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读了四年传媒,我眼中的美国电视业是这样的

原创 2016年09月20日 TIMEZONE


上世纪20年代,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一直毁誉参半,众说纷纭。有人赞它传播知识,提供娱乐,是智慧魔盒;也有人说其麻醉思想,软化意志,是白痴小箱。虽然褒贬不一,但是将近一个世纪来,它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发展却是有目共睹。

它就是电视。从三大球赛到影视节目,从滚动新闻到名人访谈,从传教布道到电视直销,美国的电视业作为大众传媒的社会地位举足轻重。


诚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所处的世界,每天社会生活千变万化,人类历史前所未有地高速发展,各种信息思潮如洪流奔腾,让人目不暇接,无从选择。电视机内外的世界,就是一个打开的窗口,从中可以窥见美国社会的真实面貌。



美国电视全透视




目前,美国共有6家大型的公共电视台:CBS、ABC、NBC、Fox、CW五家商业性的电视网和唯一的一家非商业性的公共机构PBS。这六家公共电视台每家都拥有为数众多的附属电视台,其中传统的CBS、ABC、NBC三家,每家都拥有200家左右的附属电视台。这些公共电视台,只要电视机有根天线就能收视,覆盖了美国90%以上的地区。


此外是包括USA、AMC、TNT、HBO、FX、starz 、showtime等在内大量的有线电视台,节目的传输则需要铺设大量的线路,靠同轴光缆来传输信号,播放节目。

承载这些电视节目的,是美国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主要包括Comcast、时代华纳、Cox Enterprise、Charter Communications 等。这些运营商,把公共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的节目打包组合成不同的产品,以付费套餐的方式出售给电视观众,大致上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穷人套餐,每月20美元租金,包括前文所述的六大台和大约20个左右有线电视频道。第二种是大部分美国家庭选择的巨无霸套餐,每月租金70美元,包括六大台和大约70个左右有线电视频道。第三种是度身订制的豪华套餐,收费以选择的频道节目而定,内容除了巨无霸套餐之外,还可以选择starz 、showtime以及成人频道的节目。



普罗大众的能量场



我一直认为,美国社会稳定,除了沃尔玛那样以廉价商品令平民百姓衣食无忧,功不可没之外,影视作品和体育赛事同样就是美国人精神层面的牛奶面包。毫无疑问,电视绝对是提供精神食粮的有功之臣。在大都市之外,那些人口从几万到几十万的小镇,大多数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家乡的美国家庭,几十年来正是靠着电视这个窗口,满足了信息和娱乐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电视就是普罗大众的能量场。正如穷人的衣食大多依赖沃尔玛和Audi那样的超市,而富人则更多地选择有机食品专卖店,品牌服装商店。电视节目也是同样分类供给,依据的尺度就是收费的多少。

美国幅员辽阔,除了大城市之外,几乎整个国家就是个超级大农村。

美国人喜欢各种形式的PARTY,从啤酒烧烤到舞会聚餐,从观片看球到节日团圆,电视都是其中重要的成员和话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一周七天,每天24小时滚动播出的新闻,依旧是电视中关注度较高的内容;碰到超级碗那样的球赛实况转播,整个街道都会沉寂下来,而电视机前的看球趴体却是人声鼎沸;一到总统竞选电视辩论,商场电视机前都是驻足观望的美国民众,乐呵呵地看国家队当众撕逼;各家电视台轮番上阵的美剧故事,更是粉丝一片,杀人无敌。


美国人以自我为中心,大多数人思维简单,淳朴,对外部社会并不怎么关心。从传播学来说,人只有在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形下,才会关注其他内容。

而对国际事务的漠然仿佛就是美国人的文化传统。他们习惯于按部就班地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似乎美国就是世界,世界就是美国。美国电视的晚间新闻报道中,本地和美国国内新闻占据了4/5左右的篇幅。

新闻之外,美国的电视台都在收视率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下打转。电视节目被按照观众的兴趣和关注度分为不同的频道,ESPN体育频道以直播美国的三大球比赛著称,历史频道的纪录片则以人文故事见长,迪斯尼频道的节目深受儿童的欢迎,MTV则是著名的音乐电视频道。此外主打的是各家电视台推出的电视剧和真人秀,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而正是由于内容上的纷繁复杂,所以有些节目,并不针对所有观众。尤其是前文所述的豪华套餐中的内容。这些不插播广告,大尺度的电视剧和真人秀,充斥其间的是大量啪啪啪的内容。

美国家长也不用捂住孩子的眼睛,一般这类节目都是在晚间和深夜播放,被称为“late late show” ,内容加密播出,限制儿童观看。不过这些爱情动作片的女主角绝大多数是硅胶制品,你就死了看真人秀的心吧。



多媒体融合的实验场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美国电视也在遭遇观众外流的冲击。观众的年龄和收视率呈反比,越是年轻的观众越不看电视。

对于那些在魔兽世界、部落冲突和刺客信条等各种主题游戏电玩里久经考验,早已成为老练的游击队员的小孩来说,再光怪陆离的世界也早已平淡无奇。从脸书,油管到推特,各种社交媒体风起云涌,现实世界一旦发生各种冲突和变数,社交媒体都会抢先一步直接播出。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个个都是编辑。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必然带来传播媒介的改朝换代。从VR体验到机器人写作,从我们熟知的WECHAT等“自媒体”到结合传统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元老与新兴技术的“融媒体”,越来越多的传播方式,正在改写人类社会的传播史。

无论是线上线下的互动,数字新闻的创新,还是新兴电视节目的诞生,电视正在成为多媒体融合的实验场。

里约奥运会上,NBC与脸书和推特合作,努力扩大新用户群体,这种跨媒体跨平台的合作,目标直接对准下一代的消费群体,以直播和VR输送的技术手段,实现多媒体的融合发展。


而早在它之前,作为拥有欧洲版、亚洲版、拉美版和美国版四大板块的专业新闻巨头CNN国际台早已经通过16颗卫星和不计其数的有线电视网络向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节目。去年,CNN又开始启用无人机从事新闻采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电视媒体必然会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美式政治的角斗场



新闻界向来被称为无冕之王,它独立于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之外,享有第四势力的威望。电视尤其是美式政治的晴雨表。在美国的重大政治事件中,电视从来就是重要的舆论工具。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体现美式民主的重头戏:总统竞选。


在各种利益集团的操纵下,美国电视为吸引观众眼球,追求收视率,早就丧失了作为社会公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丢弃了新闻品质的追求。新闻政治化,政治娱乐化成为常态,选举成为一场充满黑色幽默的人间喜剧。

据统计,在对总统候选人的新闻报道中,电视媒体中涉及政治主张、竞选纲领的内容仅占一成左右,而大量的篇幅,则是双方竞选策略的追踪报道。在这种情形之下,宣传自我,打击对手成为竞选者的第一要务。制造丑闻,人身攻击,充分运用故事性和娱乐化的手法,谎言,诋毁,抹黑,无所不用其极。


而对电视业来说,总统竞选的商业利益和橄榄球比赛并无两样。电视广告是总统竞选中最大的开销,因此也成为电视台盈利的重要经济来源。

竞选人会向各种利益集团募集政治捐款,而一旦当选他就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通过制定政策回馈利益集团。这种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早就被美国社会的有识之士嗤之以鼻:通往白宫之路是金钱筑就,政治立场和新闻操守根本不堪一击。

在资本主义的世界里,唯有经济价值,商业利益才是永恒的真理。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自人类有史以来变革最为剧烈的时代。科技分分秒秒的进步,一个小时可能抵得上历史数十年的演化。从内容到形式,美国电视业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这是技术革命的产物。

以电视为代表的传播业翻天覆地的巨变也许就在眼前。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时区签约作者 | MAX

中国和世界历史货币,

维多利亚时代殖民史,业余九段研究者

冰淇淋鉴赏家,LES MIZ粉丝


@版权声明:本文由时区公众号TIMEZONE(ID: timezoner)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请在时区后台留言“转载”获得授权,对违法使用本内容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TIMEZONE,留学生原创平台,欢迎坐标在世界各地的你。


想看Guan点栏目怎么看世界?后台输入关键词阅读:

援手 | 墨尔本街头最热情的埋伏:我伸出一只心有芥蒂的援手

游行 | 在美国参加抗议游行是怎样一种体验

空巢 | 你去留学了,父母寂寞吗

抑郁症 | 留学路上的那只黑狗——抑郁症

中餐馆 | 去美国上学,没想到被中餐馆上了,还一上十年

港漂 | 想做港漂不容易,我也是好人家的孩子



   这是时区的Guan点栏目

无论你有什么道理歪理,只要能自圆其说,尽管砸稿过来。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