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小伙伴们没有不知道扎克伯格的,继去年小扎捐出facebook 99%股份用于公益事业以来,今年他和老婆捐出30亿美元致力于医疗研究再次创造了世界之最。国外企业家的慈善文化让人称赞,反观中国的富豪们,真的是差距有点大。今天我们就从小扎入手,给大家讲讲中外科技富豪的差异。
为什么扎克伯格这么年轻就捐掉几乎他的所有?
最近中国富豪圈最讨厌的人,莫过于扎克伯格了。小扎一捐款, 可怜的他们又被殃及池鱼地嘲笑了一通:
如果按照扎克伯格这次捐出的450亿美元(人民币2879.4亿)计算,那么扎克伯格和马云(捐款145亿元,据胡润慈善榜)之间则差了600个王健林(4.4亿元)。
但是我们普通人还是不要站在道德高地上嘲笑他们,那是会很冷的:)
其实 ,扎克伯格生完女儿后的捐款,引起的轰动 ,其实主要是他捐款的比例之大和年纪之轻是空前的,不然他支持慈善事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在2014福布斯美国最慷慨的慈善家排行榜中,扎克伯格和他的太太普莉希拉•陈以9.922亿美元高居榜首,折合人民币63.5亿元)。
但是,如果考虑到美国企业家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史,那么扎克伯格的捐款力度反而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扎克伯格其实是美国企业家的慈善事业的最新一个链条。
十九世纪末期的卡内基、洛克菲勒这些强盗资本家转型成的慈善家 ,通常以老年人居多。对于他们的财富、他们的退休计划,都安排好了,他们是在自己的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候放弃财富的。因此他们对慈善事业没什么野心,他们更愿意为建造一座歌剧院、图书馆、学校来写一张支票 。就是巴菲特也是这样的类型,他到了70岁左右才和盖茨一起做慈善事业,也就是开了张大支票,把他的财产捐给盖茨的基金会来管理。而扎克伯格呢, 他和前辈盖茨一样, 是在技术上获得巨大成功的新一代企业家 ,也是新生代的慈善家——所谓的科技慈善家the Techno-philanthropist。这一代人的特点,一是很年轻就开始从事慈善事业,二是把慈善事业作为一种企业来经营,亲力亲为,追求效益。
比尔·盖茨当初本来觉得,一边考虑盈利一边考虑慈善事业很分裂, 所以打算60岁时再投身慈善事业,但是母亲的病危却改变了他的这一想法。写那本著名的《乔布斯传》的艾萨克森,在更早之前的1997年,为时代杂志写了篇《探寻真正的比尔·盖茨》。在那篇文章里,42岁的盖茨说他希望再经营微软10年,然后致力于慈善事业。盖茨确实是言出必行, 2008年,他就宣布将580亿美元个人财产捐给慈善基金会,也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慈善事业。 像盖茨这类慈善家,不再是“我开出了一张支票,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而是关注具体落实、强调亲力亲为。“我开出一张支票,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们精力过人、充满自信、勇于冒险,他们想解决一些全球性的重要问题——例如核扩散、流行病或水资源等问题。科技慈善家相信,使他们在技术上获得巨大成功的这些高效率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同样也能在慈善事业上给他们带来成功。
慈善机构给人们的只是食物,但是科技慈善家并不仅仅满足于教会人们如何种植粮食——除非他们教会了农民如何种植粮食、如何赚钱,如果把赚得的钱回投于他们所经营的业务,然后另外再聘请10个人,他们是不会感到幸福的。而正是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改变了整个行业。
当盖茨致力于根治疟疾时,他的商业思路对成效起了很大作用。“为什么尝试治疗疟疾,而不是癌症?”“世界已经花了大量金钱在癌症上,所以我的财富起不来太大作用。 ”他会对于疫苗的价格争论不休。“我们对于所付的钱极其精明。我们可以得到价格上的让步。我们会跟踪有多少孩子得到了疫苗。
通过这样的努力,他让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从1000万减少到了600万。
这也就是扎克伯格在给女儿的信中的两个解释:
一、为什么这么早致力于慈善事业?
“但是这些问题太重要了,我们不能等到你更大了,或者我们更老了才去解决它们。我们希望早早地开始,在有生之年就看到成果。”
二、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比例的金钱(更重要的是精力)在慈善事业上?
“个性化学习,疾病治疗,连接人们和建立强大的社区。”扎克伯格已经想好了他的方向,难道这样的方向不是和商业一样有意义吗?
中国企业家和美国企业家的差别在于思想高度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现在的著名富豪, 除了还剩下几个房地产投资商外, 已经和美国一样,变得以科技界为主了。但是为什么没有这类科技慈善家呢?
捐款最多的马云最近说了自己对慈善和捐款的看法。他表示, 中国企业家资源其实是有限的,企业家的第一责任是应该是把钱花在投资,创造更多就业和财富上,如果不先把这个做好,就把钱捐出来,反而没好处。而且,捐款还面临“我们把钱交给谁”的问题,现在中国的公益慈善缺乏基础设施、法律体系和整个人才体系的培养。
恩, 马云这话也不见得就是推托,他一顿也吃不了多少钱,也需要社会认同。 但是他的解释,说明了两点, 他觉得做慈善就是把钱捐出来而已,而且要求有现成可靠的慈善机构来承接。 这几乎是100多年前的卡内基时代的认识水平。 所以中国企业家和美国企业家在慈善事业上的天壤之别,其实不能归咎于他们的个人品行,而是可以归结为他们的思想高度。中国企业家的思想,永远都是限制在商业范围。 对他们来说, 慈善事业有点像赚了钱以后给社会的一点回报而已。 所以虽然盖茨一直都比乔布斯有钱,中国企业家的偶像却是乔布斯,而不是盖茨。 因为乔布斯擅长的商业模式、产品设计对他们来说更好理解。
乔布斯当然是个伟人,但是在他的更为狭窄的世界里,“重要的只有两种人:生产者和消费者。“ 虽然乔布斯已经英年早逝了,我们不知道他老了本来会怎么做。 但是我们知道, 他25五岁时财产就超过一亿美元,而且在从1985年到1997年期间并不太忙, 但是他并没有做什么社会公益事业。重归苹果后, 他马上就裁去了公司在慈善方面的预算。
所以, 虽然乔布斯是和盖茨同年出生的, 但是在抱负和作为上,却更像盖茨的上一代人。作家格拉德威尔写道“我坚定地相信50年后,盖茨将因他的慈善事业而铭记,没有人将再记得微软是什么。至于这个时代的伟大企业家乔布斯,人们却会遗忘他,谁是乔布斯?盖茨的雕像将会遍布世界。”
如果我们把范围放大, 不把目光局限在“慈善”这两个字的所带给我们的“施舍粥饭、济孤济贫”的传统印象的话,那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美国科技企业家的格局,其实不仅仅是帮助穷人病人之类,而是冲破本企业本行业的格局,用科技的力量为人类争取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为什么一个卖书的热衷于太空探索
比如说,最近有个大新闻,美国的BLUE ORIGIN公司成功地实现了火箭的回收, 很多人才惊奇地发现贝佐斯这个卖书的家伙不知啥时和太空也扯上了关系。
其实,早在2000年,当互联网泡沫破没后,亚马逊处在生死关头之时,贝佐斯却在那年悄悄建立了一家叫作蓝色起源的公司。 这家公司致力于成为商业企业,让太空游客进入近地轨道观看地球和星星。但是,它的长期目标, 是“让人类长久地占据太空”。
那个目标要追溯到贝佐斯高中毕业致辞中的梦想。“我们想使人类以更安全、更便宜的方式进入太空。”他在2003年说。
在公司网站上,贝佐斯的一段话解释了公司的目标:“我们很有耐心地、一步一步地来降低宇宙飞船的费用,以便更多的人能负担得起去太空,人类也能更好地继续探索太阳系。实现这个使命要花费很长时间,我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我们相信渐进式的改进和可持续的投资。慢而稳是取得成绩的方法,我们没自欺欺人这个研究会越来越容易。小而频繁的步骤会促进更快的学习,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给我们每人一个机会来看到我们最新的产品能够很快飞起来。”蓝色起源被形容为“一个巨大的、充满挑战的、难度很大的技术努力的一小部分”。
没想到吧,我们日常接触的书商,其实内心深处的理想是要帮助人类占据太空。
而最近很热门的特斯拉电动车的伊隆·马斯克,很年轻就靠卖掉PAYPAL赚了1亿多美元,但是他却把这些钱都投入了三项简直不可能赚钱的事业中,多年来处于破产的边缘。
他是因为嗅觉敏锐,看到了什么常人发现不了的商家么?
不是,在一个TED访谈中马斯克说了他的思路。
在大学时,他一直想什么样的问题会影响人类和世界的未来?那就是可持续的交通和源源不断的能源生产。 从这个思路, 他就想到要做电动车,因为即使驱动车的电能是由燃烧碳氢化合物生成的, 但是在发电站的燃烧更有效率, 可以得到60%的燃烧率, 所以电动车本身就可以节约能源。 接下来, 他考虑到如果有可持续的电的来源, 那么就更很有意义了。 于是他把目光投向太阳, 因为在他眼里, 太阳就是个巨大的核聚变发电机。
为此,他创建了SOLARCITY光伏公司, 其模型是通过在在屋顶免费安装太阳能设备, 实际上就是建立大规模的公用设施,所谋极大。
接下来呢,即使人类拥有了永续的能源,但还是有问题。虽然本来对航空一点都不懂,但是从他那著名的“物理学的思考方法”出发,他又考虑到,如果我们人类自己局限在地球上的话,那么总有一 天,概率上我们肯定会碰到毁灭性的事故而坐视整个族群的灭亡,所以, 人类唯一的出路,就是让人类文明成为space-faring civilization(遍布宇宙的文明) ,让人类成为 multi-planet species(多行星种族),于是他就做起SPACE X火箭公司来了。
这种思路对我们常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一个早已拥有巨额财富的年轻人,没有享受,甚至也不当轻松的天使投资人,而是把拥有的一切都投入到几乎不可能得到回报的项目,其出发点竟然是整个人类的未来。所以谷歌的拉里佩奇表示,如果自己死了,他宁愿将数十亿财产捐给像伊隆·马斯克这样的资本家来改变世界 。他表示,他认为马斯克将火星作为人类“第二家园”的想法意义深远。他说,“这才是一家公司应该做的,这也是一家公司博爱的象征。”
而佩奇自己呢,其实也具有博大的抱负的。
且不说GOOGLE X 的那些匪夷所思的项目,比如用气球为大家提供免费WIFI的 GOOLELOOP计划。 就是现在取得很大进展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也起源于佩奇在母校密歇根大学旁冒着大雪等公车时萌生的想法 除了交通方便,他还认为城市土地应当用在更好的方面(而不是停车场和道路)。
此外,导致美国34岁以下人士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车祸。所以他认为,无人驾驶汽车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接下来呢?谷歌不是致力于分享信息的公司么?而无人驾驶的本质是如何获取周围信息、如何确定自身位置和方向、如何反馈,这不就是谷歌的强项么?于是这个无人驾驶项目就没有商业筹划地开始了,希望它也将会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所以说,从扎克伯格的乐捐中, 看得出整个美国科技企业家的特质:极度的乐观、宽广的视野、无畏的精神。这种特质, 来源自他们宽广的知识面和极度的好奇心。 我们都听说过小盖茨从小的阅读热情,也每年都看到他推荐的书单,这些书单看得出他的广泛的关注和深度的思考。 扎克伯格也以他的每年挑战闻名,从学习普通话、每天写感谢信、每天写一封感谢信给某位让世界更美好的人,到今年的两周读一本书。 这说明他们每天都在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
上市后的阿里没有在轨道上继续前行,反而开始跌下神坛
反观中国IT大佬,吴晓波在一篇文章里说柳传志、王石读书很多,马云、马化腾读书不多,马云办公室连书架都没有。他解释说可能跟互联网行业属性有关。这个实用主义的说法其实有点可笑。 正因为互联网行业的前无古人的属性,才需要从书本中寻找具有前瞻性的灵感。 (不然就只能还是等待从硅谷溢出的灵感来抄袭了)。
前阵子方兴东在一篇《大跌眼镜!如何评价阿里巴巴上市一年表现?》中叹息道:
“阿里上市,马云全球成为神话。而在此之前,我们心中早已经将马云放置在代表未来的中国企业家旗帜。是远远超越柳传志、张瑞敏等,更不用说王健林、张近东等传统领域的企业家。甚至李嘉诚也是俱往矣。所以,上市之后,马云不再是一个中国的马云,更应该是一个全球的马云,是一个与库克、小扎等全球最顶尖企业家们整天厮混一起的超级企业家。
但是,察看马云这一年的活动,频频拜见省委书记,频频参加国内土豪们的盛会。怎么要大刀阔斧走出去的马云反而更加往回走,与传统领域的土豪们更加亲密地厮混一起,开始分不清差异,分不出彼此高下了。 一年的马云和阿里没有继续在神话的轨道上继续前行,反而开始跌下神坛。 ”
何以如此?其实, 原因从方兴东在去年写的很正面的那篇《阿里巴巴正传》的前言里,引用的马云的谈话就可以解释了“ 谷歌在拓展技术的边界,今天搞软件,明天搞技术,后天搞……我很简单,技术拿来赚钱,我们是干系统。世界上有信基督教的,也有信佛教的,但只有一个教大家都相信,就是钞票,这是最容易理解的。这世界上人们最通用的信仰就是钱,其他都不通用。”
忽然想起个故事。 清末郑孝胥曾论重臣:“袁世凯不学有术,张之洞有学无术 。”袁世凯作为清末能臣,有术肯定没话说。 而他的 “不学” 连他本人都不否认。复辟帝制失败以后,袁世凯向幕僚张一麐感慨:“……我历事时多,读书时少,咎由自取,不必怨人。”
梁启超说:“袁氏自身, 以为一切人类通性,惟见白刃则战栗,见黄金则膜拜,吾挟此二物以临天下,夫何其不得者。”黄金为钱,白刃为刀,袁世凯对人性与社会的认知,浅陋如此,陈旧如此。
正因为袁世凯虽然善于办事,但是对于政党、共和等现代政治观念,茫然无知, 一旦国家爆发重大危机,执政者的知识局限,决定了他的视野,不是习惯于向前看,而是习惯于向后看 。譬如遭遇共和危机的袁世凯,不是坚守共和,奋然前行,而是甘于逆流,退到他熟悉的帝制。执政者的知识水平, 它决定不了一个国家的上限,却足以决定一个国家的下限,所以说,在阿里已经功成名就时,遇到瓶颈时,它的上限决定了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到了今年,反而更加用力炒作已经意义没那么大的“双十一”,滥用现金购买各种现有的导航、音乐、社交网络平台,做各种商业化变现,甚至魅族被入股后也变成了一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低价低质的小米二世。 这就是为什么阿里股价一直跌的原因。上市后,才被人看穿它的发展的上限之低。
《三体》的宇宙情怀,被简化成几句时髦的商业口号
当然读书也是要看原有的境界。在中国现在的商业化气氛中,什么东西都会被吸入现实主义成功学的话语黑洞中。
小扎一捐款就有人说他时为了避税,因为人们习惯批评他们不能理解的东西。 (就算是有一定的避税意义, 把这部分钱留在扎克伯格手里支配,和交给美国政府支配, 哪一种方式会更有利于整个社会呢?)
像这几年大热的《三体》,本来是体现了大刘的宇宙情怀,但是对国内IT界来说,简简单单地把里面那些“黑暗森林”“高维打低维”之类的概念给生吞成商业竞争的口号而已。
另一本彼得泰尔的《从0到1》充满着乌托邦的隐喻,考虑的是一个由科技进步来推动的未来,而在中国仅仅被用于谈论互联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和商机。
如果从高维低维的角度来说, 我倒觉得很多国人好像是在二维的纸面上爬行的蚂蚁, 只知道向右或向左,向前或向后走,对它来说高与低这样的第三维度很难理解。
从维度这个概念上来说, 其实更重要的是时间这个维度。 也就是过去和未来。扎克伯格在少年时喜欢的书里提到了两本,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并曾经背诵过里面的句子 :
“knows no boundaries in time and greatness。”
“时间无所边界,伟大没有尽头。”
这是伟大的过去。 关于伟大的将来,是他在FACEBOOK个人资料里提到的《安德的游戏》,勇敢的少年在未来的世界里探索宇宙和人性,这是未来。 而在扎克伯格给女儿的信里, 关键词就是“未来“——“我们的社会有义务去为所有即将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去投资,而不是仅仅关注眼前和当下。”
扎克伯格对未来的偏爱其来有自。
彼得蒂尔回忆过2006年7月扎克伯格拒绝雅虎10亿美元收购邀约的决定。那时Facebook才2岁,是一个有800万~900万大学用户的社交网络,每年大概产生3000万美元回报。
雅虎提出收购时,扎克伯格、蒂尔和风险资本家吉姆•布莱尔(Jim Breyer)是董事会成员。蒂尔说:“那时布莱尔和我想拿钱。我的态度稍微不那么坚决。扎克伯格走进会议室说:‘这就是走个过场。董事会会议不能超过10分钟。我们肯定不卖。’”那时的扎克伯格22岁。蒂尔与布莱尔告诉扎克伯格:“你有25%。这笔钱可以做很多事情。”扎克伯格说:“我不知道拿这钱干什么。不过是再开一个社交网站。这个我就很喜欢了。”
扎克伯格拒绝大公司的收购,在蒂尔看来,在硅谷的历史上是转折性的。“扎克伯格最后说:‘雅虎对未来没有明确的想法。它们无法对还不存在的东西做出正确的估值,所以它们低估了。’”这件事让蒂尔学习到如何认识“未来”的价值。根据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的观点,人到中年时最典型的任务是繁衍后代。其中包括传递某人的基因和模因。前者指的是生育孩子,后者指的是向后代传递自己的理念、价值观、知识和技能。当知道自己的一部分在自己死后还能继续存在于世时,人们可以更从容地面对死亡。医学家乔纳斯•索尔克将这种态度称为“做一个好祖先”。 这才是一种对未来的更健康的期待。
即使纯粹从自利的角度, 对扎克伯格来说, 通过资助教育、医疗和社区, 留给他的孩子一个更健康更友好的世界,岂不是比留给孩子一大笔钱,高墙深垒地隔绝于贫困和疾病的汪洋大海中明智得多么?
至于所花费的时间和失败的可能, 扎克伯格在信里也说得很清楚:
“治愈疾病需要时间。短期比如五年或十年可能都不会有很大进展。但长期来看,播下的种子总会开花结果;终有一天,你或你的孩子会见证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景象:一个不受疾病困扰的世界。我们有许多这样的机会。如果社会可以在这些问题上投入更多,那么我们就会给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记得以前我和一个读生物的朋友探讨过无政府主义的问题,关于现在和未来孰重的问题,被她教训了一番:“我上学期有门课叫《作物遗传育种》,老师在课堂里总是会提到的一件事就是“时间”。你知道,育种是件很花时间的事,差不多一代作物就要一年,而许多育种方法需要连选9代才能开始在局部地区种植鉴定!而且工作量很大,结果又没法保证,所以育种“是门艺术,而不是科学”。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工作的时间也就那么几十年,那么,一个育种学家在制定计划时,必然会着眼于“现在”,他的计划必须能在近期内出成果。不错,他们的工作也是有延续性的,但这种事落实起来毕竟困难,育种学家也是有家庭要养活的,那么,出现的结果就是:没有长远的、超出一代人时间的育种计划,或者育种结果无法整理——因为当时的人已经退休或死掉了。这种情况,实在很难说是恰当或正确的。
有时候,对‘现在’的努力把握,的确会给未来带来很不利的影响。而作为一个年轻人,你不得不承认,你的大部分时间将度过在‘未来’里面。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好像永远活在当下这个瞬间,但是,不仅是个人,每个国家、群体、家庭,除非灭绝,不然大部分时间也是度过在“未来”中,这个是扎克伯格的行为给我们指出的有点反直觉的一个事实。 而在内心深处,未来和现在孰重孰轻, 愿意花多少努力在未来,多少努力在现在,也就是可以标明一个国家或一个群体的未来前途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