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旁观、形同路人,甚至互相投毒,同胞为何自相残杀?

原创 2016年11月22日 TIMEZONE



这是几件发生时间都不长的新闻。它们看似没有联系,却是海外华裔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不久前的一则报道,澳洲留学生被异族暴打,而同胞袖手旁观。无独有偶,美国纽约法拉盛发生过一起华裔女生被外族奸杀的案例,同样没有人挺身而出施以援手。

而随着川普正式当选美国总统,华裔选民又莫名其妙地成为异族打压的群体,最近大量的类似新闻着实令人振聋发聩。


在美国,种族主义是一项非常严重的指控。如果说外族的歧视是对全体中国人的侮辱,那么当同胞被异族伤害的时候,国人的那种冷血旁观,合起来就是一把扎向华裔的匕首两刃。

1930年代,美国记者斯诺在中国采访,日寇入侵,饿殍遍地。当时他曾经向国民政府反映过灾民的痛苦生活,而当时的政府官员的回答是:我的同胞太多了。

这是一种浸入骨子里的冷漠。我在美国十年时间耳濡目染,从亲身经历到道听途说,关于华裔的各种说辞,无论如何都不是令人愉快的话题。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是什么使得我们说着同样的语言却心隔遥远,形同路人?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我所在的社区是当地颇有人气的韩国移民集聚地,甚至有专门的韩语基督教会。

曾有一户新移民来的韩国家庭,一家四口仅靠丈夫在大学的微薄薪水度日。教会于是出面,各韩国家庭凑出一笔钱,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帮助他太太开了一家杂货铺,本地亚洲学生很多,加上韩国人都会去购物,很快生意兴隆。

我从老板娘那里得知,许多韩国社区都靠这样的办法,帮助新来的移民家庭落地生根。

同是亚裔移民,中国社区就没有这种氛围。许多早期移民遍尝生活艰辛,对新来的华裔移民家庭往往有着扭曲的态度。

如果遇到的是土豪富户,官家后代,他们心里满是羡慕嫉妒恨。“仇富”两个字是明明白白写在脸上的:我们靠自己双手打拼天下,好不容易在美国站稳脚跟。你们一来就坐享现成,不仅经济条件优渥,而且昂首挺胸,目中无人。


碰到经济条件不怎么样的则冷眼旁观:老子过去吃了那么多的苦,凭什么你就应该享福啊?因此,他们往往一言不发幸灾乐祸地看着新人踩坑摔跤,还美其名曰:交学费,学成长。

而新来的移民在数次这样的经历之后,更加鄙视那些苦大仇深煎熬一辈子的老移民。从此以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我曾经在一家中餐馆打工。店东夫妻都是东北人,后来得知原来他们也是这家店的打工者,靠省吃俭用攒下钱来,从年老退休的前任手里盘下了这家店。


从他们的言谈中我知道他们当年打工所受的屈辱和伤害,辛酸和眼泪。丈夫甚至在打工的时候摔坏了腿,语言不通,经济拮据,最终留下的后遗症使他瘸了腿。

也许就是那样的经历使得他们的心灵同样留下了残疾。他同样没有善待店里雇佣的中国同胞,从留学生,偷渡客到嫁给白老肥秃拿绿卡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奴隶一旦翻身成为奴隶主就会变本加厉地把恶毒倾泄在后来者身上。

中餐馆就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不断成长,虽然遍布全美,却一样殊途同归,每一个新移民心里都是说不尽的酸楚和苦涩。


阶层有差别 重利轻公义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奥巴马时代,曾经大力主推移民改革。从墨西哥瓜地马拉等拉美移民到印度菲律宾等亚裔后代,都曾经走上街头为自己争取权益。华裔也不例外。


我至今记得店里的打工同胞也曾热血沸腾地要加入其中,只有中国老板一边拿牙签剔着嘴巴里的食物残屑,一边慢条斯理地说到:阿牛啊,你干嘛去呢?白白损失一天工钱不是?让他们去闹好啦,事成了你就跟着沾点光,警察的棍子手铐你吃得消吗?听我的,你才不会吃亏。

这样的心态和作为,正是许多华裔的典型。精明,利己而不见公义。凡事只从自己出发考虑,冷血而实际。

中餐馆里华裔的作为很难归结为他们文化和道德水准的低下,而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作为同样令人心寒,社会阶层的差异并没有使他们在道德上有更高的觉悟。

几年前,加州的拉美裔议员提出了一项议案,内容是为保证大学里各族裔学生数量的均衡,要使得更多的拉美裔学生入学,因此降低拉美裔学生的录取分数线。

此举当然招到了同为少数族裔的抵制和抗争。但匪夷所思的是,竟然有三位华裔议员投了赞成票。这种胳膊肘向外的行为除了招致“吃里扒外”的痛斥之外,同样被异族耻笑。华人选区的议员不能代表属地选民的意愿,华人世界的散沙一盘由此可见一斑。


即使是在美国人的公司里,情况也未必好到哪里去。我毕业的时候,曾经找过一位在美国公司工作的前辈。说起他公司里的华裔同事,除了点头招呼一下之外,几乎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原因很简单,在同一家公司就职,相同的中国文化背景,一旦有升职加薪之类的利益冲突发生,矛盾肯定在所难免。

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有一群美国朋友,却惟独不会和同胞发生关联。他给我的忠告是,即使进了一家美国人公司,也要远离你的同胞。因为大家知根知底,互相投毒的事情已经太多太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裔。如果你在一家美国公司见到一个印度人,那这家公司会有很多印度裔职员。他们会互相推荐,互相帮助,工作中用印度方言沟通以避开外人,他们在公司里抱成一团,形成利益一致的团体。

硅谷公司里的印度裔移民多得令人吃惊。还记得谍影重重第五部里那个社交媒体大亨吗?一个印度裔美国人。这绝不是电影。如果你有机会进入那些掌握着世界先进技术的美国公司,你会发现他们的数量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人性有善恶 劣根成隐痛


如今,海外华裔族群正在往社会各个阶层分流。即使在美国的华裔之中,也是各种人群集聚,利益不同,自然不相为谋。加州那样大多数以餐馆业为生的华裔都是草根阶层,希拉里的粉丝。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硅谷里的码农一族,大学出身,靠自己的拼搏在美国立足生根,跻身华裔中产之后,他们自然反对把自己的税赋用于改善非法移民的社会福利,川普于是就成为他们投票时的不二选择。


如果追根溯源,从早期飘洋过海来金山淘金的华人,到贯穿美国东西的大铁路枕木下的华人冤魂,从排华法案吃尽苦头的中国移民到二战以后的友邦一族,吃苦耐劳白手起家的老一代移民和近年来国内功成身退的新一代移民,留学生群体里宝马香车的X二代和靠父母省吃俭用跻身海外的莘莘学子等等……

这么多不同的人群构成了海外华裔的社会阶层,尽管时代不同,身份背景各异,尽管中华文化有的是优秀传承,却不能因此否认各种自私,利己,精明,冷漠,仿佛已经成为贴在华裔脸上撕不掉的标签。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社会跌宕起伏,剧烈动荡使得人性里最阴暗丑陋的积淀沉渣泛起,然后成为一种社会雾霾传播。

柏杨当年愤怒地责骂丑陋的中国人,时至今日,国民劣根性仍旧像种族基因一样在遗传。这种民族的悲哀非几代人的努力能消弭。

人人但求自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最终伤害的却是海外华裔的自身利益。正因为短视,所以“小我”之心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伤害,在海外华裔的灵魂深处隐隐作痛。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



时区签约作者 | MAX

中国和世界历史货币,

维多利亚时代殖民史,业余九段研究者

冰淇淋鉴赏家,LES MIZ粉丝



想看Guan点栏目怎么看世界?后台输入关键词阅读:

阅读 | 在欧洲,传说中的全民阅读是怎样一种氛围?

留学无用 | 我现在这么棒,还不是被留学逼的!

跳楼 | 加班,性骚扰,人身攻击,日本职场潜规则才是东大美女跳楼的真正原因

合租 | 你的Ta在国外跟异性合租,你懵逼了没?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由时区公众号TIMEZONE(ID: timezoner)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请在时区后台留言“转载”获得授权,对违法使用本内容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TIMEZONE,留学生原创平台,欢迎坐标在世界各地的你。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