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关于校园性侵的最新数据近日公布,维州在2015年发生258起校园性侵案例。对此,维州教育厅出台了新的“防性侵指南”,这份指南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属于性侵行为,让学生加强防范。这份指南得到一些学校校长的支持,称这虽然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但却非常必要。
根据一份最新数据,维州学校在2015年共报告了258件疑似校园性侵案例,这一数据比2006年的132起多了几乎一倍。而据了解,真实的校园性侵案例要比统计的数据更多。案件从语言骚扰到更严重的形式都有,而且校园内外都有发生。
据了解,性侵行为的实施者可能来自受害者了解或信任的人,也可能是刚认识的人。而赠送礼物,包括手机、信用卡、衣服、钱或额外关注以“让你感觉很特别”,都可能伴随着性侵行为,“虽然一开始可能是无害的,但你最终感觉自己亏欠了对方,从而希望回报对方,可能会导致受到性侵。”同时,性侵行为也可能来自网上,一些人可能会给学生发色情图片或要求裸照等行为。
指南给学生以帮助
“防性侵指南”不仅向学生介绍可能受到的性侵行为的形式,还为学生提供帮助。
维州教育厅长马连劳(James Merlino)称,学校总是“识别性侵的前沿阵地”,指南为学生提供新的资源,帮助家长、学校员工和学生识别、制止和报告出现的性侵行为。
防性侵中心(Centre Against Sexual Assault)发言人沃斯(Carolyn Worth)称,学生需要帮助来识别性侵行为,而这些在课堂上很少提及。
然而,关于这份指南会不会让学生感到“难堪”,沃斯称,“这需要一个绝佳的平衡。一些性侵行为刚开始很轻微,也不明显,但如果让学生感觉不舒服时就属于这一范畴。”
指南为安全标准“吹风”
据了解,这份指南不仅为学生提供帮助,也帮助维州在学校实施新的强制性“儿童安全标准”(Child Safe Standards,今年年初引入,将在明年实施)。维州中学校长联盟(Victorian Association of State Secondary Principals)的主席克洛(Judy Crowe)称,这份新的标准将给学校带来一定的负担,但很重要,“我们需要保证教师不会感到负担过重,也不能耽误他们的教学工作。”
同时,这份指南还谴责了一些“校长要求不能报警”的行为。指南称,“虽然学校可能收集信息以形成报告,但学校员工并不能调查学生性侵行为。如果发现校园性侵行为,一定要报告给维州警方或学生保护中心。”
聚澳传媒整理报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