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新东方师训讲堂(ID:xdf_sxjt)
作者有话说: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从来没有留过学,但是他们比我还国际化。也有人从来没有迈出国门,但是依然没有中国根。培养一个有中国心的世界公民,还是取决于看世界的方式方法。”
如今回头看自己的成长经历,我饶有趣味地发现,居然是无意识下的“中西合璧”。
我的父母都是学英文的,小时候由于父亲工作的缘故,到过很多不同的国家,接触不同的文化,但作为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虽然说一口外语,但怀揣着一颗地道的中国心。所以他们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启蒙我的阅读兴趣,逐步培养我的中文能力。
作为一个英语老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外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母语的基础,否则犹如空中楼阁。所以直到今天我仍然用阅读的方式和传统文化对话,这是我一生都不会舍弃的功课,否则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但是少年时代的我,可没有意识到自己这颗“中国心”。那时候,我喜欢吃西餐,追美剧,看好莱坞大片,没事捧本英文小说读一读,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如果有人说18岁的我“崇洋媚外”,这毫不夸张。
然而,在我20岁那年,到英国留学,第一次走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的不一样的建筑,不一样的风景,甚至路上偶尔走过的行人也是不同的肤色,这些不一样让我真正感觉到自己置身异国他乡。
帆海者不知山,驾陆地者不知水。从留学开始,我才发现自己很中国。那时的留学生很少下馆子,每天都拿冰冷的三明治和巨大的汉堡包果腹,总觉得自己没真正吃饱。有一次,我站在中餐馆门口闻到呛鼻的油烟味儿,居然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内心熊熊燃起对家乡菜、对中国的惦念。那一刻,我非常清晰地确定了一点——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国。
当时,留学生说爱国还显得蛮土的。但我在国外越久,越觉得自己有一颗中国心。
毕业以后,我在英国顺利地找到了工作。那时候能留在国外不容易,许多人都很羡慕我。但是干了一段时间以后,我毅然决然地回国教英文。当时内心也有点忐忑,担心自己放弃了宝贵的机会,丢掉了“国际范”,根本不确定这是不是正确的选择。幸运的是,今天我能自豪地说:一路走来,这边风景独好。
我想用过来人的身份和大家分享的感悟就是: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性,实现自我也不止一条路可以走,选择你想要的、成为你想成为的,一定能收获你期待收获的。留学生越来越多,英文好的人比比皆是,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既不是“海归”的身份可以保证的,也不是“海外”的地标可以决定的。
在新东方工作的这些年,教过的学生有十几万,讲座影响到的人就更多了。
二十七岁那年起,我作为《梦想之旅》唯一的女教师,走遍大江南北给大学生和中学生做讲座,每场少则三千人,多则上万人。我一直主讲英语学习及人生规划,教得学生多数是准备出国的。身边不少朋友也主动找我讨论关于孩子留学的问题:什么时候留学合适?去什么国家好?学成以后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
以前我是从自己的经历出发,站在老师的角度给出各种建议,但当我有了孩子以后,当我以妈妈的身份开始认真思考Steven的教育时,当我结合自己家庭的特点、和孩子一起规划未来时,我对如何培养一名有“中国心”的世界公民有了更深的思考。
工作的缘故,我经常会去世界各地的名校出差,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等,每次回来总是带点学校的纪念品。不能免俗的是,和大多数中国父母一样,从小我们会给孩子各种暗示,树立了孩子上名校的志愿。
| 哈佛大学安能堡厅外观 | 周成刚/摄 |
Steven从小就想要去哈佛大学读书,那是他小小幼儿时代的宏大人生目标。其实他只是听大人们说在哈佛上学的都是“牛娃”,他那时候都没有去过美国呢,可见家长和家庭的影响力,对于孩子是巨大的。
5岁那年,Steven第一次去了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在牛津大学的博物馆里,有位老教授问:“长大以后你想不想来这里上学?”Steven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来,我要去美国,我要去哈佛。”后来Steven在聊天中突然表现出对英国大学、尤其是对牛津大学的向往。他尝试地问我:“妈妈,我以后到牛津上本科吧。美国比较危险,我读研究生再去吧。”这样的试探,突然让我非常自责,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我把自己的名校梦想强加到了孩子的身上,给孩子无形中造成了压力。
从想去美国哈佛大学读书到想去英国牛津大学读书,孩子的想法总在变化。我们作为家长,不应该用自己的选择桎梏孩子的未来,应该和孩子不断地讨论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带孩子去看看梦想的学校,陪他慢慢了解,不急着做决定,直到找到最适合的。
如今,我和孩子一起参加各个学校的开放日,读不同学校的介绍,了解著名校友的故事,上学校的网站浏览、咨询,然后坐下来一起讨论。这本身就是带着孩子探索、学习的过程。现在的Steven,对于以后去哪里读书比较开放,希望一路走一路选,他的变化其实也是我的变化。这一路,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 哈佛大学魔法餐厅 | 周成刚/摄 |
Steven第一次出国旅行是3岁,5岁去英国第一次读夏校,7岁开始寒暑假去新西兰插班上学。有一次我和朋友聚会,当场的三个中国孩子有三种成长背景——在北京顶尖小学就读的孩子,在伦敦顶尖小学求学的孩子,还有在两种文化下切换的Steven。
那时我才惊喜地发现,Steven和其他两个孩子都能交流地很顺利,成为很好的伙伴。
在北京上学的孩子英文也特别好,假期也经常出国旅行,在伦敦上学的孩子中文也很流利,经常回国“寻根”。但孩子们之间的顺畅交流,仅有流利的语言是不够的,他们玩得东西一样、关注的东西一样,思考问题的方式类似的时候,才会特别有共同语言。
那次聚会,Steven国际化的优势特别明显,他自如地和北京、伦敦两地的小朋友聊起不同的话题,在中英双语间自由切换,这一切对他来说非常自然、毫不吃力。身为家长,我很自豪。身为老师,我想起经常告诉学生的一句话:“不要刻意去学习语言,最好能去体验和感受不同的文化,从而习得的语言才是最自然的。”
Steven在两种文化里的生活与学习,让他不是以“客人”的角度来观察外面的世界、试图理解不同的文化,而是必须以“主人”的心态去真正的投入,去切身地体验和真诚地感知。在国内,当我们模拟某种文化、某种氛围,孩子能在第一时间感觉到“这是在演习”,但是当我们真正下定决心,让孩子们有机会浸润在另一种文化中,让他们学会在陌生的文化中生存和融入,对他们才是真的锻炼。
越小适应越快,孩子们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坚强。
所以我们决定让Steven小学毕业后出国念书,希望他能成长为可以和世界对话的中国孩子。
在国内读完小学的意义不仅仅是流利地说中文、写汉字、阅读中文书,更多的是给他一颗“中国心”,培养他对中国的情感,对传统文化的共情和对中华价值观念的认同,引导他理解中国人的处事哲学。小学六年级足够让他对自己祖国的文化产生敬畏之心,有基本的语文基础,扎下中国根。可能他像我一样,年少时不懂得这其中深意,但是某一天会彻底领悟: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
不少海外的朋友心中都有深深的遗憾,因为他们的孩子中文说得磕磕巴巴,更谈不上写中国字,孩子对中国的文化更是完全没有兴趣。这样孩子可能很“西化”,但是一点也不“国际化”。
西方的确有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但我始终认为亚洲的教育,尤其是中国教育有着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独特风格,虽然我们的教育有功利的一面,但也有超越的一面,比如老师把知识点一遍遍交给学生,要求学生不断地复习背诵,使之成为终身不忘的记忆。这种深受孔子“学而时习之”思想影响的教学方式,是卓有成效的,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
《虎妈战歌》在美国掀起了洋人学习亚洲人育儿的风潮就是一个例子。中国的基础教育非常扎实,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搭建;西方的教育更注重全人教育,关注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作为家长,我希望融合中西方教育的精髓,中学之前以中国为主,打好基础;中学以后,以西方教育为主,培养创新和批评的思维。没有基础的想象和创造就无从谈起嘛。
留学越早越好,但是越早留学需要家长做好准备、有更多的投入。这里的投入不是指金钱,而是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在不同文化的切换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根基。孩子越小、内心越不成熟,在多文化环境中成长就越需要有一个稳固的文化基点,那么家长肯定要把家庭打造成孩子的文化避风港,帮助他/她在百变中寻到最确定的不变。
最后我还想和大家分享的一点是,我身边有不少朋友从来没有留过学,但是他们比我还国际化。也有人从来没有迈出国门,但是依然没有中国根。
所以,国际公民并不是一定要出国留学,有中国根也不一定要留在国内。培养一个有中国心的世界公民,还是取决于看世界的方式方法。让我们一起带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孩子一起走向世界,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大,并且不要忘记自己的家。
为了让更多的中国家庭能够亲身了解真正的国际化教育,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国际化的教育,新东方前途出国推出了“Under Seven”——新西兰亲子微留学服务,仅需一次旅行的费用便可让孩子入读新西兰顶尖小学接受真正的国际化教育,让孩子的成长兼具广度和深度。除此之外,在亲子微留学中,前途出国也为陪伴孩子的家长提供学习和旅行的机会,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探索彼此无限可能。
开启探索:
想在假期带孩子体验真正的国际化教育
快来猛戳下方二维码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新东方师训讲堂(ID:xdf_sxjt),专业的教育行业资讯报道,与数十万教师共成长。转载已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