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在沙漠不用土也不用水种番茄?奇迹就在澳洲...

2016年10月21日 澳大利亚联合时报




你能想像一座农场不用清水、杀虫剂、土壤、化石燃料就能栽种食物吗?听起来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澳洲正在发生当中。


在南澳的沙漠上,一座叫做Sundrop的农场只用太阳、海水、与其他一点点东西,就能够产出 1万5,000吨的番茄,还能贩售到数百间超市去。




他们是如何办到的呢?


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在 2010年开始了「什麽都不需要」的温室农场计画,他们在 2010年已经以这个概念尝试建立起一个温室,并在 2014年将温室扩展成商业规模,也终于在今年 10月初正式开幕。


他们建了一个 5.5公里长的管线,把海水从海湾接到农场裡,再澹化成可以使用的清水。




温室的电力则来自 2万3,000片太阳能镜,夏天大约可以产生 3,900万瓦特的电力,用来澹化海水跟满足温室的电力需求。冬天因为太阳光不足,农场执行长桑韦伯(Philipp Saumweber)表示,还是有 15%的电力得靠烧燃料才有办法补足,不过桑韦伯相信他们会持续降低对化石燃料的需求,直到能自给自足为止。


夏天,农场会将浸泡过海水的纸板盖在番茄上帮忙降温,一到冬天,太阳光自然就填满了温室的温度。他们用椰子壳充当水耕番茄的容器,为了避免扰人的寄生虫出现,他们选择饲养「肉食昆虫」来保护作物的安全,一切都极大化了与自然共存的方式。




农场声明,这个温室农场是个「新颖、可永续发展的科技」,不仅能节省下可观的天然资源,也能防止可能造成的污染,像是避免相当于 500辆车子排放量的 2万6,000吨二氧化碳,省下 180座奥运游泳池大小的水资源,以及 200万升的柴油消耗。


不过自给自足的成本可不小,整个温室的造价可是高达 2亿美元(折台币约 63亿4340万元)!儘管如此,执行长桑韦伯强调,如果把长期营运的成本也纳入其中,就会发现这样的金额一点也不高:「长期来说,我们完全不用负担昂贵又有害的化石燃料,这在传统温室中可是一大开销。」




桑韦伯希望这个农场的经营模式可以为面临水资源与能源短缺的国家提供参考,他也已经计画在澳洲其他地区、葡萄牙、美国推行。不过桑韦伯强调这个营运模式并不是全球适用,他认为每个桉件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最重要得还是因地制宜,考虑各地的水源成本等等。


加拿大的环境研究单位CESRF(Controlled Environment Systems Research Facility)负责人迪克森(Mike Dixon)虽然肯定这个农场的运作模式,但是提到现在用温室栽培大量种出蔬果的桉例并不少见,真正的问题是主食类,像米、黄豆、小麦很难用温室栽种的方式种出与蔬果一样大的收成量,他说道:「你没有办法跟栽种主食的传统农场相比,你大概需要数万顷的温室才有办法与之竞争。」


不管如何,这仍为潜在的全球粮食危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方桉。事实上,世界各地也在发展各种永续经营的栽种模式,如印度就发展出 65万座有机农场,是全世界拥有最多有机农场的国家,这些农场除了採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也会用像牛尿之类的天然杀虫剂驱除害虫。阿布达比则把沙漠的可利用性极大化,他们把海水接到境内,养殖可食用的鱼虾,同时也在水池旁栽种可以作为燃料的盐生植物。





来自:地球图辑队

整理:Rosy_澳洲《联合时报》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  跳转阅读那些你错过的精彩文章!

专家说:面对中国外交软实力,澳洲必须在经贸及媒体合作上对中国开诚布公

想挑衅中国?“红龙”警告“袋鼠”在南海问题上“小心说话谨慎行事”!

中国稳居榜首,澳洲黯然失色——失守东南亚贸易,澳洲怎么了?

坐拥千万豪宅!百万薪水!澳洲四大银行当家说“澳洲没有住房问题”...

选择中国还是美国?澳洲的日子真难熬...

中国影响力“动摇澳洲国本”?前澳洲驻华大使有话说...

如果这是澳大利亚,我为自己是澳洲人而感到羞耻!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