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过后,一则新闻萦绕在我们心头,让我们挥之不去。一方面,整个事件群众撤离及时,人员伤亡比预期还少,人员伤亡是零,是百姓的幸事;而另一方面,事件的连续发展牵动下游几十万百姓,也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云南金沙江堰塞湖事件回顾】据澎湃网10月12日消息,10月11日,西藏江达县波罗乡境内发生山体滑坡,造成金沙江断流并形成堰塞湖,导致金沙江水位上涨迅猛,危及附近村庄。
据甘孜水文局监测,截至10月12日16时,堰塞湖上遥测水位站(距坝体26公里)水位2914.64m,较上一小时上涨0.56m,三小时累计上涨1.8米。
10月12日,山体滑坡致金沙江断流并形成堰塞湖。
现场消防救援人员正带领所有人向安全地方撤离。据中国西藏新闻网报道,塌方现场周边山体在12日上午发生过两次大面积垮塌,消防队员到达时有一个5公分左右的裂缝,垮塌后裂缝已经达到10公分。17时20分许,堰塞湖水漫过坝体,开始自然下泄。
12日20时,西藏、四川2.1万余人紧急转移安置。
14日10时,川藏交界金沙江山体滑坡堰塞湖入库和出库流量达到平衡,总体趋于正常,对四川甘孜州和西藏昌都市的安全威胁基本解除。
【金沙江段多年发生自然灾害】唐家山堰塞湖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后山体滑坡形成的四川灾区最大的堰塞湖,当时共计形成34处堰塞湖;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因强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电力、交通、通讯中断;2012年6月川藏公路西藏芒康县境内海通沟段23日下午发生大型泥石流灾害,并已形成堰塞湖。
而据地质灾害InSAR技术研究中心分析,滑坡区早在2011年之前便存在显著形变,滑坡后壁已经基本连通,滑坡中后部发育多处中小型滑塌。从2015年2月22日影像发现,2011年至2015年滑坡体上变形整体呈加剧趋势,但未发生剧烈的位移变化。然而,从2018年8月29日卫星影像可见,此时滑源区整体变形非常显著,滑坡后壁发生了较明显的整体下错,滑源区中部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滑塌。该滑坡为长期处于蠕滑变形中的岩质滑坡,2011年以来滑坡变形呈现逐渐增大趋势,最终在降雨诱发下发生大规模滑坡。
【救援工作十年以来的尴尬】我们对于汶川救援工作那出不去进不来的无奈还没忘记,而今十年后救援工作仍以同样纯人力的模式展开。
据中国网报道,从白玉县城到前沿观测点,需要两小时车程,外加五小时的步行,但灾情紧急,电力保障不可或缺。在12日上午8时许,一支由国网甘孜电力公司白玉县供电公司和甘孜供电公司6人组成的应急小队,携带5千瓦柴油发电机等设备,途经则巴村,徒步赶往了前沿观测点。
从则巴村开始,车子就进不去了。他们只能轮流挑着发电机,平均负重40斤左右的装备,徒步前往。经过7个半小时的跋涉,这支队伍才抵达前沿观测点。
【无人机新技术的应用】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应急测绘无人机中队队长赵桢等在12日下午抵达现场。在一处距离堰塞湖4公里左右的生公村观测点,3名工作人员启动了一架约2米长的固定翼无人机,开始了对堰塞湖的整体拍摄和数据采集。成功拿到了堰塞湖航拍影像和详细数据,为后方分析、决策提供了依据。
长江防总依据堰塞湖无人机测绘数据快速撤离后方群众。
【结论】本次云南金沙江堰塞湖灾害救援工作体现我们国家救援水平和技术,而我们联想到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目前,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位。但产量大并不意味着产业强。加快做强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大国产业,培育大国技术,铸造大国重器,实现工业强国、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必须加快抢占大国产业制高点。而救援装备的产业化未来或许可以带动相关重型工程机械和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