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海归求职,梦想与面包你真的准备好承接了吗?| 就是专业

原创 2016年09月18日 TIMEZONE


后台有读艺术类的粉丝留言,说不知道归国就业前景如何,该如何准备,很迷茫,时区小编们今天马上请来懂行人士现身说法哈。


谈及艺术留学,人们也许会最先想到文艺复兴的兴起之地欧洲,随处可见画师、卖艺人的身影,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空气中浓郁的艺术气息吸引了大批的学生来此圣地求学艺术。而在大西洋的另一端美国,艺术则是另一番风景,前卫新潮,注重实际应用,甚至引领世界潮流。

当艺术海归们学有所成,寻找可以养活自己的面包,很多人内心里一定有过迷惘和不知所措。 


我想先给你们一颗信心丸,艺术海归的优势可谓相当明显。

就现阶段而言,西方依旧占艺术界领军地位,国际上知名的画廊、双年展、大奖赛的所属地依旧在西方。虽然我们国家大力发展文艺事业,但国内的艺术市场还在起步阶段,很多方面并不完善和成熟,所以具备国际视野和先进知识技能的海归们便成为了国内艺术行业里的急需人才。

其次,艺术无国界,随着外资艺术机构在国内的进驻,各种国际间艺术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艺术海归们无疑是一座链接国内外的桥梁。

艺术专业的学生并不一定要从事纯创作,艺术管理、艺术金融、艺术留学咨询等行业的兴起使得市场对于艺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


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天花板的彩绘会不时更换

或许在外人眼里,艺术行业从业者的标签是“特立独行”“天马行空”“光鲜高薪”,好像随便画几根线条的作品就可以被拍出天价,在身上涂点颜料坐在地上静默几分钟就可以躺着赚钱,从此一辈子吃喝不愁,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作为一位商科背景有志从事艺术行业并已有4个月美国高校艺术馆兼职加上3个月国内某知名美术馆实习经验的姑娘,只想说一句Too young, too naive.

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天花板的巨大装饰

我的同事们工作状态是这样的——

周末经常加班(美术馆教育部活动策划),组织各种艺术讲座和工作坊,从前期的头脑风暴到送走观众后的场地清理一条龙,回家直接葛优瘫;

搜集各种资料,寻找可以合作的项目或者有创意的活动,不断学习把握行业动态;

布展界没有性别之分,我(美国高校艺术馆兼职)搬运过很多画框非常重的画,用锤子把整面墙都钉上可以挂画的墙钉,测量各种尺寸太过集中注意力眼睛各种抗议;

策展人不停开会改方案,和艺术家深入沟通,揣摩创作理念和呈现效果; 

摄像哥哥一站就是几小时,拍摄完还要进行后期制作;

设计部姐姐身兼重任,加班,加班,加班,她们的设计是观众对一个新展览或者活动的第一印象。


如果你认为小兵做的都是琐碎的事情,所以才特别忙碌,那么请看我们的外国Boss大人的日常——

他的桌边一直都会有杯咖啡,伴随着他出席大会小会早会例会国际会议学术会议上,各种艺术讲座大型展览和论坛,他还在高校课堂里客座传道受业解惑,以及参与很多我并不知道的活动。

谁说老外工作生活分得很开?他忙到快把办公室当成了家。


做一个展览或者活动,背后是一张充满了细节的网,需要创造力、执行力和领导力,还需要耐心、细心和恒心。

创作一幅作品,当你在美术馆画廊拍卖行表演中心剧院里见到它们的时候,每一滴颜料,每一个动作,每一帧画面,都融合了日积月累的千锤百炼和耐得住的寂寞。

其实在任何的行业里想要出类拔萃,就一定会经过一段艰苦的历练。艺术行业看上去非常光鲜,但同时其繁忙疲累程度不亚于金融、咨询和IT。

所以,在踏入艺术行业之前,请先问问自己的内心,我真的喜欢艺术吗?我真的可以在各种琐事面前依旧坚定做艺术的心吗?


如果看到这里,你依旧想要在艺术行业里闯出一片天,那么希望下面结合了我个人和小伙伴求职经验以及入职体会后的Tips可以帮你们在艺术行业的求职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拿到心仪的offer。

1. 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或者创作理念是求职的第一步。

这个方向或者理念可能会随着环境和时间不短调整变化,但是每一次求职前都要想清楚当下你想要做什么,你之后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

纯创作方向的可以成立个人工作室,申请驻留艺术家,和画廊签约,参加各种比赛展览增加知名度,或者任教创作两不误。

或许每个选择创作方向的人刚起步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当自己心中所想和市场需求发生矛盾时,应该如何抉择?答案是根据你自己的定位和目标,以赚钱为目的还是以艺术梦想为目的。

公共艺术和教育方向的可以在美术馆、博物馆以及艺术教育中心从事相关工作。

艺评人要注重各领域知识的积累,钻研文字和艺术史,积极投稿;

艺术理论研究方向的学生最好博士及以上学位,可以进入高校以及研究所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如果还对金融感兴趣,可以从事艺术品投资、艺术金融方向的工作,这类复合型人才也是当前艺术行业非常紧缺的;



2. 学会利用各种校园求职招聘会、求职平台、社交媒体和人脉。

在这个招聘信息早已不是简单通过墙上的招聘广告传播的年代,获取招聘求职信息的途经变得更加多元,建议大家不要局限于某一平台或者网站,而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把握各种机会。

除了传统的校园招聘会等之外,艺术行业的学长学姐等前辈也许拥有你意想不到的经验和资源,或许他们就在你最爱的品牌里做着设计,在你渴望企及的画廊里办过个展,如果他们可以作为你求职推荐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他们的过来人求职经验也会更有针对性地助你求职。



3.彼此多些尊重,非诚勿浪费表情

 求职不要盲目,职业选择本就是双向的,对于不详细注明工作内容和要求的,学会“任性地”拒绝,因为连招聘信息都写不全的公司都不太负责,一般也不会重视人才。

我之前在豆瓣上看过一家外资画廊招聘实习生,对方看了我的简历后给予面试机会,但当我再次发邮件询问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要求后对方杳无音讯。

所以,即使是海投简历也建议大家辨别好适合自己同时也有一定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的岗位,否则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4. 比简历更重要的是作品集

艺术行业(创作、评论、策展等方向)无论是求学还是求职,作品集一直是第一位的,甚至在很多好机会面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毕业院校可以不出名,但是对待作品集要有工匠精神,精益求精。


5. 外语比你想象地更加重要

学会甚至精通一门外语不仅仅让你更好地学习别国先进的艺术理念,把握艺术趋势,也会获得很多国际交流、驻留、合作的机会。

我在实习期间用英语工作的时间甚过中文。许多从业者还掌握了法语、意大利语等艺术大国里使用的主流语言。


6. 那些决定你被录取的细节你都注意到了吗?

在第4点我有强调过作品集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作品集明明做得完美无缺却最终没有获得录取,除了理念可能并不符合你所投项目的宗旨这个理由外,更多的是败在细节上,细节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态度。

邮件标题、求职信、作品集格式是否可以播放出来、图片是否清晰、字体大小、作品双语描述、有无错别字、个人网站链接是否有问题等细节都具有蝴蝶效应。

我曾经帮助过我们总监整理驻留艺术家申请邮件,很多申请人不知将简历和作品放进一个文件夹压缩,而是一个个地添加附件,还有很多人的文件命名都不明确。

要知道,如果你遇见的是一个非常繁忙或者缺乏耐心的总监,看到一长串附件链接或者作品名称写不清楚而要点进去看一眼再手动修改的申请人,也许连他的作品都不会看一眼就直接把邮件删除。



7. 订阅相关行业杂志,了解艺术趋势变化以及好的项目。

例如Artsy Magazine, Arts in America等。艺术行业的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不断学习才是王道。

艺术是一个需要积累和些许天赋的行业,你可能会想着你人生中的第一幅正式作品就会受大家青睐,有知名画廊签约,在国际大赛上得大奖,设计的物品大卖,一夜成名……

但请记住,比仰望星空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只有注重平时打磨,才能在好机会来敲门的时候不盲目,不慌张。

祝愿每一位艺术行业里的你们,都能心想事成。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时区作者 | 暖夏

生于盛夏

想要做个给人温暖的姑娘

永远走在有趣和寻找有趣的路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时区公众号TIMEZONE(ID: timezoner)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请在后台留言“转载”获得授权,对违法使用本内容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TIMEZONE,留学生原创平台,欢迎坐标在世界各地的你。




你也是在想找工作这事儿的留学汪吗 

后台输入关键词阅读

托马斯 毕业回国 新思路 美国求职



你所读的专业,或许和这篇文章千差万别

欢迎来稿分享你的学习体验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