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端午节的记忆 估计还是停留在小时候, 每到端午节就有新衣穿, 有粽子吃,用艾草水沐浴。 老一辈的会用五色线给孩子织结长网袋装熟蛋。
莆田民间流传着有关端午节的这样的顺口溜:“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龙船。”(也有的乡村也有说成是“初一艾,初二糕,初三螺,初四粽,初五爬龙船。总之,大同小异。)
在莆田民间,一直有这么一个风俗。那就是端午节第一天要吃糕。希望六月早稻有个好的收成,也寓意着大家日子越过越好。
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动手包粽子,有甜的,有咸的,根据自己口味调料。
莆田为沿海地区,特产麦螺,因此被封为节日佳品。曾流传过这样一句美话:“五月初三吸食麦螺,会增长脖子,医治短脖病。”
初四清早,各户在门、窗框上插艾草,以示避邪,还在大厅中张贴“钟馗”像,除鬼孽、保平安。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看似最没劲的插艾草习俗,其实大有来历。
端午节处于立夏与小暑之间,是个热季过渡的特殊之日。莆仙民间传说,夏禹治水时,毒虫被水浸四起,百姓纷纷起来清除,并称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因此自古家家户户便在门框两边插上艾草和菖蒲,驱邪避毒。
龙舟竞赛已然成为一项水上体育运动,只有水乡才有此项活动。(端午节赛龙舟的民间传说一是借划龙舟追赶拯救投江的屈原,二是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肉身。后来,竞渡之习不断盛行开来,如今,演变为一种民间水上健身竞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