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是家国文化,家国思想根深蒂固,家国情怀一脉相承。“国家”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概念,只有我们的国文中才把“国”叫做“国家”。国与家紧密相连,家是国的基础、有国才有家。
俞敏洪说:真正的精英一定是具有家国情怀的人。
北宋大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格局之大、震撼寰宇!
打开孩子的心胸、格局,让家国情怀真正能够在孩子心中传承的时候,奋进的力量就能够代代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能拥有不息的动力。
让我们一同重温那些传达家国理念、表达家国情怀的诗词典故,感受往圣那份亘古不变的情怀。
1/8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大学》
《大学》为“四书”之一。这句话论述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古时想要彰显美德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中的“八目”,也是其核心思想。在儒家所倡导的人格阶梯中,进退有序、长幼有序的“齐家”是一个人成年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代志士仁人的宏愿。
2 /8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孟子》为孟子及其弟子所作。在这里,孟子解释了天下、国、家、人的关系: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
国与家相辅相成,国家的仁德政治,家庭的仁德风气,个人的仁德修养,都关系着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3 /8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
霍去病是西汉名将。西汉初年,北方匈奴屡为边患。武帝时开始对匈奴的侵略进行反击。霍去病率军抗击匈奴,屡立奇功,勇冠三军。他得胜归来后,汉武帝为他建造了“豪宅”以表彰他的战功,霍去病坚辞不受,并留下了千古名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以保境安民为己任,宁愿在大漠风沙中率将士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也不愿在皇帝为他建造的豪华府邸中安享荣华。
掷地有声的问句,问出的是爱国之情、英雄之气。
4/8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抱朴子》是晋代道教大师葛洪所作。他提倡儒家的忠孝仁义传统,并明确提出“爱国如家”的思想。
这里烈士是指有气节、有壮志的人。这样的人热爱祖国,犹如热爱自己的家,在国家有难时,他们愿意为国尽忠,体现大义。
5/8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诗人除了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更由家书的不易得感到对国家深深的忧虑。
6 /8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于谦《立春日感怀》
于谦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这首诗是其于边地前线所写。
诗人一颗赤心渴望着报效国家,而身在他乡,思念亲人又不禁使他双眼泪流成行。
佳节引起了诗人的思亲之念,但是为了国事,又不得不坚守岗位、羁留在边地,把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国家的担当上,表达了诗人思国又思家,百感交集的心情。
7/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这是明代思想家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时留下的一副对联。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以此劝学生要好好读书,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更进一步,说明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要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劝勉读书人要心有国家,体现了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
8/8
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
——刘蓉《习惯说》
刘蓉是清代古文家,《习惯说》选自其《养晦堂文诗集》。
刘蓉少时专注于读书,竟没注意到屋中地上的坑洼在不断侵蚀扩展,父亲看到后对他说,你连一间屋子都管理不好,如何还能治理国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齐家”是步入社会的起点和前提,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
从个人到国家天下,从正心诚意修身到治国平天下,一个不容忽略、不可越过的环节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