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 | 这场由莎拉波娃制造的“媒体热潮”到底有多猛烈?

原创 2017年04月27日 澳网AustralianOpen



莎拉波娃这场备受瞩目的“复出大秀”制造出的Global Media Buzz(全球媒体热潮)到底有多么猛烈呢?我们可以来看看以下这组数字:

莎娃赛后发布会现场“盛况”(图片来源:网络)


在今年斯图加特“保时捷竞技场”的媒体中心,赛会创纪录的迎来了超过200位媒体属性的持证人员到场参与本站赛事报道,其中包括150位文字和摄影记者,以及13家德国境内和境外电视转播机构,共约60-70位的各式岗位工作人员。

若是以代表国家论,主场“作战”的德国媒体无疑在文字记者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其次是悉数到场的BBC、《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等英国一线媒体,约有8-10人,紧接着早几天还未见人影的美国“三巨头”CNN、ESPN、《纽约时报》也在周三这天准点报到,再有就是兼顾报道本国参赛球员的俄罗斯、法国、捷克、荷兰等欧洲国家媒体以及3名驻德日本通讯社/日报记者,最后是特别受邀前来参与宣传10月底WTA年终总决赛的6位新加坡记者。

当然,还有“澳网君”作为中国记者的唯一代表,同时也是仅有的几位亚洲面孔之一,与众人一同“挤”在空间并不大的新闻中心里共事。

新闻中心工作间场景


在这里,一共有数字编码为1-12排的12张工作桌,每张桌子可供8人使用,再加上一些位于媒体餐饮区的餐桌,总计可容纳人数的最大数量为130人。


有趣的是,在度过了工作气氛还算安静的周一和周二后,周三这天从早上9点开始,这里一下子变得热络起来,各种语言和口音的混响效果仿佛一下子飙到了莎拉波娃在球场上吼叫时的巅峰值:105分贝。

还有一点非常有趣,你可以从记者们在发布会上提问的角度直接判断出他/她来自于哪一个国家,比如英国记者,一定只追着其他球员询问“是否认同莎拉波娃获得外卡”,而到了采访女主角本人的时间,他们的问题又集中在“服用的药物是否有了米屈肼的替代品”,以及“对其他球员的不满意见是否感到受伤”诸如此类适合动笔炒作的话题。

莎娃面对媒体采访(图片来源:WTA官方Twitter)


值得一提的是,就外部大环境来说,莎娃也似乎一直与英国方面不太“对付”,首先穆雷是第一个站出来明确表示反对莎拉波娃获得赛事外卡优待的明星球员,此外英国媒体对于莎娃复出所抱有的态度一直非常严厉,《泰晤士报》周二曾以“网球运动让自己失信了,让莎拉波娃以这么惬意的方式回归”为题开怼俄罗斯美女。当然还有温网,尽管法国网协才是率先面临“是否发放外卡”两难境地的大满贯赛组委会,但一向作风保守的英国人直接say no的可能性更大。

对于迎来的这股“媒体热潮”,斯图加特赛事总监马库斯·冈特哈德简直是开心得不得了,而且他也承认这完全得益于莎拉波娃复出所带来的轰动性效应。


“我们收到了超过200份媒体申请,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我们并不是大满贯赛。在面临(接待)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会。以前从没有过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会对我们的赛事感兴趣,而且将来或许再也不会发生了。”

莎娃结束训练后场景(图片来源:网络)


不过冈特哈德坚称,就现场上座率来说,“有90%的球迷是为了科贝尔而来的”,“在我们宣布莎拉波娃参赛前球票就已经卖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们并不是为了卖出更多球票邀请她来参赛,但从全球影响力来看就不一样了,玛丽亚毕竟是明星球员。”


当然,如果对于这位赛事总监的一些说法持有“异议”的话,建议继续密切观察赛会接下去几个比赛日的赛场动态。


公众号ID:australianopen

长按二维码关注澳网

了解最新网球资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