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留学移民】移民者小心被骗:澳洲最常见骗术大曝光

2014年11月18日 英才教育悉尼站


英才教育公众平台

(微信号:modern_education)澳洲l留学生最关注的超人气微信平台!竭诚全力为同学们打造实用生活信息、雅思考情及指导、留学移民资讯、新闻新鲜事、投资指导、励志生活...等等。点击关注,身在异国的您,多一份惊喜与感动,少一份顾虑与忧愁~

澳洲消费者竞争与消费委员会(Australian 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Commission,下简称ACCC)发布了一份2013年关于诈骗投诉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中列举了骗子通常使用的几种诈骗伎俩,希望提醒澳人加强防备,谨防成为骗子口中的"肥羊".本期挑选出7种骗子最常使用的欺骗手段,希望通过具体事例,将更多人了解其中的"猫腻",以防患未然。

手段一:预付费手段诈骗

以"预付费"作为手段的诈骗行为,已经连续第5年以数量优势"蝉联"ACCC榜单首位,成为让犯罪分子最"趋之若鹜"的诈骗手段,去年一年,ACCC共接到28748起有关"预付费"的诈骗举报,占整个举报案件数量的31%.比排在第二位的"身份盗窃"类诈骗,数量多出一倍还多。28748起案件的数量比2012年多出6%,但造成的损失总价值却下降了17%,即便如此,该类诈骗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达到了惊人的2500万澳元。

"预付费"诈骗行为的手段多样化,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诈骗分子都以能"免费"得到一大笔现金或价值惊人的实物为诱饵,要求受害人先支付一定数量的"定金","定金"可以是现金或网上转账。ACCC称最常见的一种"预付费"的诈骗手段就是:受害人通常会接到冒充为政府工作人员的骗子的电话,有时候骗子也会冒充自己是银行或其他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受害人通常被告知去年的税或某一笔费用交多了,现在政府会退还一部分给他们--但拿回被"扣"钱首先要"预付"一些费用,对此,骗子给出的理由是负担行政开销。

根据政府防骗网站SCAMwatch的解释,政府部门从来不会向个人要求支付"预付款"来负担行政开支,如果有多收的钱,一定会第一时间直接返还给个人。该网站同时也提醒个人,如果接到这样的可疑电话,一定要问清是谁打来的,再通过其他独立方式核准电话的真实性,同时也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资格获得这笔看似"天上掉馅饼"的意外之财,不要被一时贪念所左右。

提示:

如果有人告诉你先得交钱才能拿到一笔钱,直接走开,这就是诈骗。

不要被诈骗分子看似能自圆其说的关于"您为什么有权获得这笔钱"的借口所蛊惑,他们都是讲故事的高手。

如果有人告诉你通过电汇或转账的方式汇钱,一定要警惕,一般通过这类方式汇出去的钱很难追回。

手段二:身份盗窃

悉尼华人David就曾遭遇过这类"钓鱼"网站,一天他接到一份邮件,称他的网上银行密码过期,需要他重置,因为急着完成一笔在线交易,David就直接点击了邮件中该银行的"网址",打开了一个几乎和真实网站一模一样的山寨网站。正当David准备输入"过期密码"时,他想到为什么银行要在密码过期后才联系他,而不是快要过期前,通过仔细比对,他发现该网址和银行网址的细小差别,因此断定这是一个"钓鱼"网站。

ACCC去年收到的关于身份盗窃或被"钓鱼"类的诈骗案件数量有显着增长。这类诈骗常见于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受害人通常会接到来自冒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短信通知,骗子称政府部门或银行系统正在进行账户更新,要求受害人点击邮件中骗子提供的网页地址进入一个山寨版本的网站,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确认".

ACCC称犯罪分子通常并不指望有这种伎俩有多高的成功率,但是会通过海量发送电子邮件或短信,扩大接收范围,希望以"广种广收"非法敛财。ACCC称,虽然很多中招的受害人没有报告这种诈骗行为,但这类案件的数量仍在持续增加。

ACCC提醒对于那些"不期而至"的电子邮件或短信不必过分在意,特别是那些要求你提供、确认或更新个人信息的邮件,更要警惕。即便这些信息来自诸如银行等的权威机构,但你可以通过正式渠道核实他们是否发送过,对于邮件中包含的链接,一定不要轻易点击,以防中木马。近期,这类诈骗信息也通过社交网站进行传播,通常会以"赠送购物券"的形式要求网名参加问卷调查,借此盗窃个人信息。

提示:

ACCC提醒,此类"钓鱼"软件通常都会为接收者制造一种紧迫感,好让接收者不假思索地提供个人信息,因此不要被骗子"牵着鼻子走

手段三:遭遇黑客攻击

华人Richard称自己收到一个来自Telstra客户服务中心的电话,称Richard的电脑自动发送信息给Telstra,报告Richard的电脑网络连接有问题。接到电话的Richard大吃一惊,因为最近电脑有些慢,可能正如Telstra工作人员所说的,出了问题。该工作人员称,需要远程对Richard的电脑进行全面扫面,以发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于是在电话那头的指导下,Richard一步步将电脑的远程操作权限交给了工作人员,一番"扫描"后,Richard被告知,已经找到问题,如果他交纳100元,可以立刻清理问题,否则几个小时后,就会断网,于是Richard就告诉了对方信用卡信息。事后,Richard联系Telstra,才发现对方从来没有打类似的维修电话,这才知道被骗……

2013年,ACCC收到有关电脑遭受黑客攻击的投诉有所减少,只占到全部投诉数量的11%多。常见的招数通常是,受害人收到一个意外电话,电话里的人声称自己来自某一合法或知名组织,受害人被告知自己的电脑"中毒",需要立刻修理--如果受害人愿意打开电脑的远程遥控许可并支付一定费用。如果受害人答应,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既有金钱上的损失,又丢失了电脑上的私人信息。还有些时候,骗子会称受害人的电脑因特网服务出现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有断网的风险,除非受害人付钱或者开通权限。

提示:

ACCC提醒,应对此类诈骗手段的最好方法就是"置之不理",并且对电脑的安全软件、防毒软件、防钓鱼软件进行升级。

手段四:彩票或彩金诈骗

Kim一天接到来自"欧洲彩票委员会"的手机短信,称他赢取了1400万欧元的奖金。根据短信上提供的地址,Kim给该委员会发去电子邮件,他很快收到回信,恭喜他中奖,但信中称,根据欧盟的法律,Kim要首先付一笔手续费,相比于1400万的奖金,手续费只有"区区"5000澳元。

该委员会还向Kim承诺,如果收到5000澳元后,1400万欧元的奖金会立刻存入他的账户。但是当Kim汇出钱款后,这个委员会就再也联系不上,账户上也永远多不出1400万元。

相比于最初用邮件通知你彩票"中奖"的拙劣行骗方式,现在骗子开始使用手机短讯诈骗,短信内容通常是,接收人在参加某一抽奖时中得大奖,但是为了领奖,必须提供个人信息或者现金,实际上,接收人从来没有参加过该抽奖。杜撰中的抽奖地点通常是在海外,而奖金也是外国货币,但为了领取巨额奖金,骗子会告诉你必须先支付一笔预付款,通常要通过电汇支付给对方,当然这笔汇款再也追不回,之前承诺的巨奖更是空中楼阁。

提示:

问问自己有没有参加这一抽奖?如果没有,哪来的中奖?ACCC称,曾收到13宗关于彩诈骗损失巨大的投诉,每笔诈骗的金额损失都超过了10万元。

手段五:在线购物诈骗

住在墨尔本的Alex将自己的二手车放到网上售卖,标价5000澳元,没想到第二天他就收到一个名为Brian的来信,Brian称自己是工程师,现在驻新西兰工作,Alex车的车型正是自己寻找多时想要买到的,至于价钱,Brian称没有问题,还称自己购买后会安排货运公司将车运往新西兰。

广告这么快就有了回应,让Alex高兴不已,他应Brian的要求,给了他自己的PayPal账号。Brian回信称,货运公司只能接受卖家的汇款,因此要求Alex给这家公司汇去1000元运费,自己则会往他的账号汇6000元,包括车价和运费。第二天,Brian就受到一封自称来自"PayPal"公司的信,称账户已经收到6000元汇款。大喜过望的Alex于是马上准备给货运公司汇去1000元运费。但一个念头突然闪进了他的脑海:"怎么会有人连车都不看,就决定购买?"

Alex仔细检查了PayPal账户,才发现里面没有多出6000元现金,他同时注意到那家自称 "PayPal"公司的电子邮件地址和往常的不一样,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差点车没卖掉,还被人"顺走"1000元。

ACCC称,在线购物诈骗主要分两种类型,在这两种类型中,卖家和买家都有被欺骗的风险。在第一种类型中,诈骗犯在网上发布一条分类广告,称自己要出售某一件物品,但有受害人联系骗子表示希望购买时,他们被告知应该先付款,但这件商品从来不会寄出。在第二种类型中,一个骗子会回应一则真实的广告,表示希望购买广告中的物品,但骗子在故意"多"付钱后,希望卖家把多付的钱退还给他,但在卖家汇出多付的钱后,通常发现买家之前的银行汇款单是假的,或者买家的寄来的支票永远兑现不了。

那些经常会被骗子卖家放在广告上的物品包括:宠物、二手汽车、小船、自行车和二手电子产品包括电话、平板电脑和笔记本。ACCC提醒消费者,在面对只能以支票、汇票或转账作为支付方式的买家时,要特别小心。

提示:

不要过分相信刊登在知名报纸或网站上的分类广告,他们中也有一些是诈骗类广告,骗子们通常会利用这些知名媒体作为掩护。如果在网上购物,那些以https开头的网站安全性更好,更让人放心。如果买家只愿意以支票、汇票或转账作为支付手段,那要小心,这种买家很可能是骗子。

手段六:账单诈骗

ACCC曾收到很多小生意者的投诉,称接到两家名为"Yellow Page Australia"和"Business Directory Ltd"的传真,希望他们确认自己的联络方式,但实际上,传真是一张同意订阅两家公司 "网络黄页"服务的合约,合约价格是每个月99元,期限为两年。传真件上,两家澳洲知名黄页公司的标志被放在显着位置。

账单诈骗中,小生意者容易被骗子盯上。因为骗子们寄给小生意者的订阅某些杂志、周刊或者电话黄页的订阅表格容易伪装成未支付的账单,让小生意产生仍有账单未支付的错觉,从而无意中订阅了某本杂志或其他书刊。还有一些骗子会寄账单给小生意者,称他们注册网络域名现在需要续交费用,但仔细检查就会发现,骗子提供的域名通常和小生意者注册的域名并不相同,比如使用".com"而不是".com.au".

提示:

对于任何不期而至的账单都要仔细检查,可以通过独立的渠道进行核实,必要时,寻求法律和会计方面的建议。

手段七:招工诈骗

Ty在澳洲上学,持有学生签证,他希望在签证结束回到菲律宾之前,想个办法延长签证。就在签证要过期的前几个星期,Ty看到一则网络广告,广告由一家全球性的猎头公司发布,广告称,愿意帮助那些希望留在澳洲的人找到工作,以此来延长签证日期。

Ty很高兴,发邮件给公司希望咨询更多信息,但回信让他失望,信中说,Ty要支付5000元以确保那份工作属于他。Ty勤工俭学挣的钱并不多,5000元几乎掏空了他的银行账户,但是到最后,Ty还是决定和那家猎头公司签约,这是留在澳洲的唯一希望。

Ty汇款后,马上收到来自这件中介的回信,称"会在未来几个星期为Ty安排新工作",但是等了数周,Ty也没等来猎头公司通知工作的电话,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自己这时候再去报案才发现再没几天,他就要离开澳洲……

那些打着"在家办公轻松挣钱"的广告对于那些需要一份工作的人,可能演变成一场噩梦。这类广告通常以丰厚的工资或投资回报作为诱饵,但这些都最终根本无法兑现,相反,受害人却被骗子劝说,要交纳各类费用,比如制服费、服务费等其他。而一些希望在海外求职的人也容易成为目标,因为骗子们通常"保证"有工作并帮助办理护照等一切手续,希望骗来受害人的中介费。

提示:

在答应任何合同或合约之前,要在网上做足功课,如果涉及的投资金额较大,最好寻找第三方咨询。对于任何"保证收入"的宣传或"提前缴纳预付款"的要求,一定要谨慎。记住没有暴富的捷径,暴富的只有欺骗你的骗子。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