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驱车前往Daylesford小镇的路上,就已经对修道院画廊(Convent Gallery)充满了期待。这座被誉为“最美画廊”的建筑坐落在Wombat Hill Botanical Gardens山腰上,因为它的历史和文化,每年都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往。
这次我们将拜访画廊的主人Tina Banitska女士,想要了解这座画廊和她的故事。
被植物和花朵包围着的修道院画廊,与这座小镇一样,宁静地沐浴在阳光下。还没等我们开口提问,她的创始人Tina Banitska女士——一位充满活力的金发女人,便开始给我们娓娓道来她童年的故事。
童年让她懂得了什么是艺术
出生在希腊的Tina于幼时移民澳洲。她的母亲是一位农妇,她的童年生活始于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因为母亲常年挤着牛奶,做着农活,曾经到访于Tina家的朋友,笑话她是穷人家的孩子,这常常让年幼的Tina感到难过。直到15岁那年,Tina和母亲一起去了国家画廊参观,发现了一片非洲艺术家的作品,那些原始的语言和东西,充满着灵性。
那个时候,Tina忽然想通了什么,她发现原来妈妈每天做的农活也是艺术,妈妈煮的菜也是艺术,她兴奋地搂住了妈妈的脖子说:“哦妈妈,你也是个艺术家呢!”原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无论你出生如何,或者有着怎样的信仰。
Tina说,在她买下这座修道院时,向银行借了一百五十万澳币的贷款,并有长达五年的高达18.5%的利率。在历经了两年多的装修和一再推迟开业后,画廊有惊无险地在银行要收回抵押的日子开门迎宾了。为此Tina卖掉了自己珍藏多年的私人物品,来持续还贷和改造画廊。
是何种魄力让这位女士有勇气一直走在这条路上?原因是多重的。最重要的两点,我想是环境的影响和她自身对艺术的热爱。
Tina告诉我,小时候的贫瘠并没有让她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四五岁时母亲握着她的手,问她愿意用1先令买些蔬菜还是买面包?这件事情令她印象深刻。她明白金钱只是一种选择,一种工具,但它不能阻止你前行,而你只需要明白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作为画廊的创始人,Tina自己在艺术上的造诣也颇深。她在墨尔本大学修完美术的学士学位,随后进入RMIT成为一名学习雕塑的研究生。1970年,她成为了Ballarat的一名艺术顾问。1981年,她成立了陶艺馆CreswickSpringmount Pottery。
到目前为止,Tina已经拥有了6家画廊。但与此同时,她依旧扶持和服务着他人。过去的几年里,已经有上百名年轻的艺术家在Tina的帮助和引荐下完成了自己的艺术作品。
采访中,Tina的一段话也让我印象深刻,她说:
“我想分享,我想付出并且接纳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离开这个世界后都是一样的,而在当下,我希望所有人能在画廊感受到美好。这也是为什么我告诉所有的工作人员,尽可能的好好服务任何一位访客。”
画廊的前世今生
修道院画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那时候这里是一个淘金专员的私人住宅,被称作布莱米城堡(BlameyCastle)。天主教会在19世纪80年代买下了这幢建筑。1892年,这里变成了女修道院和寄宿学校,经过几次扩建后,在建筑里添加了教堂、客厅、宿舍和音乐室,可以说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圣十字的宁静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在达尔文大爆炸和在悉尼发现潜水艇之后,墨尔本的居民开始恐慌,纷纷把孩子送到乡下避难。
老修道院的宏伟虽然实至名归,但缺乏从内到外的维修。20世纪70年代,人们决定让修女搬去住在更好的地方,直到1988年,这座修道院被完全荒废。Tina就是在70年代末的一天偶尔驱车来到这座小镇时,看到了这个建筑,内心就已经设想出,未来这里会是一座澳洲最伟大的画廊。虽然在改造它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挫折,但是Tina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执着和坚持。
现如今这座画廊已经比当初扩大了两倍。有着古朴又现代的装潢,收藏着世界各地不同流派艺术家的作品。拥有了画廊之外的咖啡厅,博物馆,花园和多功能厅。这里被看做是艺术的殿堂,婚礼的梦想举行地,多功能活动会所,更是一个游客胜地——每年都可以吸引20万人前来欣赏。这座拥有者100多年历史的修道院,己经是一座艺术、文化和历史交融的历史地标。
我问Tina,是否有感兴趣的中国艺术家,她说,目前画廊已经有过和中国艺术家的合作,并且她对中国的艺术和访客一直有着极大的兴趣。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中国游客拜访过这座画廊,这里的文化和艺术都吸引着他们。
Daylesford小镇拥有着天然的温泉,美味有机的食物和绝美的大自然风光,加之艺术的融合,这里已经成为一个适宜居住和旅行的圈子。
未完待续
编辑/王菲 文/Mokie
BQ澳洲Mokie编辑
公众号:BQ澳洲
《BQ 澳洲》投放于高档餐馆、私人会所、美容院、各大星级酒店、写字楼、书报店等,周末中文学校等都是《BQ 澳洲》展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