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闲】在美景里呼吸着清新 记黄金海岸马拉松跑

2015年07月01日 au-news



2015年7月4日至5日,澳大利亚昆士兰著名旅游胜地黄金海岸将再次迎来一年一度的体育盛事——黄金海岸马拉松(Gold Coast Airport Marathon)。截止开赛前两周的最新统计,共有2.7万来自全世界的参加者齐聚黄金海岸,为黄金海岸马拉松37年历史上全马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而 大中华区参加者们今年也将首次听到中文播报,并首次有专属的大中华区跑者休息区。



黄金海岸马拉松
科普时间
黄金海岸马拉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路跑赛事之一,更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赛事组织水平最高的赛事。去年,黄金海岸马拉松更是成为澳大利亚第一个获得国际田径联合会(IAAF)金标赛事标签的赛事!
届时赛事分周末两天举行,星期六为健康快乐跑系列赛事,分别有10公里、5.7公里以及4公里和2公里青少年短跑,适合全民参与;星期天为全马和半马,适合长跑爱好者来挑战自我、创造PB(个人最佳成绩)。
大中华区的参赛者们注意啦!
为了将黄金海岸马拉松打造成为对广大中国跑者最友好、最有影响力的海外马拉松,今年大中华区的参赛选手都将有额外福利噢~
1
在赛事起跑点和终点的赛事播报中,将首次启用中文播报员!在海外比赛能听到祖国语言的播报,让人倍感亲切!
2
在赛事休息区,将有 ‘大中华区休息区’,供大中华跑友专属使用,再也不用担心个人物品的存放了!






上届黄金海岸马拉松实战记

笔者可以算是标准的马拉松发烧友:

虽然跑得不少,不过心里始终有一大遗憾:海外马拉松还从未跑过。

海外首马迟迟没有开张的原因,是参赛成本太高、办签证太麻烦。因此,除非有一定的因缘际会,否则海外马暂时不在考虑之列。

就在一个多月前,这个“推一把”的契机出现了。

今年5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位于澳东北部)旅游局举办“最in黄金海岸旅程征集令”微博活动,征集最具“边跑步,边旅行”特色的黄金海岸旅游安排。奖品十分诱人:黄金海岸马拉松的两个免费名额,加两晚免费住宿。于是做了些功课,提交了一个结合马拉松和当地特色的三天行程计划。

5月底收到昆州旅游局的私信,得知自己成为三个中奖者之一。海外首马就它了!从此开始进入“出征模式”。

上网一查才知道,黄金海岸马拉松原来是“澳洲第一马”:该国唯一的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而且据官网说它的赛道是世界上最平、最快的之一。看来绝对值得一跑。

“黄海马”——应该说是“金岸马”报名费不便宜:外国人要165澳元,6月下旬前报的早鸟价是145澳元;澳大利亚人优惠20澳元。

赛事分八个项目:只面向儿童的2公里和4公里、短距的5.7公里、10公里、半程、全程、轮椅马拉松和轮椅15公里。笔者当然选择全马。

前四项比赛在7月5日周六举行,后四项是7月6日星期天。同一天举行的不同项目起跑时间都不一样,例如半马6点发枪,全马7点20开赛。

如此安排在中国闻所未闻。中国各马拉松主办城市无不追求开赛时选手众多、声势浩大,认为这样才够气派。但对参赛选手而言,这却是个坏消息:起跑区人数越多,越是跑不开,特别是短距和半程选手喜欢往前面乱钻的中国马拉松赛事。

笔者从此开始留意金岸马和澳洲马拉松与中国马赛的差异,尤其是可供我们借鉴的优点。

第二个优点也很快浮出水面:金岸马贵为澳洲第一马,却不像北马、上马、广马等那样抢手,直到赛前两天仍可报名。

其主要原因是,人口仅2350万——与上海相近的澳大利亚马拉松赛事非常多,例如2013年就有各种长跑赛事434项(见http://www.marathons2013.com/marathons-in-australia-2013#list),没有僧多粥少之虞。而在人口多达十三四亿的中国,田协认证的路跑赛事今年仅有47项,难怪马拉松名额会像春运车票那样一号难求。

接下来是预订航班和酒店,请年假,申请签证。

准备工作唯一不太顺利的环节是签证。在备齐所有文件和证明、6月6日提交申请资料之后,足足等了3个星期,直至距航班日期只剩一周不到签证才通过。据说同样中选的一北京跑友竟遭拒签!建议要去澳洲跑马的朋友:务必尽早提交签证申请。

7月3日上午,笔者乘坐澳航班机,经过10小时飞行来到悉尼,住进当地亲戚家。随后由他们陪同观光悉尼歌剧院、邦迪海滩等名胜。悉尼几乎处处都有跑步者的身影,其中一些估计也会跑周日的金岸马。

第二天中午,我们从悉尼飞抵黄金海岸。从机场进市区的大巴上,笔者坐在一对五十多岁的大块头澳洲夫妇旁边。见他们脚穿跑鞋,一聊果然也是来跑马拉松的,虽然只参加半程。

跑友相见,分外亲切。笔者和他们分享自己的一个观察心得:“You can always tell by looking at people's shoes.”(你总是可以通过观察人们穿的鞋子来判断[他们是不是跑马拉松的]。)

夫妇俩笑着连连点头。此时对面一位壮硕的中年妇女看了看脚上的皮靴,说:“Well, maybe not.”(唔,也许并不尽然)。

众人大笑——原来她也是来跑马的,参加的还是全程,最好成绩也很不错:4小时零3分。笔者预祝她这次再加把劲,跑进四小时。

我们在市区下车,步行到会展中心领取参赛物品。在这里,金岸马的第三个优点一目了然:参赛物品领取窗口众多,而且分工明确。



仅马拉松+5.7公里+儿童项目就开了十来个窗口(绿色),半马和10公里项目另有十几个(鲜红),外加迟领者、晚报名和问询窗口各两个(深红),选手只需排队几分钟即可完事。

相形之下,今年1月笔者回家乡跑厦门马拉松时,饿着肚子在领物队伍中站了一个多小时,对原本喜爱的厦马心生不解和气愤:主办方为何不能多开几个窗口?!

领物窗口秩序井然。马拉松选手在这里领到的东西其实只有两样:一块号码布——背面贴有薄条形计时芯片,一个布质桶包。纪念T恤和纪念牌在终点发,只有完赛者才有。

号码布上打好四个洞眼,上面不仅印有参赛者的姓名,而且可以选择一个昵称,它的用处咱们等会儿再说。这些都非常人性化——金岸马的第四大优点。

走出领物处时,还要过一道关:验芯片和发别针。这一步骤也非常重要,可算第五个优点。上半年中国一些马拉松赛事因为使用了劣质芯片,导致选手在辛苦跑完全程之后,才惊觉自己居然没有成绩!想想那种欲哭无泪感吧。

赶回酒店、吃完早餐后,我们按事前计划,租车自驾前往位于黄金海岸以南88公里的著名景点拜伦湾观光。晚上返回黄金海岸,吃了一顿12.95澳元的牛排套餐,为第二天的大战储备能量,最后还车、回房。



因为酒店早餐6点半才开始,跑全马来不及吃,便向总台预订两份打包的早餐。比赛日一早拿上来一看,吃的东西少得可怜:两片饼干、一小包坚果、一盒橙汁和一盒切成小块的果肉,只能再补充一些自备食品。



金岸马为参赛选手提供免费的大巴接送,车辆很多,亲友也可以坐——人性化优点再加一分。



抵达起点区后,笔者照例先上厕所。每排流动厕所前只有一列队伍;哪间有人出来,排最前面的人就第一个进去,保证绝对的公平。厕所里都有卷筒纸。

上完厕所、涂好防晒霜,笔者进入B出发区。这是金岸马的第七大优点:出发区按选手的最好成绩排列,印在号码布上;所有选手都遵守规定,没人往前面乱挤,所以各个出发区都站得很宽松,不像在中国马拉松起点那样人贴人。

按实力分区并严格执行的好处是,跑慢的不会妨碍跑快的,你不需要在人丛中不停穿插。你周围的人都以相近的速度向前跑。从空中看,想必像一条流淌有序的河川。

今天该怎么跑?赛前笔者有点两难:这是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而且赛道平坦,理应争取刷新个人纪录——去年11月在杭州创下的3小时38分。

不过,难得出国跑一趟,又是以美景著称的金岸马,似乎应当多拍些照片,留下记忆。此外,这两天发现澳洲虽然处在冬季,但上午九、十点后阳光强烈,而笔者跑马最怕的就是高温和烈日。

最后决定两相妥协:右手握着相机,适当边跑边拍;目标就定345好了——对于后半程经常大掉速、迄今仅有一次跑进4小时的笔者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

正好有一只系绿气球的330兔子(领跑员,330指3小时30分)站在笔者前面。向他打听策略,他说会全程匀速。旁边一女选手(戴空顶帽者)说想跟他跑;这是她的第一个全马,她的半程PB是130(高手了),朋友建议她首马瞄准330。



7点20分,金岸马准时发枪——第八大优点:没有耽误开赛的领导讲话。澳洲官员的虚荣心显然没有中国的强,他们更守时、讲信用。

金岸马的全程路线和其他项目不一样,先朝南,再折返向北,跑另一个折返;终点区也在起点附近。

过了5公里,笔者在第一个补给点停下喝水,意外听到有人喊“Go, run4fun!”run4fun意为“跑着玩”,是笔者选择印在号码布上的别名。沿途观众看清了,会喊出来为你加油——赛事人性化的又一体现。

金岸马赛道上,总共有十来个小乐队为选手打气助兴,虽然少的仅有两三人。很多观众全家出动,笔者一路上和无数小朋友击掌;击掌后大人会对你说:“谢谢!”

由于外国选手中日本人最多——逾800人,不仅日语成为赛事的第二官方语言,一路上不时还有日本人啦啦队在高喊“Ganbare!”

金岸马虽然没有大坡,但小起伏不少。中途要跑过当地最有名的路段“冲浪者天堂”,这里的蓝海白沙、棕榈树和红顶小楼令人赏心悦目。



金岸马的一些路段似曾相识:通往“冲浪者天堂”的路段有点像同样离大海不远的厦马大学路和民族路,那座大桥也有点像演武大桥,也出现在30公里不到,只是长度短很多。

跑到十公里左右,笔者感觉双腿不是很有力,因此一直不敢提速;不过阳光没有想象的强烈。1小时跑到大约12公里处时,迎面跑来已经折返的高手,除了黑人之外还有不少日本人(他们最后夺得男子季军和女子冠亚军)。

此役笔者首次尝试不久前学会的提高成绩办法(http://hongli.baijia.baidu.com/article/19071 ),有意识地增加补给:开跑前吃一个士力架,16公里多折返后再吃一个,半程吃一个能量胶,26公里吃第三个士力架,32公里吃第二个能量胶;补水站大多都走路或停下来喝,等于一路跑跑停停,所以始终没有硬撑着跑的感觉,效果似乎更好。

32公里时折回起点,开始跑北折返。在此时到40公里之间,笔者有几次心里都有点想走路,但想起自己总结的“宁慢勿走”,还是克制住了。这是自去年上马当430兔子之后,第二次除补给外全程未走,仅32公里因吃胶、补给配速超过6分。

剩下最后三四公里时,系345红气球的女兔子从笔者身边超过。终点快到了,夹道观赛观众越来越多,加油声不绝于耳。最后一个左转经过一个人行天桥,上面挂着“距终点250米”的横幅,令人精神一振。最后1公里笔者全力冲刺,反超345兔子。



过终点后是补给区,有水、香蕉和切片橙子。最后是领完赛奖牌和完赛T恤的几道拱门(按T恤尺码区分),不用排队,没有混乱。终点区地面上很干净,不像多数中国马拉松终点那样垃圾遍地。



领完奖牌和完赛衫,笔者径直前往终点区的信息亭,那里有几台笔记本让你查询比赛成绩。选手和亲友也可以自己登录官网查询,上面有选手在比赛中的实时进展——跑过哪几个计时点(每5公里1个),亲友可以据此赴不同地点加油和提供补给。比赛数据齐全、及时,是金岸马的第九大优点。

而中国马拉松比赛虽然都提供芯片,有些如郑开和2013年之前的北马却只提供枪声成绩,即从开赛时间算起。如此不近人情,难怪选手都争相往前挤,否则站在后面的太吃亏。

金岸马为选手提供了你能想象到的几乎所有参赛数据:各项目参加人数,完赛人数,男女冠军成绩,选手平均成绩(全马4:17:42,半马2:05:10,10K 1:02:57);选手的赛会成绩、芯片成绩和相应配速,总名次和性别、年龄名次及百分率,每5K分段时间、配速和名次,前后半程用时及配速。

这些数据对选手总结参赛经验、提高将来成绩非常重要。按理说,只要有计时芯片,这些都不难做到,但中国的马拉松比赛却没一个肯这样做,最多只肯提供分段时间。

笔者最终以3:44:03的净成绩完赛,超过赛前预期。赛会成绩是3:44:50,平均配速5:19,赛会总/性别/年龄名次分别为1312/1072/150。



从各分段名次上看,从30公里以后一直在超人。前半程用时1:49:26,后半程1:54:36,后半仅掉速5分钟——个人表现最好的一次(杭马掉了12分钟)。对此结果非常满意。

之所以满意,还因为两大预定目标都如愿完成。据笔者沿途观察折返赛道上的对面选手,在跑得更快的选手中,似乎没有边跑边拍照的:)

金岸马的第十大优点是空气清新。这从照片上碧蓝的天空可见一斑,可能也是不少中国选手都创造个人最好或次好成绩的一大原因:你的心肺功能无形中增强了。

当然,这个优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层面上的,正如赛事安排的出发点是为方便选手和观众,还是为当官的争面子一样。体制决定了官员的权力源,决定了他们必须优先考虑讨好谁——是握有选票的民众,还是决定自己仕途的上司,这应该也是中澳马拉松差异的最大根源。

公平地说,金岸马也有少数白璧微瑕,例如笔者感觉公里牌似乎不够齐全;16公里和37公里两个折返处没有计时地毯,可能让想抄近路者有机可趁。不过,在澳大利亚这样重诚信的国家,大概没人会这样做。



讯源:澳洲头条,百家(洪立)

分享请点右上,再选

关注请点击标题下的 澳洲通,再选择 关注

澳洲通微信号au-news)提供汇率、优惠查询及邮包追踪等服务,可发送H至我们显示有关详情(需关注后)。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