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 攻略 | 攒钱胜地Roadhouse 不止有荒凉(上)
(仍用BV简称我曾工作过的那家roadhouse)
▌0
为了写这(上下)两篇攻略,我头一回把一年半以前申请roadhouse前后的日记翻出来读,这才发现原来当时决定去roadhouse工作,还是经历了一些挣扎的,并没有印象中那样平顺。虽然当时已经发出许多封申请信,但其实心里并没有当真以为自己会去地图上某个孤零零的点roadhouse工作。那时我只是将它作为当其他所有办法都碰壁时候的下下策。毕竟在找工作这事儿上,永远不嫌后路留得多。
那是2018年6月,在即将二签再度入境澳洲之时,我刚刚计算出二签之后将在塔州读书两年所需的经费(学费本身是2万+),对于二签入境后能否找到工作还一片未知。把心理预期降得很低很低,我也并没奢望能够在开学前的半年多攒出全部学费,实在不行就学签之后继续打工继续攒。
已经回到凯恩斯的我,虽然已经约定好了和BV roadhouse的电话面试,但心里期盼着的是老东家船公司的HR回信。往年七八月就已是凯恩斯旺季,已经6月了,眼瞅着就该旺起来了,可是却一点儿信儿都盼不来。刚从国内回澳,骤然多出来这每周两百刀的开销简直是笔巨款,这不是离攒学费越来越远了么。一种熟悉的焦虑好像要升上来,我开始有点儿后悔没在国内多待一阵再来。
作为一篇roadhouse攻略,前面这些“非干货”的絮叨,其实也挺有必要。因为去偏僻的roadhouse工作,也没个搭伴儿的朋友,再怎么美化,还是有点儿像“自我流放”。每个人的利弊考量都不同,对于我来说,假如不是毫无进账的焦虑和上学带来的经济压力,我大概也不会把去roadhouse工作的机会当宝藏。至于之后6个月在roadhouse的体验,也确实因为遇到一些奇妙的人儿而时不时地显出宝藏。回头想想那6个月,那些闪光的记忆点像延时摄影似的一浓缩,好像真成了一段儿传奇体验。但实在想想,闪光也是和平淡对比之下才凸显出来,绝大部分时间仍然是重复性的工作而已。
▌1 电话面试
接上篇停笔的地方。
在海投全网(gumtree)的roadhouse招聘广告之后,回信只收到独苗儿一封。几番邮件往来,该roadhouse经理因爱zhao才bu之dao情ren,答应等我回到澳洲之后对我进行下一步的电话面试。
而我由于上文描述的处境,对这个流放不毛之地(aka荒野淘金)的机会倍加珍惜。
毕竟声称是电话面试,所以我自然把它当做面试准备,以为老板会盘问我些问题。把自己简历怎么写的翻出来看看,然后回顾了一下和老板往来邮件里是怎么描述自己之前工作内容的,当然也稍微构想了一下,怎么推介自己。太久没做过这种事儿,心里忐忑。约定的时间是11:15,手机时间跳到11:15的时候电话还没响,正琢磨这个电话会迟到几分钟的时候,忽然铃声巨响把我惊得跳起来。
不过电话接通之后,那边轻松开朗的二人声音,很快就让我发现这通电话并不是他们想要更多考察我,而是他们向我全面的介绍那边的情况,以便我作出选择。当然,他们也在细微之处考量着我比如我在讲话时的态度和语气——因为最后他们说“听你讲话,我们能感觉到你是一个态度阳光的人,我们很希望你加入我们的团队”。(反正读到这里的你也已经知道我后来去了BV,早早“揭晓”面试结果也无妨)
二位经理(couple)在电话里都说了些什么,让我对BV的概念立体起来(到底能偏远成啥样儿),并且打消了我的一大部分顾虑呢?
▌偏远 “强调几次都不够”
Connie(女经理)和Shane(男经理)多次向我强调那里的偏远程度之甚,一点儿都不试图掩盖,甚至好像要把情况说的比真实的更严峻。以免我因为预期错误,到了那里就想离开,他们还得再招人。确保我清楚自己要跳进去的是个啥“坑”,对大家都好。
电话一开头他们向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首先我们想让你知道我们这里是真的,真的,很,偏,远。向东最近的城镇是500km (Ceduna),向西是700km (Norseman)。12km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镇子,但其实那里什么也没有,那儿的商店卖的东西还没有我们的roadhouse多”。
“我们之前也面试过一些人。他们中有的在投简历的时候完全没了解过我们的地理位置。当我们说到最近的城镇有500km的距离,那边就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你要清楚500km是什么概念哦,也就是说如果你想今天进个城当天往返,那是不可能的。去到塞杜那(Ceduna),再回来是必须要过夜的”。
▌人
前面那些关于偏远的信息我基本自己已经搜索了解到了,有心理准备。并且那似乎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很大的顾虑。只要有一定稳定的手机通讯信号(这个在后面我会问到),不至于与外界完全失联,至少我爸妈还能知道有我这么个姑娘就成。
在这种偏远到与世隔绝的环境,工作环境里的人就更至关重要,因为如果合不来,躲都没处躲。
“我们是一个非常友好相处愉快的15人小团队。大家的工作态度都挺积极向上。如果团队成员之间有一些误会或者矛盾(她用的词是stigma),我们都会及时想办法把它们化解。” >> 澳第二年 | 04 生活在隔绝地方,人好很重要
听到这里,我心就放下了一大截。不仅是他们说的内容,而且他们二人讲话的语气态度让我感觉到挺亲切温暖。他们听上去好像脑袋里没有什么复杂沉重黑暗,就是每天忙忙乎乎开开心心的工作。我都能想象出那画面,有时候遇到困难,可能也是属于那种“阿呦,这有点儿难办… oh well 试试吧,管它呢,大不了就搞砸了呗”的土澳式“心大”。就像之前在旅社和船上,对待工作的严肃认真是一定要有,但严肃不一定表情态度严肃,可能嘴皮子还要开点儿玩笑“那么努力工作干吗”之类的。连经理什么的都会这样打趣儿,越是重要的(可能会有点僵的)事儿越用玩笑把它轻量化。
他们夫妻二人的dynamic也很有爱,丈夫Shane“我觉得吧……虽然我的决定一般都是Connie做的,但是我还是想说……” 可能也不是真的说妻管严,但很可爱。我听着他电话里的声音哪儿想得到这个爱妻狂魔,却是个花臂花腿的gangster模样 >> 旅人 | 前黑帮少年如今成了我的经理
Shane“我们作为roadhouse的老板,老板娘,也算是做这一行里比较年轻的了。Connie才30多”。后来说到老板娘Connie是英国人, 她有时也会需要和大洋彼岸的家人视频通话,她用TELSTRA的4g dongle,这个东西我一直试图在从她的描述里猜究竟是个啥,上网费用好像很贵。
后来我查了查,dongle大概就是USB无线网卡。我也没用过这种东西(大概也是在固网和WIFI时代之间昙花一现),不确定翻译得对不对。
后面还有这么一句: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MiFi devices means USB-style dongles are increasingly rare but you can still buy them.”
那为啥BV经理为啥要装4G dongle这种被时代淘汰了的玩意儿?
去了我就明白了,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4G手机信号在BV可是不存在的,在全BV信号最好的地方我最高纪录也只是看到3G(还是2G,记不清了)。如果在宿舍(信号相对差点儿,但还算有),一般是在0格和1格信号间徘徊。需要用网络发信息的微信、messenger变得十分鸡肋,常常等到见到面儿把话带到了,那信息还没过去呢。
但是用短信相比之下还更可靠一些。当然如果你离BV的建筑再远出去一些,就彻底没信号了。并且如果你用的不是TELSTRA(或其他租用telstra网络的运营商),也是彻底没信号。很多underprepared的旅客来到我们这里,发现竟然这有人烟的地儿咋也没信号!我都会“来,我帮您,您连我的热点吧”,已经几百上千公里没能跟家里人报平安了的顾客,像看雷锋一样的看着我。—— 总之,作为经理,办公以及处理客房预订等等,需要4G(或者趋近于4G)速度时,大概只能用4G dongle,差不多起到一个给乡村通网的作用。
扯远了。除了Connie不是澳洲人,Shane也不是,他是新西兰人。对他们的好感度更高了,我太想念新西兰以及那一年里遇到过的可爱kiwi了!
▌ 网络和日用品
如招聘广告所言,$120一周包所有的住宿和食物。关于这个包餐,让我惊喜的是:是直接可以在on-site(roadhouse本身自带的)餐厅自己随便点的。而不是员工餐做什么,你就必须得吃什么,像一般印象中餐厅服务生工作的包餐那样。之前在网上评价里看到这里的饭菜是一大亮点。
想到我将可以过上不用自己下厨,还能吃饱吃好的生活,开心。(注:去BV后的体验补充是,食物方面的待遇确实和客人一样,但一来客人习惯西方食物,二来他们也不顿顿吃一个固定菜单上的食物,所以作为中国胃最好还是带上些泡面老干妈,可以缓缓塞满了奶制品、炸食和甜食的胃)
住宿是一个单人间(而非多人宿舍),一张床,一个桌子,一个冰箱。卫生状况只能希望还ok,旧或简陋都没有关系。目前能够了解到的唯一不方便之处就是洗澡需要出自己的房间走一段户外的距离到公共卫生间。在冬天应该还是有些不便的。尤其他们说早晚大概只有4°的样子。
不好意思请忽视jio丫子
我只有这一张房间照片了
关于on-site的商店里有卖什么日用品,我需要带多少。他们回答意思好像是洗漱日用品之类是有卖的,但是选择少,“所以如果你有自己用的比较习惯的,建议你还是自己带足”。“或者,如果你实在需要一些我们这里没有卖的东西,你也可以在网上pharmacy买,是可以寄送到这里的。虽然送货一周只有两次。”
▌ 工作
当然这是最主要的部分,因为绝大部分醒着的时间都会在工作。Shane 说“这其实也是个好事儿,你也知道,在这里下了班你也没有什么太多事情做。所以一周工作六天,其实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生活平衡。”
与我有关的有三种班(shift):
① 早餐厨师:5:30 - 13:30
② all-rounder 早班:6am~2pm
③ all-rounder晚班:2pm~10pm
②③中间有半小时休息(无薪)
① 他们好像没有提到中间休息,难道是没有么。(后来真正做了早餐厨师后发现它是无法有固定休息时间的, 只能看什么时候order没有那么多了,才能抽空休一下。其实我这个小厨师相比于主厨和副厨还更好一些,能保证我半小时休息,因为一般我在厨房班时前台都有经理Shane,而他在悉尼曾经是在某Top餐厅做过主厨的,所以cover我半小时不在岗的厨房活儿小菜一碟;而主厨副厨基本就只能见缝插针的在smoko出去抽烟歇会儿,合计起来也能把时间休够)
Connie 向我反复确认我是否能够胜任独立完成早餐的工作。“我知道就这个问题我问了你好几次,但这确实是这个职位里面比较有挑战性的部分。因为在商店里收银什么的,基本任何一个人经过一些熟悉的过程,都能做的来。”听他们的描述,需要我独立完成的食物制作,也就是早餐的一些基本食物,比如三明治、muffin、炸制的食物等。当然这些我以前也没做过,但是既然老外都说是基本餐点,他们的烹饪本来就很简单,应该不难学。
除了独立准备从头到尾制备这些食物,接order之余的时间还要给主厨准备一些原料之类的。早餐之后,我需要和主厨Chris或者Frank副厨搭班。我刚开始上岗自然是会有人带我的。大概到全部事情熟悉可以不再有任何问题,是在1个月左右。“当然,这个时间对不同人不同情况长短不一。有的人学的快,或者遇到更多客人奇葩的问题,在更短时间内得以接触到更多方面的操作。”
▌ 时薪
因为他们招聘广告里模糊的说过时薪是casual那种,不低,并且周末有加倍,所以我觉得基本上不会有太大问题。这个问题我在末尾才问到。经理说是$24.5左右(后来发现经理其实少说了3刀,他们俩不管发工资所以并不清楚),周末$34。因为一周六天,所以难免要有一天是在周末,但最多也就一天而已。他们也告诉我,当然会尽量把我的休息日安排在周末,加倍时薪的工作日会优先安排给长期员工。salaried workers 有他俩、assistant manager、bar manager、maintenance guy.
Shane说“就时薪来说当然我们可能不是工资最高的,但因为工时长,而且你在这里真的没有任何花销。我们的员工他们唯一的开销可能最多也就是买点酒喝(他马上补充:当然,他们并没有喝到失控那种地步)所以还是一个很好的存钱机会。”
他粗略地算了一下,一周除去120的食宿开销,能存800刀(后来实际情况是1000+)。“3个月后,你就能存下一万刀离开”。这个数目让我想到——三个月之后,我差不多可以不用国内转钱,就交够第一年的学费了。
▌ 其他
当说到这个工作地点本身是如此偏远,周边客观自然环境当然是没有任何的变化,但每天面对的顾客是来来去去的旅客和卡车司机。也算是很有多样性和流动性了。那种“开客栈”的情怀,不也就如此吗。不过,和开客栈一样的,实际工作起来,诗意奇遇也只是零星罕见,更多时候只是现实的工作。
Shane说 “我们经营这个路屋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可以遇到各路旅客,我和Connie自己以前也非常喜欢旅行,也去过不少地方。几年在澳洲旅行,世界其他地方也去了不少。”对他俩好感又增加了一些。
当我最后说到我会把我今天了解到的信息告知我的家人,让他们知道我去的这个偏远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情况。Shane 又补充到“对了,想让你知道,十几公里外的那个小镇上有一个护士是常住在那里的,还有警察和检疫站。医生一个月会来一次,就是flying doctor。如果真的遇到万不得已的紧急情况,直升机救援也飞得过来,他们能够降落在距离我们仅仅200米的地方。”
Shane说这个地方虽然不能用荒漠(desert)来描述,但是确实很荒。前两天他开车往内陆树林里开了七十公里,一个人都没有见到。就见了3只dingo,一些emu和老鹰。
荒原活物三连(图片来自网络)
注:
# flying doctor: 全称Royal Flying Doctor Service (RFDS). 如字面意思,这些医生是飞着来看病人的。在澳洲,很多偏远地区人居稀疏,没有常驻的医疗人员,只有这些flying doctor定期来访。当然如果有紧急医疗情况比如被毒蛇咬之类,无论你在澳洲的那个偏远一隅,都能在数小时内飞到。(听上去好像活命也难了,但“数小时”是最糟情况。)RFDS的存在至关重要,官网简介里说他们的“候诊室(waiting room)” 有七百多万平方公里,这些地方的居民的健康都仰赖他们。后来我在BV工作时,也参与了BV主办的一个为flying doctor筹款的长跑(走)活动。
(图片来自网络)
▌2 作出选择
电话面试的末尾,经理让我好好考虑考虑再回复他们。
嗯,考虑,如果一切真如经理所描述,攒钱这一项自然是满足并且超出预期。然而一种“too good to be true”的心理让我嘀咕是不是有些钱是不归自己赚的,有的人可以而有的人就不行,也许并没有听上去那么容易。
去问室友的意见,她们都觉得不要去。其中一位不久前穿越西澳南澳经过那个roadhouse,说可能是一路上住的“最不怎么样的”,晚上都是穿着衣服睡的。淋浴是在外面搭的小棚子里,要投币。这让当下在新装潢的房子里住得特舒坦的我更不想去倒两次飞机,最后几百公里还不知怎么解决的去那儿。万一无法适应,沉没成本太大了。而如果留在凯恩斯,有船的班上上船,没船教教雅思,至少还是已知的。更重要的是,凯恩斯不仅有从前的工作,更有“家人”, 这是最难割舍的。
坐老东家船再去一次大堡礁。和 crew family 拍了最后一波温暖的合照。听说我要去roadhouse,大家都给出不同的反应
“超酷诶”
“很恐怖啊一定注意安全”
“你会无聊死的,不过也好,过两天你就会回来找我们了”
“到时候带个卡车司机老公回来”
“这下你可算有时间看书了”
“没有wifi?!如果是我一定活不下去”
“你一个人去?!好勇敢!”
“带足护手霜哟,那儿物资匮乏,我骑长途机车在roadhouse休息,注意到那里的员工皮肤都很干”……
想留凯恩斯,但一转念,在这儿工少钱少我一有闲肯定会焦虑。而在roadhouse,听上去不是很辛苦的工作(做做早餐、店里卖卖东西),只要工时稳定有吃有住就能存钱。在那个没有其他事情做的地方,下班就安心做点儿自己的事儿写写东西什么的。应该也是很心静。能遇上有趣的旅客是额外加分,不能的话,只要工作做起来OK不会很闹心也没事儿。当然最主要的是人,这个从短短电话面试里,我自然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但至少初印象是积极的。
后来在BV,我才听说真的曾经有史上最短“命”员工——来到这里入职的当天看到环境条件,就立刻走掉了。我听着心里觉得未免有些夸张,当然人家有车任性,行动自由。不过,如果去之前听到这样的故事,我大概十有八九是不会去了。对未知环境的想象,大多时候都建立在很有限的风闻片语上,可不这样还能怎样呢?去之前反正是永远无法百分百了解清楚的。
当时日记里并没有写最终是怎样下了决心要去,也并没有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一个 leap of faith 吧,面对这种遥远和未知,不跳一下肯定填不上那个未知的窟窿。
▌3 行前准备
▌ 交通
从凯恩斯到BV,凯恩斯 → 阿德莱德 → 塞杜纳。这两段都是飞机,第二段是小飞机,只有一个空姐管一切的那种小。这是我第一次从客运机场坐这么小的客机,是REX(Regional Express)运营的,登机是跟着阿德莱德机场一位工作人员蜿蜒穿行一直走到停机坪。机舱内走道的左右两排分别是一个和两个座位,飞机上没坐几个人,大概70%空座。但这机票可不便宜,比凯恩斯到阿德的还贵,还要交大几十刀的行李费。
而塞杜纳并不是旅程的终点。从那儿到BV还有500公里,此段只能驱车,没有公共交通。经理原本计划让一位每周到BV送货的卡车司机把我捎过去,本来都准备好和传说中的truckie来一段尬聊,但后来计划有变,将有另一位员工和我同时抵达塞杜纳,而卡车只有一个副驾驶座。于是经理夫妇驱车1000公里往返来塞杜纳接我俩。这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心里想着,可别干两天就走人啦。
▌ 通讯
如《上篇》中所说,在BV只有TELSTRA有信号覆盖,并且此信号也仅仅在店里(这个小平房)还算可用,稍微远离此通讯枢纽一些些,就会变成两格一格零格SOS。
OPTUS信号覆盖:
Vodafone 信号覆盖:
Telstra信号覆盖:
虽然也只是淡淡的一小点,但就是这一点让BV还能和世界保持联络
进村之前赶紧换运营商,之前看到一个每月69刀15GB流量的plan似乎不错,去了telstra门店问了才知那个不是月付无合约的,而是需要12个月合约,而且要申请必须满足澳洲签证还有至少一年零一天的有效期。
最后只能用一个$89/月的。和之前用的$19/月相比真是巨款了。然而,去BV后发现,指望大量data来弥补没有wifi的不足,是做不到的。因为信号之差,我可劲儿用大概也就能用十分之一流量。
再后来,已经是我离开BV之后了,我才知道租用TELSTRA网络的二级运营商比如BOOST,信号覆盖完全相同,但价格便宜很多。比如我现在使用的$150/12个月,包含80GB流量以及无限量短信通话(包括打国内)。
在BV,用传统的打电话发短信相对于微信之类,是更可靠的联络方式。越原始的方式在这里越可靠。
▌ 其他
好奇和难免的担心让我四处搜寻BV的信息,想看看除了BV官网上那些图片之外的样子。在YouTube上还真找到了一个游客上传的航拍视频——
你看到那个小小的蓝色长方形了吗?那是游泳池,这配置方圆几百公里应该是独一份儿了。
图中那个最大的建筑就是shop了,前面就是Eyre Highway,贯穿这一千多公里的唯一一条公路。shop后面那小房子就是经理二人的家,Connie后来对我说他们的家和我们员工宿舍比起来简直就是豪宅(mansion),“在我们上任之前的那对儿经理口碑很糟糕,看来是把精力都花在‘建豪宅’上了”。后来我们在欢送Connie and Shane离职的时候第一次进入了这间神秘的建筑。确实是整个BV最现代的房间了,新的浅色瓷砖!橱柜!浴室镜柜!其实在城市这应该算是最基本甚至简陋的装潢了,但在这儿却是极好的。这橱柜也是才装上不久的,此前经理们的厨房台面也是在牛奶箱上架个板儿。
Roadhouse几乎就是沙漠绿洲一样的存在,出现得突然结束得也很突然——
向远离公路的方向,就是一望无际的bush。
▌4 抵达
在这架噪音格外轰鸣的小飞机上看孤零零的空姐一枚忙忙活活,感觉起飞没多久就降落了。这里是塞杜纳,一个没有woolworths / coles / commbank 的小镇。
塞杜纳机场
和经理碰面时才发现,刚刚机上几个乘客中的一个就是我未来的同事(后来才发现我在阿德莱德机场候机的这张照片里有她)。经理带着我们去镇上chemist和一个类似于wws的小超市foodlands,买点儿必需品,这是去BV前最后的购物机会了。
我在出发前就已经在chemist warehouse 上下了订单,买了一些洗漱用品。小镇chemist卖10多块的木瓜膏,Connie告诉我他们roadhouse要卖30多块。“所以日用品最好自己囤够哦”。
Connie 和 Shane 也有一阵儿没有进城了,确认过我们不介意后,在镇上一家咖啡馆坐下来吃了一顿早餐。我记得好像是类似 acai bowl 之类的东西,Connie吃着感叹上一餐这样的早餐是多久以前了。
Connie and Shane 非常贴心的沿路尽量让我们多看风景,或者在驶入毫无风景的荒、长、直公路时播报一下。路过head of the bight(此bight即 The Great Australian Bight 大澳洲湾)这个观鲸景点时,还下车带我们走了一圈,他们进景点不收门票因为是local——尽管他们的居住地BV离这儿还有200公里,但这方圆几百公里荒原上的人们大概都算一家吧。也真的幸运的看到了鲸鱼。
(真的有)鲸鱼
路上还停了一家roadhouse,是和BV同属一家母公司的稍小一些的Roadhouse,我们作为BV的员工,在这儿吃住也不要钱。Connie给我们点了 ham and cheese toastie 打包带走。老实说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啥是toastie(即toasted sandwich),但一两天后我就要在厨房里一早上做无数个toastie了。
▌5 网购
我个人用过的几个网站如下,除这些外基本你可以把线下常去的商场/店,或牌子的官网都找一遍,大多都可以网购,有送货服务。
① chemist warehouse (满$50包邮)
澳洲的第一单网购。在BV这种物资匮乏的地方,根本不用网站向我做任何推销,我实在是满怀感激之情在享受着它提供的便利服务。真的,从来没那么深切地体会到网购是这样一种宝贵的,life changing的服务。
② eBay (邮费见具体商品)
以前一直觉得eBay上的东西low(其实现在仍然觉得),但此时只要能把商品送到我手上,只要是个东西能用,就很好。我在eBay上买的第一件是体重秤。这东西太必要了,刚到BV没称体重的头两周,充分享受随便吃正餐及甜点的员工福利,before I knew it 等到我收到体重秤的时候,我已经比来之前重了大概3公斤。eBay其实是个百宝箱,你能想到的东西都能找到,虽然商品图片又花又丑的样子让你不敢信任它的质量,但其实也还过得去。
③ 亚马逊 (符合条件的商品,满$39包邮)
注意设置地区,刚开始看了很多东西,后来一登录输入具体地址之后,就显示无法送货了(也包括商品在美国,无法送至澳洲的情况)。在亚马逊上我前前后后买了不少东西:kindle (断网文娱生活之必需)、整箱装的饮料零食(亚马逊很多东西都是大包装 bulk size)等。
④ Myer (满$70包邮)
买了个蓝牙音箱。数码产品为什么要在Myer不在jb-hifi买呢?因为后者不送货,输入地址之后显示不能送。当然Myer这大百货其他想买啥也都有。
⑤ Kakabuy ($69包邮)
这是一个特别推荐,它是一个中文网站,亚洲的零食、美妆、生活用品等还挺齐全。我刚找到这个网站的时候,点开每一个商品都是零评价,像个ghost town. 但搜到它是个刚开不久的新网站,决定尝试一下。打开包裹的时候像回到小时候过年的感觉,多少年了都没有因为看到旺旺仙贝、八宝粥和北冰洋汽水而激动成这样!
比这些提供delivery的网站更值得感谢的是考瑞,那个每周一次从东边来送货的卡车司机。沿路他要给很多地方送货,卡车在这里是唯一送货的方式。所以500km他开下来要八九个小时。每周BV有两次delivery,一个从东边来,一个从西边。考瑞带来的是东边的信件和包裹,从塞杜纳来。
看到考瑞时,他真的驮了一个邮差样子的包袱在肩上。他带着牛仔帽,大胡子杂草丛生,还有一个truckie典型的大肚腩,从腰带上方溢出来,往下坠着。跟我说“我给你带来了一个包裹哦”。他总是讲话像喝醉了酒,是那种酒后看破世间红尘的醉酒感。
▌最后
到了BV之后的经历,微博里都一一记过,如果有兴趣请移步@intheflow,就不在这儿赘述了。6个月不短,期间对这个地方和人的认知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更新。最终留下的印象反而没有初次见面的印象那么清晰鲜明。
曾经担心过的安全问题确实没有在BV遇到,虽然team里也有脾气古怪的人,喜怒无常,但有规律可循,也算“无害”。团队里这15个人每个都迥然各异,少了谁也都不行,包括被诟病的那位,大家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工作能力。和任何小地方一样,时不时成员之间互生不满,小小的gossip起来,这时只要经理处理得当倒也都不成问题。
和任何工作生活环境一样,变量太多,体验将如何谁也说不准。甚至在我在这同一间roadhouse的工作期间,因为上面下面的一些人员变动,工作体验也相应发生不小的改变。
顺便提一下,在roadhouse这种小团队,确实比其他大一些的团队更容易受到“猪队友”的连累。因为搭班的人数量很少(一般2个),ta不干,就会把全部工作量压在你的身上,导致你马上工作量翻倍。这时沟通很重要,不管是和对方,还是和经理。Connie and Shane 就从一开始电话面试时就强调,他们非常鼓励员工积极提意见沟通,“我们宁愿你有什么不快说出来,也不愿你不开心走掉。”确实后来他们常常找我谈,避免了我“不想多事,自己承受”的(也许是亚洲式的)心理带来的问题。
最后,无论如何,总有退路,不行就走。没有车的我在这方面比较被动,但也许也正是因为我行动受限,才没有那么容易冒出来要走人的念头,支撑度过了最初一段比较困难的日子,之后才慢慢明朗了起来,待满了6个月,攒齐了学费,也收获了一些无法复制的体验和人的故事。
几张BV生活剪影(其他照片微博有,就不搬过来了)
一个偶然聊到的soul mate
一种比较人道的移除蜘蛛方法
这不是爬山,而是下降到地下洞穴
这是日常了,每天遛弯的大土路
夏天会扒不少苍蝇
国内的防晒口罩此时堪称神器
确实需要4WD才能穿草来到洞穴口
在地下洞穴,我们发现了“前人”留下的纸条
完全无光,一关手电就黑到怀疑人生
员工宿舍
一百多张照片的roadhouse吃 相册
体重秤真是刚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