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免费订阅「澳洲头条」 ↑
16岁时,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中国的一种生活,很神奇。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第一次签发针对个人的外国旅游签证。我听到这个消息就睡不着觉,我要学习摄影,我要学习中文,我要拍中国改革开放,他们在叫我,我应该去。所以我来中国了。我没有后悔这个梦。
——法国摄影师阎雷
────────────
阎雷摄影作品赏
────────────
▲1986,北京,三里屯
我八十年代到中国,中国对外国人还很封闭,外国人在这里没有自由,甚至不能和中国人交朋友。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我对中国的了解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爱这个文化,对这里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1988,大同至北京的硬座车厢
我试着同时“在里面”,也“在外面”,亲近被拍摄对象,但也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
▲1986,北京,天安门广场
我觉得中国人很喜欢笑,不过这几年有些变化,大家太急着赚钱了,压力大,不那么爱笑了,很讨厌的。
▲1988,广东,深圳
每个摄影师都有一种视角。我对拍摄亲人没有兴趣,偶尔倒是会给小女儿拍两张照片,但我从没有妻子的照片、母亲的照片。我的兴趣更多的在于记录时代。
▲1985,北京,北京站
我一直以来是想要从世界美好的一面中学习。我很讨厌那些刻意去捕捉苦难、拍黑暗面的记者,我也不喜欢批评性摄影。
▲1985,北京,天安门广场
捕捉“美丽故事”这种认知世界的视角也让我和世界之间的互动形成一种美好的、积极的关系,让我感到开心。
▲1985,北京,长安街
我喜欢把拍照片比作抓蝴蝶。我小的时候非常喜欢抓蝴蝶,也收集过很多蝴蝶标本。抓拍一张照片跟捉一只蝴蝶差不多,时间非常短暂,每只蝴蝶都有自己一个特别美的故事,就像每张照片一样。
▲1987,北京,前门
当我处于“狂躁”的状态时,脑子里的想法会聚集,特别多,创造力也非常旺盛。我很多非常好的专题都是在生病最严重的时候拍出来的。
▲1986,上海
16岁时候对世界充满了未知,对历史和政治也完全不了解,不太感兴趣,只是下决心想要活出一番不同的样子。当时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装着全世界最大人口的地方开始对我开放了,所以我觉得我必须要去。
阎雷(Yann Layma),1962年生,法国著名人文地理摄影师。1984年,他获准自由进出巴黎爱丽舍宫,为当时的总统密特朗拍摄了一年政坛生活,成为法国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摄影师。1985年,他还曾借机进入朝鲜,成为第一个进入朝鲜拍摄的西方摄影师。1985年,阎雷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首次来到中国,30年来共拍摄了60多个关于中国的摄影报道,长年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供稿,一共出版了4本关于中国的著作。他的大型摄影集《中国》于2004年在全世界6个国家同步发行,印量达几十万册,这也使他成为在西方影响最大的中国题材摄影师。
近期热点新闻回顾,请回复标题前数字进行查看:
100:《【欠揍】“不吃中国人做的汉堡”澳洲男子汉堡店内狂飙种族言论遭路人痛扁!!》
101:《中澳空气质量对比:有图有真相!太震撼了!【组图】》
102:《你敢来吗?悉尼海滩裸泳狂欢》
103:《惨!悉尼华人头牌援交女神遭同胞割喉,凶手疑为包夜嫖客!华人援交圈浮出水面(图)》
104:《2015·3月悉尼活动大汇总》
105: 《澳洲财长怒了!中国富豪3900万澳元悉尼豪宅违规!必须立即出售!》
106: 《Hopeless海报挂到悉尼市中心!澳洲史上最弱总理遭吐槽》
107: 《8张图告诉你悉尼和墨尔本有什么不同》
108: 《中国一个羊年,全世界应为媒体已经疯了!你们究竟是那种羊!!!》
109: 《你真的不了解这个星球!来看看涨姿势的大数据》
110: 《还能不能好好看书啦!澳洲大学图书馆频出自拍色情视频》
微信用户如何查阅及分享 |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腾讯微博 点击右上角→复制链接,可发送到电脑上查看 |
如何订阅澳洲头条微信 |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澳洲头条 添加朋友→搜号码:ozheadline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共账号→添加关注 |
喜欢此文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