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锤!剑桥承认中国高考成绩,过来人:光凭成绩真进不去……

原创 2019年04月03日 发现澳大利亚





近日,剑桥大学承认中国高考成绩的新闻刷爆网络。


一些主流媒体也跟风报道,言下之意只要高考成绩达到本省的0.1%,就可以读剑桥了。



网友经过计算分析,发现读剑桥的比例比上北大清华高多了。


一些网友遗憾自己生不逢时,错过了入读名校的机会。


这都是真的吗?




01

成绩不是全部


对于中国媒体的解读让当事一方的剑桥大学也一头雾水。3月25日,校方通过官网解释,这根本是一则旧闻,但公众对入学标准的解读明显有断章取义之嫌。


24日,剑桥大学校长斯蒂芬·图普也就接受中国高考成绩作出回应:“我们之所以接受高考的结果,是因为我们希望使用尽可能多的信息来衡量剑桥大学的申请者,但高考的结果并不是唯一的参考指标。”


我们来看看其他的参考标准还有什么:


  • 密切关注学生的单科成绩,也会关注会考成绩。但会考并不受到剑桥大学的承认。


  • 参加奥数及SAT考试且成绩优异者优先。


  • 英语成绩必须达标。


校方给出了以下几种英语考试的达标范围。中国考生熟悉的雅思和托福都做出了明确要求。


雅思必须达到平均7.5,单门至少4个7的成绩。


托福成绩则需要达到总分110,单项至少25分的成绩。


这个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很高的英语要求,其实只是名校申请的前提而已。



看到这里,你或许明白了,其实高考成绩只是一个其中一个参考指标而已,意味着你有资格报考了。


而北大清华,可是光看卷面成绩的……



你满足报考资格后,申请时需要提交:


  • 成绩单


  • 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说说为什么要报考剑桥,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


  • 学校给你写的推荐信(Reference Letter)


满足上述所有条件,基本上意味着你有了名校的报考资格。然而,世界名校的大门不一定这就为你敞开了,因为你还要面临最严峻的面试关。




02

面试才是重头戏


在英国,剑桥牛津都要求绝大多数学生参加面试。面试,这才是真正考验华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地方。


因为进入顶尖大学学习后,很多时候都是要与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而这其中就需要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应试教育下成长的中国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往往有所欠缺。


从2017年剑桥大学公布的录取数据来看,中国大陆一共有702人申请剑桥,120人获得录取;中国香港一共有548人申请剑桥,91人获得录取,成功率分别是17.1%和16.6%。可见,无数人都死在了面试环节上。




总的来说,面试官会考察考生是否有他们所选专业的学术知识。



考生需要向面试官展示自己对于这门学术的热情和学习的意愿。



考官还会现场出题,并期待考生能与考官进行具有挑战性的讨论。



在解题的过程中,考生把他们的思路写出来并且不断地尝试阐述自己的想法很重要。如果考生不仅能给出答案,还能给出相关的信息就更好了。



BBC曾经报道过这些学校都面试些什么内容。


面试往往根据学校专业不同会有不同的内容,有时候会严谨一点,有时候也会随机考察学生的应变和独立思考能力。


一位牛津大学的现代语言学生就说他面试时,主考官只是向他提了一个与科目无关的单词,让他“借字发挥”,抒发己见。还好他语言能力和强,顺利过关,最后进入牛津大学Hertfort College读德国语言文学专业。


而另一位学生在剑桥大学申请的是数学系,面试长达三个多小时。但是,在此期间就没有什么奇怪问题,只是源源不绝的有关数学的题目。


往届成功通过面试的学生和考官总结了面试经验,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 宽度:回答问题时,如果你熟悉题材,首先最好是来一个宏观评论。这样你可以显示你对题材的认识。


  • 深度:只广不深,不能显示考生的潜质和能力,因此,你必须能够就主题做深入的分析,表达己见。这样,考官有机会评估你日后在学科中的钻研能力。


  • 点出你自己的思维和辩论里面的问题:这样做一般不会被认为是显示你的弱点,反而可以显示你能够快速对讨论做分析、反应。


  • 你必须懂得如何做完美的、强而有力的总结,而且最好能够以“警句”结束自己的申辩。


剑桥大学的考官认为,在解题的过程中,考生把他们的思路写出来并且不断地尝试阐述自己的想法很重要!如果不仅能给出答案,还能给出相关的信息就更棒了。


去年红遍网络,来自牛津大学辩论社的Cecilia曾经在节目中回忆了自己如何考上牛津地理系的经历。



Cecilia成绩非常优秀,她曾就读于英国利兹的一所中学。她当时所在的学校很难有学生能真正考入牛津、剑桥这样的顶级学府。


为了帮助Cecilia面试,她所在的学校派出老师给她做了7次全方位的面试培训,连校长都腾出一小时时间对她进行专业辅导。


但是在面试刚开始时,她还是慌了。


她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题目就是阐述下面这三幅图的涵义。她看到题目后,完全没有方向。


图1



图2


图3


所以当面试开始还不到10分钟,面试官就跟她说了停下。由于Cecilia选择了地理学专业,所以面试官希望她以一个地理家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突然的中场停止,Cecilia顿时觉得没希望了,肯定是自己的表现出了问题。


Cecilia临窗而坐,看到镜子里的慌乱的自己。她跟自己说一定要镇定冷静。



重新整理好思路的Cecilia最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她觉得这三幅图是mind map,也就是人脑海里的路线(心智图)。


这代表了三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


家庭背景最好的孩子对世界有对好的了解,可以给出不同地区明确的地理概念。


而贫穷孩子从没去过这个地方,对世界的认知却是茫然的一个个点。





03

新西兰学霸的剑桥之路


中国高考制度给许多勤学苦读的学子造就了改写人生的机会。毕竟成绩是通过中国顶尖高校的唯一门槛。


然而对于世界顶级学府来说,成绩只是必选项。全面的个人素质都将在面试这一环节上尽显无疑。


Andrew Tang 是去年新西兰总理奖学金(新西兰最高学术奖学金)的获得者,他不仅被剑桥大学录取,还拿到了哈佛大学的offer。



虽然他感兴趣的科目是经济学,选取了这门学科作为他的主攻方向。但中学时代,他的优秀体现在了各方面。


他从小数理化成绩出众,对生物有着极大的热情,曾在Youtube上开设Dr Tang频道,凭借科学视频项目获得新西兰青年奖。他还曾获得2016年度Sir Paul Callaghan Eureka!奖和伦敦国际青年科学论坛新西兰皇家学会奖学金。



此外,Andrew还曾代表Scots College参加新西兰国家级辩论赛。


多学科学术背景扎实,口才过硬,这让Andrew不仅通过面试环节轻松获得名校的垂青,而拿到Girdlers' Scholarship提供的20万纽币的奖学金。


而2019年的新西兰顶级奖学金(Premier Awards)同样被一名叫Andrew的华裔学生捧走,他就是IB成绩满分的Andrew Chen。他拿到的是牛津大学的offer。



这位Andrew曾两次获得统计学全国第一名,三次代表新西兰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IMO)并获铜牌,代表新西兰出席世界青年科学论坛(LYSF)。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个辩论高手,曾获得奥克兰中学生辩论赛十佳辩手。中学期间,他在辩论方面付出了很多时间练习,投入无数心血。但这过程,不但训练了他的口头表达能力,也锻炼了思辨能力。


通过新西兰这两个最优秀华裔学生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相比海外学生,中国内地学生在成绩方面可能完全不输,甚至更加优异。但反观综合能力,他们和海外长期注重个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比起来,就有了明显的弱势。


比如辩论,这不仅仅是为了某次比赛突击完成的项目。而是加入辩论俱乐部,通过长年累月的训练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这对学生来说,在紧张的学业之余要花费如此大的精力来常规准备辩题,无疑是非常大的挑战。


在紧张的高中阶段还要兼顾各种爱好训练,也许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会觉得浪费时间。但当对一个学生的考核突破了成绩层面后,一种教育体系的优劣就逐渐体现出来了。


顶尖高校的门槛是很高,面试是很难,但它更大程度说明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优秀的教育,没有捷径可走,靠刷题是不可能刷进剑桥的


- End -


推荐文章(点击可阅读)

中国终止与45所澳洲学校的合作!连“八大”也中枪

“2019护照含金量”榜单,澳洲再进前十!附签证攻略

扎心了!澳洲生活的5个真相

《妻子的浪漫旅行》开播后,澳洲的这个地方火了!

考拉竟然是世界上最蠢的动物?知道真相后,我哭了.....

据说会玩的人,来澳洲都玩这些项目......

澳洲新版“父母担保签证”4月正式生效!最多可住10年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