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普通人如何理解转基因?

2017年06月19日 澳洲金融圈


本文授权转自铅笔经济研究社,作者:李子暘。

本文共计5045字,建议阅读时间15分钟。

小编注:前段时间有新闻说反转基因的小崔又开始卖高价有机食品了。发篇普通人看得懂的转基因旧文,权当免疫一下。

与那些故作高深、不知所云的玄学相比,科学的一大特点,或说一大优点就是:科学理论或许复杂无比,但其核心原理往往简洁优美。有基本常识和正常思维能力的人,都不难理解。换言之,科学是可表达、可理解、可传播的。

我是文科生。高二文理分科以后就没再系统地学习过自然科学。虽然兴趣所致,业余时间也看过一些理科书,但怎么也改不了外行的状况。这是个遗憾,但也提供了一个视角——外行看科学的视角。这就和大多数人站到一起去了。

因为科学是可理解的,所以外行最好也能去努力理解科学那并不复杂的核心原理。理解核心原理的好处是,你至少知道什么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会增强你的判断力,识别明显的谬论和蛊惑,不轻易被人忽悠。

转基因是当代生物科学的前沿之一,其具体知识复杂深奥,但和其他科学理论一样,转基因的核心原理并不复杂,非专家也能理解。接下来,我就从一个文科生,或者说普通人的角度,谈谈转基因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不必担心反而应该支持转基因。

一、从“性状”说起

造成科学家和公众之间隔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专业术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这些奇怪的词汇,因此也就不解其意。可是科学家往往把专业术语挂在嘴边,说来说去。外行听了,就觉得高深莫测,视为畏途。

其实,专业术语无非是一种简化表达,并无任何神秘之处。为了省事,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把“地下铁道交通简称为地铁,把 Wireless Fidelity 简称为 WiFi。这有什么可神秘的呢?科学家使用的专业术语也是一样,就是为了表达时省事,不必再时时复述那一长串话,只说几个字的名词即可。

生物学中常用的“性状”,听上去就很陌生,其实无非是性质和形状的简称。性质和形状都很明白,性状也没什么难懂的。

所谓性状,就是生物体可遗传的种种性质和形状。大蒜的辣、甘蔗的甜、大象有长鼻子、狮子老虎要吃肉。这都是生物的性状。人也一样,白种人的大鼻子,黑种人的厚嘴唇、黄种人的黑头发,这都是性状。

因为是可遗传的,所以,整容弄出来的外表特征就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性状。整容医生和基因都可以决定你的外表,但只有基因弄出来的才会遗传给后代。

至于基因是怎么塑造性状的,那就不是文科生能明白的知识了。不过,不知道也没关系。只要知道基因决定性状就可以了。

基因决定性状,反过来的意思就是性状改变,就意味着基因发生了改变。子女虽然从父母那里得到遗传基因,但每一代都会发生一点儿改变。所以,子女长得和父母再相像,也总会有区别。一奶同胞,也只是大致相同,各有变异。只有克隆基因,基因完全一致,才会弄出性状完全一样的两个人。

可见,基因改变,或者说转变,自古就有。相反,不同个体的基因完全一致,倒是罕见之事。很多人闻听转基因而变色。他们误以为没有转基因技术,基因就固定不变。可如果基因不变,性状就不会变。这怎么可能呢?祖宗八代,都长一个模样?别说人,树叶也是如此。可着全世界去找,你能找到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吗?

二、农业是什么意思?

正是因为基因不同,生物包括人的各种性状才会有所不同。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明白下一个道理:农业就是个摆弄基因的行业。在农民的操纵下,农作物的基因一直在变。农业从来就不是个自然的产业,而是充满人为操纵的行当。所谓绿色农业,根本禁不住追问,就和原生态汽车一样自欺欺人。

我们现在天天吃的各种农产品,包括所谓绿色食品,都和其野生祖先大不相同。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大自然对人类没有丝毫兴趣,更没有仁爱之心,不会去满足人的需要。大自然的各部分,正好符合人类的需要,概率几乎为零。人类要想存活,就必须按自己的需要改造自然,弄出一个舒适合体的人造环境。

野生苹果,只有核桃那么大。野生玉米,只有手指头那么长那么细。野生小麦,成熟以后就会断杆,以便种子落在土中,繁衍后代。不断杆,等着人来收割的小麦,是奴性小麦。这种小麦,一定是人故意培育出来的,为了就是满足人的需要。至于小麦的感受,没人关心。

一部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改变动植物基因,达到改变动植物性状,适应自身需要的历史。苹果要大个的,玉米要一尺多长。西瓜吃瓤,哈密瓜吃皮,菠菜吃叶,芹菜吃杆,黄瓜吃果,白薯吃根。人类需要哪部分,就刻意培育作物,想法改变基因,让那部分格外发达,符合人的口味。

从植物的角度看,我们吃的农作物几乎都被折磨成畸形——生殖器官长那么大,不难受吗?不过并没人感到惨不忍睹。人类就是这么自私自利——不自私就灭亡。不过,就算人类灭亡了,大自然倒也不在乎,完全无感。

早期的农民,到处寻找自然变异的作物,发现可用的性状,其实也就是找基因。一旦找到,就通过嫁接、杂交等各种基因操作手段来发展所需的性状。当然,早期农民并不理解基因的道理。关于基因的知识,是孟德尔遗传学出现以后才为人所知的。但嫁接、杂交等由来已久的农业技术,就是在改变作物基因,也就是在“转基因”。同理,不懂细菌学,也不妨碍人们很早就利用细菌生产各种发酵食品。

随着遗传学和基因知识的丰富,人们操作基因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大家都意识到了,要想得到想要的农作物性状,比如更抗旱的水稻、更美味的水果,就必须设法改变这些作物的基因。

像早期农业那样等待基因的自然变异,未免太过漫长。动不动等上成千上万年,谁受得了?于是,人们就用各种办法主动改变基因,比如用紫外线照射,把种子送入太空,看看失重环境、宇宙射线能不能促使基因突变。这个阶段,人们知道要改变基因,但不知道怎样改变。这就好像外出探险,只能边走边找路。

生物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帮助人们摆脱了这个困境。在改变基因方面,人们不必再瞎摸瞎碰撞大运了。基因技术可以让人精确地改变某个基因,达到特定目的,培育出特定性状。有了地图,就不再是探险,而是轻松的旅行了。

也就是说,自从有了农业以来,人类就在按照自身需要转变基因。只不过过去知识所限,不知道怎么转,只好瞎转一气,但求能转出所需的性状。有了转基因技术以后,仍然是在转基因,区别在于,不再瞎转了,而是有目的、精准地转基因。

可想而知,转基因技术出现以后,人类的农业技术有了突破性发展,但从基因的角度去看,他们被人折腾的命运,倒也没什么变化。当然,基因是什么也不会看的。这只是一个拟人的说法。

三、为什么优先选择转基因

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很多新技术产生之初,都曾引起人们的担心甚至恐惧。转基因技术似乎也没理由回避这个阶段。但是,在转基因知识已经普及很多的情况下,如果还坚持反对转基因,就是在暴露自己理解力的低下了。

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排斥,首先来自于一种错误观念:自然的,是好的,可以信任;人为的,不好,不可信任。

这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偏见。上文已经指出,实际上,当代生活中几乎不存在所谓的原生态自然。你能接触到的事物,基本都是人为、人造的产物。不信任不接受这些人为、人造的产物,你根本就无法生活。

而且,自然的,才往往意味着危险、不可靠、有毒有害、不适于人类。在自然中随机找一种植物来吃,基本都是有毒有害。植物的种类很多,能放上餐桌的,只有寥寥几十种,还都要经过人类精心的挑选培育。

生产食品的人,不像自然那样无视人的需要。相反,生产者天天都在观察、猜测、迎合消费者的需要,就怕得不到消费者的欢心。所以,人为的,才是安全的、可靠的、毒害降到最低的、适于人类的。

除此以外,造成人们不信任转基因技术的,是一种概念混淆——把转基因技术和食品安全鉴别技术混淆了。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门高新科技,确实还有很多未知领域——所有的高新技术都是如此。未知领域意味着发展的空间。都知道都了解了,也就没法发展了。

反对转基因的人以此为理由,说你们科学家也还有很多不知道,怎么那么确定地说转基因产品无害呢?

科学家对转基因技术当然还有很多不知道,但科学家对毒物学、营养学、化学分析等已经有了足够认识,完全可以准确判断转基因产品的成分,是否可以食用,是否对人体有害。

一种作物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是否使用了转基因等农业技术,和这种作物的成分、营养、是否适合人体,是两码事。有一个笑话,讽刺音响发烧友的,说资深发烧友可以通过音效分辨出音响使用的电力是来自火力发电还是水力发电。

荒诞可笑才成为笑话。水力发出来的电并不湿乎乎,火力发出来的电也不热乎乎。核电站出来的电没有放射性,太阳能发出来的电也看不出其中的阳光灿烂。不管怎么发出来的电,都是电,衡量办法一律都是电压稳定性、电流强度那几个指标。发电技术再复杂再高科技,评测电力的也是那几个指标。

转基因技术也一样。无论生产农产品时用了什么复杂高深的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组成成分仍然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几类。是否出了新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什么的,和传统作物是否不同,对人体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在现有技术下可以查得一清二楚,并没有什么疑问和不知道。

而且,这套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同样同于非转基因传统作物。两者的分析验证方法是一样的。如果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转基因作物得到更严格、更深入的分析。很多传统作物反倒没有机会被如此认真细致地分析。

很多人以为非转基因传统作物都历经时间考验,安全毫无问题。这也是个迷信。烧烤、腌制食品人类已经吃了千万年,但只有在现代技术检验下,才发现有致癌效果,不宜多吃。缺乏相应的技术和验证,再长的使用时间,也不能自动发现问题。

成本所限,人们还不能对所有食品都进行严格深入的分析,那样花费太大。但对于转基因食品,由于都是大公司研发,为了确保上市,都投入巨款,对成分、营养、对人体的影响进行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实际上,即使经过如此严格的检验,科学家也仍然不放心,还有堪称冗余的测试,那就是在转基因食品上市以后一直进行跟踪调查,看看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

美国等国家,全国范围内,已经大规模食用转基因食品几十年。数以亿计的人常年食用多种转基因食品。至今为止,一例被确认的不良反应也没有——这个安全水平,任何非转基因传统食品也达不到。

也就是说,转基因食品首先在实验室里经历了远超传统食品的严格检验。理论上已经确知其中包含的成分是什么,以及对人体完全无害。然后,又在实践中,在无数专业目光密切注视下,经历了大规模的实用测试。始终没有发现问题。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都对转基因产品进行了严格充分的检验。可以说,转基因食品是有史以来检验最严格最苛刻的食品。

相反,传统食品,首先大多没有在实验室中经历那种严格的分析检验,其次,也很少有人密切关注调查其在实用过程中是否有长期才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媒体顶多关注一些当时发生的食品中毒事件。长期调查需要专门的技术和大量投资。谁会愿意做这种投资呢?

如果你对未经严格检验的传统食品深信不信,认为很安全,同时却认为经历超级严格检验的转基因食品不安全。你自己说,这不是愚昧是什么。

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就是,优先选择转基因食品——我多年一贯如此。由于生产技术先进,转基因食品一般成本比较低,价格往往也因此较低。再加上经过严格经验,质量安全有保障,可谓质优价廉。你越重视自身健康和安全,就越应该尽量选择转基因食品。

相反,如果你不太在乎健康和安全,更在乎口味和新鲜,倒是可以积极品尝苍蝇饭馆、街头小摊上不断涌现出来的各种新型吃食。就像那谁一样——不点名了啊。

总结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并不懂得转基因的种种技术问题,但即使只有基本常识,再加上稍懂一点儿科学知识,就足以理解上述的几个道理。总结一下:

  1. 1.
    基因一直在转变,从来没有静止过;

  2. 2.
    人类一直通过操作基因变化来获得想要的作物性状,这就是农业;

  3. 3.
    转基因技术和食品安全鉴别技术是两码事。食品安全鉴别技术不是什么高新科技,没有什么疑难困惑之处,完全可以胜任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任务;

  4. 4.
    转基因食品在理论和现实两方面都经过了非常严格的检验,所以安全可靠。对于食品安全来说,应该区分为经过或者没经过严格检验两类,而不是分为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两类。凡没经过严格检验的食品,再传统,安全性也不高。

人的头脑不可能空白一片。如果不能理解科学的核心原理,具备科学精神,头脑势必被各种迷信和愚昧占据。现代世界是被科学塑造和组织起来的。一个满脑子迷信愚昧的人,非常可怜。他的生活道路必将充满陷阱和失败。某些恶毒之辈,还会成为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障碍,危害他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活。

努力理解科学,对现代人来说,是非常划算的思想投资。就算是文科生,也不要放弃这方面的努力。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家也不会把科学神秘化。尝试去动动脑筋,就会发现,理解科学,没那么难,而且,非常有趣。

2015/4/17





【澳洲暴走早报】澳洲5月失业率创新低!澳元强势回归!印花税或致经济风险?2017全球声誉最佳大学出炉!火爆的共享单车进军澳洲!

【财富人物】30年前,他用1万块创业,今天,花2924亿买下了一家外国公司,然而自己却没有一分钱股份!

【公司故事】450万人争着给这家倒闭工厂捐钱,孩子的笑容1500万,到底值不值?

【澳洲电力】“疾在腠理,不治将深” 读 《国家电力市场未来安全性独立复核报告》(“Finkel Review”)

【澳洲早报】Telstra再度裁员!盈利大幅下降!澳超市自助结账机增加“对话”功能?可以减少偷盗?刚涨完电费,水费也要涨!

连续6年每天被拒绝几百次,好不容易干出估值700亿的公司,他又要被踢走了!为啥?管理稀烂!

【企业故事】去年它曾火到1年开出上万家店,如今却让很多人血本无归

【房产政策】原创 | 维州土地税大涨"风波"背后,有多少你还不了解的房产政策?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