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自哪里?” 对于千千万万在澳大利亚求职、投资、居住和发展的华人来说,想必都是一个习以为常的问题了。
在被问到这一句时,大家的答案只有一个——有的人自豪满满,有的人麻木随意,有的人脸红尴尬——可无论心态如何,问者与被问者之间,都无形之中竖起了一道高墙。这种难以逾越的隔阂,造成了华人在澳顺利工作与自在生活的隐性阻碍。
而今天,有人站出来告诉我们,下次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姿态,击碎这道墙,跨越这些阻碍。
9月12日的“打破竹天花板现象”澳华社区议会全国会议旨在探讨华人在澳如何争取更多话语权、提高影响力,但是更确切地说,讨论的中心点还是围绕在华人如何真正融入澳洲主流社会上展开。
在听完一整天的议会发言和讨论之后,笔者发现,大部分的演讲者一直在强调和呼吁的,其实是最简单的,却又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
诚然,社会、文化隔阂是“竹天花板”现象深层次的原因,一时间难以改变。但是这些隔阂在人的心态和行为上的体现,可以说是“竹天花板”现象的表原因。而人类文化与人类行为本身就是互相影响、不分因果的,所以若是表因得到解决,随着时间过去,深层原因也能慢慢地发展与改善。因此,本次大会无论是商业、政治还是社会服务、媒体部分,许多华人精英们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希望在澳华人能够通过“改变心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处境。
维州州长安德鲁
告诉我们在遇到“你来自哪里”的时候该用什么心态应对的,是一个在澳洲司法界打拼的华人女孩。在司法部分三位演讲人介绍了华人在澳洲司法业艰难的生存现状之后,这位华人女性勇敢地分享了自己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与经验。她说,从前被问到来自哪里的时候,她会老实回答,然后谈话要么戛然而止,要么围绕着中国展开一段寒暄。后来她思考良久,如果是在中国,有人问她来自哪里,她会怎么做?她发现了最大的不同,并且把它运用到了生活中。
“后来别人问我来自哪里的时候,我会回答‘我来自中国’,并且会回问:‘那么你来自哪里呢?你的家乡、你的背景有什么故事可以和我分享的吗?’在这样做以后,我才真正发现我是自信的,这段对话是平等的,我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很多时候,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会让我们豁然开朗。因此,在疑惑“把自己当作客人”和“把自己当作他们的一家人”之间有什么不同时,换位思考其实会帮助我们改变很多错误的心态。
维州多元文化与亚洲事务拓展部副部长林美丰
这个女孩的想法与澳大利亚国际学生联合会的创始人、曾经荣获维多利亚州年度青年奖的邹慧心(Wesa Chau)不谋而合。在接受本刊采访时,Wesa说:“如果你不去打开心扉尝试了解他人,就不可能指望他人会来了解你。只有真诚地对待彼此的人才能够互相了解。我很乐意和别人分享中华文化,但是同样地我也很喜欢去学习他们的文化。”
“9·3”纪念抗战胜利大阅兵令每个中国人胸中燃起了熊熊的爱国魂,祖国的繁荣与强盛确实让华人同胞们对于“我来自中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然而这种爱国主义情操与华人在西方主流社会的工作和生活并不冲突,只是当我们要去融入主流社会时,要明白对于自己的身份认知上的侧重点。我们是在澳洲的华人,还是华裔的澳人?
新南威尔士州Bennelong工党候选人李逸仙(Jason Yat-sen Li)在谈到自己如何在澳洲政坛努力争得一席之地的时候说:“我们确实得到了许多华人社团的支持。作为华人,我们应该真实看待自己的身份、真诚地回报社团。但是我们不能说,在澳洲政坛上我们代表着华人社团的利益,因为这样做就意味着我们自己把自己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了,我们变成了一个华人候选人。可是我们需要成为的是一个澳大利亚候选人!”他认为,华人在澳洲应该有一个忠于本心而同时不把自己与西人异化的身份。
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位华裔联邦议员陈之彬对于澳大利亚政坛有着深刻的理解,对于华人如何在政界取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他有着和Jason相同的看法:最首要的一点就是,在澳大利亚竞选,就要以澳大利亚的长远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以中国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他说:“这件事说起来其实很简单——我们住在澳大利亚,我们就是澳大利亚人。如果你希望竞选成功后为中国人的利益而努力,而不是为澳大利亚的利益而努力,那你永远不会在澳大利亚的竞选里获得成功。”
新南威尔士州Bennelong工党候选人李逸仙(Jason Yat-sen Li)
媒体业作为一个对语言和文化背景要求较高的行业,一直也是人们眼中“竹天花板”现象十分严重的领域。传媒领域可以说是涵盖了听说读写各种语言方面的技能,作为华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英文写作上词汇量又不及西人,更别提文笔和文采了——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哪来的思考和领悟?但是在澳大利亚媒体界取得成功的华人代表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在他们看来,我们的劣势其实都可以转变成优势。
曾在《The Australian》商业观察板块担任记者的蔡源(Peter Cai)在谈到是否在工作中感受到了“竹天花板”的存在时,答案就与别人的大不相同。他坦言,并不觉得自己有遇到这样的隐形阻碍,在他看来,如今的澳洲社会对中国充满了极大的兴趣,而这一点对于作为华人的他来说,曾经认为的劣势一下子变成了优势。在演讲中,蔡源笑谈:“大家都想知道更多关于中国的事,所以会说中文反而变成了我的优势。”而关于英文写作,蔡源也认为,华人其实无需对自己的写作能力太过担心。“西人不一定比你写得好。语言问题是可以克服的,口音也完全不是问题,只要你口齿清楚,人们都能听懂。”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我们不一样的思考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可以给你的文章带来与西人不一样的看法和角度。
曾在《The Australian》商业观察板块担任记者的蔡源(Peter Cai)
蔡源希望在主流媒体的工作中,写出更多被人忽略的或者是还未被人熟知的报道。他说,他的工作和职责就是让澳大利亚主流社会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国。同样地,在《The Guardian》担任政治记者的Gabrielle Chan也认为,新闻行业不是一个赚钱的行业,但却是一个真正可以为这个社会带来改变的行业。因此华人在澳大利亚新闻媒体界能发出更多的声音,无疑也会为在澳华人提高影响力、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她鼓励有志于在澳大利亚新闻媒体业发展的广大华人,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积累经验、提高竞争力、等待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他们的这些经验和建议不仅适用于媒体从业者,也可以放大到所有的在澳华人。华人在职场中的普遍形象确实是勤奋努力的,但是努力的同时,也要有自信的心态,因为我们与西人相比只是不同,却并不是不如他们。
在《The Guardian》担任政治记者的Gabrielle Chan
诚然,阻挡亚裔人群在主流社会里获得更高职位、成为领导角色的隐性天花板确实客观存在,但是本次大会众多的华人精英与领袖们更多地强调的,是华人心理层面上的自我设限。不管是自我异化还是自卑心态,都是阻碍华人们在主流社会里展现自己真正实力的重要原因。可以说,许多华人们心目中将自己压得死死的那层天花板,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坚不可摧。
随着签证和移民政策的放宽,越来越多的华人选择了澳洲作为他们成家立业的地方。但是在面对“竹天花板”和与其类似的隐性屏障的时候,我们是选择怨天尤人,还是努力改变呢?几百年前苏轼似乎就给出了答案:“此心安处是吾乡”——内心安宁之处即是家乡。若要把澳大利亚真正当成自己的家,还是需要跨越隔阂,改变心态,真正地融入主流社会。而做到这一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困难。
欢迎转发朋友圈!本文出自最新《BQ澳洲》杂志『本周话题』栏目,阅读杂志原文,可购买杂志或网上阅读。请支持澳洲100%原创中文周刊。谢谢合作!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来自澳洲中文周刊第一品牌《BQ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