轻。
巧合的是,我在该微博下面发现,网友这样留言与金莎互动。

看到这,我不禁有点害怕,因为我也特别爱喝凉的东西。
确实,一到夏季,因为冰饮,冰淇淋所引发的疾病,真是数不胜数,尤其是对于胃肠道功能比较虚弱的孩子来说更是百发百中。
为此我特意上网查了相关资料,搜到的案例和结果却让人心惊胆跳!
没有想到我平时爱吃的冰饮和冰淇淋,居然存在这么大的健康隐患!
广东海丰区连续出现多例甲肝病例,确诊甲肝患者29例,疑似31例。
经防疫部门调查发现,其感染者都曾进过食不洁冰块制成的奶茶。

一杯带冰,也带病的奶茶,引发了群体性的感染。
更有数据表明,近年来,青少年对奶茶等饮品的需求成直线上涨,这也意味着对孩子的危险也成比例的上涨了!
更让人后怕的是,一名15岁男孩,在餐馆就餐时,进食了有卫生问题的冰水后感染诺罗病毒死亡。

而男孩所感染的诺罗病毒,被英国专家称之为病毒届的法拉利。
强悍的传染力,一定的致死率。
无独有偶,山西10岁女孩,因吃了冰淇淋后,突发高热,便血,及多次腹泻,呕吐,医院诊断,该女孩感染了急性细菌性肠炎。

安徽阜阳7岁男孩乐乐,在校期间突然大量吐血而后晕倒在地,等到医院的时候,乐乐的血压已经很低了,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竟然是校门口的三根冰棍。
谁能想到,冰饮、冰淇淋,会诱发这么多吓人的疾病,又是肝炎,又是吐血......
之前南昌的彭先生午饭后在一家饮品店内,购买了一杯“双响炮”.
喝到一半,突然感觉吸到了什么东西,还在嘴巴里嚼了两下,但感觉不对劲,吐出来一看,居然是一只被自己嚼碎的蟑螂。

随即彭先生恶心的把午饭都吐出来了。
后经过店员阐述,他们的原料都是现场做的,不可能有蟑螂,蟑螂唯一可能的途径就是通过冰块进入奶茶的。
光想就觉得恶心,更别提吸到嘴里了。
刘先生就曾向新闻热线反映过食用冰市场较为混乱,很多售卖的食用冰属于三无产品。
外包装上即没有厂名和厂址,更没有日期和合格证,部分有具体生产厂家信息的食用冰块,却没有专业的运送设备,随地堆放。

电动车后座上用黄胶布粘裹着的泡沫箱,就是食用冰块发唯一的运输工具。
而这些问题冰块,都将流入各大饮品店,冰淇淋店。
无食品生产标签,也就无任何安全保障,出了问题,连维权都找不到对象。
那这些问题冰块到底出自哪里?
记者追踪到一处食用冰厂,但冰厂居然藏身于小区违建房里。

狭小的违建房被一分为二,外面一间为制冰室,里面一间房则是储食用冰的冷库。
通过敞开的冷库房门看可以到,室内环境脏乱不堪。

冷冻的生鱼、生肉及塑料垃圾,居然与散装食用冰居然杂乱堆放在一起。
如此恶劣的生产环境,运输环境,存储环境,不管是哪一个环节,都是引起疾病和悲剧的源头!
而一直备受父母追捧的进口冰淇淋,同样存在问题。
山东口岸在俄罗斯进口的冰淇淋中检出卫生不合格。
黄岛检疫局在一批进口冰淇淋中也检出大肠菌群超标。
我上个星期还在超市,选购了一些进口冰淇淋,这下可不敢乱吃了。
不管是问题冰块,还是问题冰淇淋,都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我深知,人在利益的驱动下,早已打破了底线,丢掉了良心。
市面上食用冰每斤0.6元出售,带包装的每斤1元出售,生产一斤装的冰,所需成本基本在0.2元以内。
冰块=成为罪魁祸首,就是因为它成本低,但利润高!
有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饮品店进行调查,发现一些饮品店,考虑到成本问题,一般会在店内自制冰块。

当记者向店员询问冰块是用什么制作的,店员明确表示直接用自来水,但会用过滤器处理,可以放心食用。
而后记者联系了该店的负责人,负责人表示他们是自购制冰机制冰,会每个季度定期清洗。
而有的饮品店,更是节约,直接用冰箱自制速冻冰块。

记者将购买的食用冰样品送去检验。

结果显示:品冰块所含的菌群数量都超出国家标准,有的更高达数十倍。
网上还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从不同的5家快餐店中,提取自助饮料机的冰块样品,以及一杯马桶水,然后分别对这个六个样品进行细菌培养。

实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样品中70%的冰块比马桶水还要“脏”。
相信大多数家长都给孩子买过饮料店的大杯冰饮。
虽然满足了孩子一时的味蕾,却也给孩子埋下了健康隐患。
别再拿我们的健康,去做那些黑心商贩的验钞机。
如今超标的冰淇淋,比马桶水还“脏”的冰饮,却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美味体验。
更让人担忧的是我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很多大人只关心够不够冰,却从不关心冰块干不干净。
更何况幼小的孩子了?
我们更应该重视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低温食物或者需要冷藏的食物尽量选择正规大型的连锁品牌;
2.选择小份量的独立包装,尽量一次性将吃完,不要冰箱二次封存;
3.儿童尽量少吃低温冰食,3岁以下低龄儿童禁食低温冰食
作者简介:豆妈,豆芽妈妈。妈妈界的一股科学清流。本文来自公众号:豆芽妈妈(mumdouya),行走的孩子营,专注科普育儿经。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以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往期回顾
留下一个 在看 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