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坐在高考考场里的中国孩子是幸运的,印度高考吞噬无数年轻人

2017年06月07日 TIMEZONE



本文授权转载自:剑龙出印度记

公众号IDseeindia


作者/ 胡剑龙

前调查记者,目前在印度班加罗尔

发现我们不了解的印度


2001年夏天,我参加高考。但在过去十六年,生活或工作压力大时,我都会做一场和高考有关的梦。


通常是数学考试,卡在一道题上,考试结束的电铃催命般响起。醒来惊魂未定,有时手心还汗涔涔。高考成了我的宿命,一辈子都难以摆脱的阴影。而且,我和不少朋友聊到高考时,他们和我一样,都做过情节相似的梦。


我参加高考那会,以为只有中国学生才被虐得这么狠。长点见识后,发现东亚地区的孩子,韩国的,台湾的,甚至日本,在高考这件事上,命运大致平等。


不过,我来印度后才发现,和印度孩子相比,今天坐在中国考场里的孩子值得庆幸。印度高考的残酷,不在于我们听说过的,印度理工录取率比麻省理工还低。而在于,印度年轻人的自杀率居高举世界前列,考试失败是最重要诱因之一。这成了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先了解下印度高考。


中国高考生走入考场前一周,也就是5月底,印度高考成绩公布。今年状元是一位德里姑娘雅卡娜·郭琶乐(Raksha Gopal ),她得分99.6%(满分当然是100%)。


榜眼是来自昌迪加尔的布米·萨万特(Bhumi Sawant),比德里姑娘低了0.02%分;探花阿蒂亚·简恩,也只比前一名低0.02%。


和中国媒体一样,印度人对状元也非常狂热。成绩一公布,雅卡娜·郭琶乐家里就挤满了来采访的记者。姑娘落落大方,说打算去读学政治学。


2017年印度高考状元雅卡娜·郭琶乐在接受媒体采访


也许你会好奇,什么?印度也和我们一样,张榜公布考试成绩。是的。印度人对考试成绩和排名同样非常热衷。


至少在2005年左右,中国不少地方开始尝试立法,禁止学校公布成绩排名。在中国,媒体会打探到各省状元,但考试研究院不会主动大肆公布。


在印度,这依然司空见惯。印度高考状元就是由国家考试委员会正式公布。不仅仅高考,甚至公务员考试,印度人也对排名趋之若鹜。


今年,公务员考试的状元是南迪妮(Nandini)。上周放榜时,印度大大小小的媒体都在头版报道了新科“状元”。


南迪妮第四次参加印度公务员考试,这次排名榜首,印度大大小小的媒体都报道了这位状元。

印度人对考试排名的狂热,和中国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印度高考和中国大致相同。有两种考试类型:

印度初等教育认证(简称ICSE, Indian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印度初等教育国家认证(简称CBSE, Central Board of Secondary Education)


家长可以自由选择,绝大多数高校都认可这两类成绩。这两种考试,差异其实不大,考试课程基本相似。就好比,一个广东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语数外+综合或者语数外+X。


差异最大的是,CBSE更侧重理科科目,更适合打算读理工科的学生。在印度,报考工程、技术或者医学的考生,必须参加另外的考试。此外,印度的高考每年有两次。


CBSE成绩公布,印度学生在查看



每年,参加印度理工入学考试的考生差不多50万人,但是录取人数维持在1万人左右,录取率2%。这让印度理工成为世界上最难考的学校,超过哈佛和麻省理工。

(2012年,哈佛录取率5.9%,MIT和斯坦福分别为8.9%和6.63%。)

而且,媒体对考试成绩排名的渲染,必然也会增加考生的压力。



印度理工孟买分校,入学率只有哈佛的三分之一



印度考试如此热衷工程专业,和就业前景有关。


印度理工的毕业生,如果去外企就业,起薪就达8000人民币。而其他专业学生,只有两千多。


可以理解,不少父母逼着孩子去读工程专业。即便考上印度理工,学生一刻也不能放松,巨大压力给学生造成严重心里困扰。阿米尔·汗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就揭露了印度工程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


电影中乔伊在接到退学通知后,无颜面对父母,在宿舍选择自尽。

墙上留有遗言:我退出。


15岁至29岁的的印度年轻人,其自杀率居全世界前列。

2013年,每十万人中,就有30到40人自杀,占到所有自杀人群的三分之一。



15岁至29岁的年轻人,自杀率在印度最高,这本该是他们挥洒青春的年纪。


考试失败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高考失败。仅2013年,就有2471人因考试失败而自杀。


2013年的统计,考试失败是自杀的第8大原因。



2016年,印度记者报道了一个偏远小镇科塔令人伤心欲绝的故事。过去五年,小镇共有57名学生自杀。这位记者分析,喘不过气的课堂学习和课外补习班,巨大的考试压力,夺走了这些年轻人。


和中国一样,高考升学和出国,正催生出巨大的产业空间。根据谷歌和KPMG最新发布的报告,到2021年,印度在线教育产业规模将达到133亿人民币,比现在翻三倍。


在科塔镇,一头牛在吃垃圾。它背后,是一块高考培训机构的广告牌。

这个镇,在过去五年,共有57名学生自杀,学习和考试的超常压力压垮了这些年轻人。


现在,每1小时,就有1名印度学生自杀。印度政府并未投入足够资源,来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


毫无疑问,印度教育的成绩让全世界为之侧目,培养了出了谷歌总裁、微软总裁等世界级的人才,他们都是印度理工的毕业生。


但是,让更多的学生快乐生活,拯救更多学生的生命,这样的努力,比培养出一个个享誉世界的名字,更值得尊敬。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后台输入 | 前面关键词阅读:

代写枪手 | 是的,我就是代写枪手——揭秘代写产业链

难民难民天堂与被利用的善良——这世界,谁欠谁的?

摩洛哥 | 在摩洛哥遭遇多番调戏,我为什么还敢一个人出去玩

南美 | 黑帮、巨蝮、寨卡、枪战,比电影还惊险的南美生活!


本文责编 | 鬲虫



另一种可能性

An Alternative Is Possible

前调查记者胡剑龙的个人微信公号

在班加罗尔,报道印度创业企业和在印中国公司



以上是TIMEZONE【Guan点】栏目

 我有一个观点,可以撬动世界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长按关注TIMEZONE,发现留学大世界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微信公众号剑龙出印度记(ID:seeindiaTIMEZONE已获得授权,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平台。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