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摄影已经“死亡”了吗?

2017年07月28日 玩转悉尼



摄影已经走到尽头!

 

乔哥好像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这个论调了。

 

的确,在现在这个时代再也找不到摄影当年的荣光。拜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所赐,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人们只要有一个可以拍照的设备就可以自称为摄影师,互联网上蔓延的图片垃圾使得摄影本身质量的整体性在下降。

 

肯定会有很多人说拍照谁也可以,拍的艰涩难懂别人会说都看不懂也能配叫艺术?然后净手焚香,摆上键盘讨伐之,可是面对这样的人,乔哥心中却是有许多话想问问他们。



很多情况下,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他们其实并不是思想深刻并不是聪明绝顶并不是批评家并不是艺术家,他们只是能上网罢了。

 

所有摄影类型的黄金年代是在20世纪,但是这一个时代摄影设备还是十分简陋的,不过所有的摄影类型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形成了十分独特的风格。


Josef Koudelka Garry Winogrand,摄影先驱用他们的一幅幅精彩绝伦的作品告诉我们真正的摄影的关键并不在于设备。而 Oskar Barnack 的伟大发明将摄影设备小型化,使得摄影师们不再需要扛着笨重的器材去拍摄,而是可以随身携带着它们的 35mm 徕卡相机穿行于街头巷尾,去捕捉精彩的画面,去记录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去拍摄一个个令人难以忘却的美好瞬间。



他们将这些瞬间记录在胶片上,虽然大部分被记录的人都并不习惯于被拍摄,但是也不会那么容易的将其视为一种威胁或者对隐私的侵犯,而是欣欣然的接受了这种影像的固定


那是一个互联网并不发达的时代,图像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速度传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能出现在传播途径上的图片都是被摄影师挑选过的照片,是经过很多轮筛选的结果,因此它们本身的素质是不会太差的。

 

到了今天,所有的一切都不同了,网络给了每个人独立发表的空间和平台,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得相机无处不在。可是这一切对于摄影来说却好像带来一个可怕的后果造就了大量的相似且无意义的影像。



虽然这几年以来看过的照片越来越多,但是能让人叫上名字的摄影大师却越来越少,好像再也没有出现过可以让世界都记住名字的摄影师

 

这样的情形是不是就已经代表着摄影已经死亡了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摄影所带来的那种仪式性的荣光早已不复存在,而是被一种生活方式所取代,人们不会再为了拍摄一张全家福合影去照相馆,取而代之的是口袋里的手机便可以随手记录时光 。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不值得再被记录,而是将会呈现更加多样化的方式被定格。

 


上世纪 50 年代,75% 的美国家庭都拥有了照相机,1970 年代,美国人每年会消耗掉 90 亿张胶片,而这里面绝大部分只是简单的家庭快照

 

在 60 年代和 70 时代,摄影的趋势转变为搜寻世界的变化发展,然后记录下这种变革。而在这种看似宁静的时代,变革已经没有那么显著了,情感的突出成了摄影师下一个追逐的目标。

 

自70 年代开始,摄影艺术家逐渐将自己的理念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创造了一幅又一幅超现实画面的摄影作品。而这种超现实的风潮,在数码化刚刚普及之后又大行其道。

 

到了 90 年代,摄影朝向数码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家开始使用电脑技术来构成影像,并且将软件再造(不是后期调整,是完全再造)的影像说成是摄影,这样的发展趋势让人们觉得摄影本身越来越不重要。



这些虚构的影像开始随着互联网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在舆论导向和评论家们的引导下,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被当做「艺术品」拍卖和吹嘘。

 

而纸媒的崩塌也导致了影像印刷的衰退,更是给了人们另一种「摄影已死」的假象。

 


当然,摄影只是记录现实的一种媒介,它看起来十分重要,但却是最简单且廉价的,你只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加上一点点运气。大多数摄影师也并未接受过正统的摄影教育而是凭借着兴趣自学成才。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公平的发声,用手中的器材,记录自己的思想。



优秀的摄影作品仍然存在,并且数量较之过去只多不少。只是在现代社会每天通过私人的公共的途径发表的图片的庞大的基数前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优秀的摄影师依然存在,哪怕你从未听说过他们,但是他们一定都在自己的领域不停的努力创造,他们遵循着自己的摄影理念,以自己的方式在诠释着自己的影像。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对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品有更深的共鸣。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好的和坏的摄影作品,只是在过去的年代,坏的作品不一定能看到,而现在,看到的太多了。



每一种摄影形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在有些人看来,摄影早已不复存在,而对有些人来说,摄影之路才刚刚开始。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