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伊朗已经开辟了第二战场,战场就定在了中国北京亮马桥...
· 华人瞰世界精选推荐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北美留学生日报
ID:collegedaily
“今天伊朗和美国又怎么了?”
战争应该是不太可能了,但掐架已经开始了!
而且“战场”搬到了中国。
已经是上班、上学、考试、相亲、出门唠嗑必谈话题。
如果不能对现在美伊局势说上几句,那么你可能太不关心“人类共同体”的命运了。
今天美国和伊朗的缠斗又进一步升级了,具体可以概括为——
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跟世界上最大的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在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网络平台上,使用标准汉语进行外交缠斗。
说白了,
就是美国大使馆和伊朗大使馆在微博上吵起来了...
(吵架中的美国和伊朗)
好奇的网友查了一下两个使馆的位置,打车不堵的情况下,用不了20分钟,中间就是亮马桥。
如果约架,亮马桥就是战场。
史称——
“亮马桥会战。”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伊朗虽然炸了美军驻伊拉克基地,但仍然心生不满。
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了演说之后,伊朗觉得自己打架没打过,吵架也没吵赢。
于是决定在推特上骂一骂美国。
但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由美国操控的政宣工具怎么可能允许伊朗发布反帝言论,当然是被秒删。
于是伊朗另辟蹊径,想到了微博。
在中国微博上隔空和美国大使馆吵了起来。
然后伊朗大使馆就在亮马河南路,美国大使馆在东方东路。
网友建议他俩在亮马桥约一架,史称亮马桥会战。
作为路人甲,我应该打110报警,还是打122报警?或者因为他们有外交豁免权,我只能在旁边看?
然后,如果民(交)警来了,根据什么样的法律法规来管这事儿?
战争中最可怜的,就是妇女和儿童,他们失去一切依靠,以虚为冢,在疾病和炮弹中求生。
他们做错了什么?被卷入战争的普通百姓做错了什么?
没有人告诉他们残忍的答案——
有些人生来锦衣玉食,另一些人生来就要受到惩罚。
战争永远是相对的,杀敌一千自损三百,没有绝对的输赢。
对于那些离家被迫卷入战争中的美军也是如此,他们几乎没有人心甘情愿的踏上
“stop-loss”(止损)原本是金融外汇领域常见的词语,大致指投资失误时设法把损失限定在较小范围内的一种行为。
越战之后这个词被美国政府加以利用,“stop-loss procedure”(止损程序)。
是指军方在其认定的紧急情况下,强迫已经履行完毕服役期间的任务或者有条件退休的士兵延长服役时间的一种行为。
根据一项估计,这一备受争议的政策使得大概有7000名原定可以回国的美军士兵被迫滞留在伊拉克。
(电影《拒绝再战》)
灾难不仅仅限于伊拉克。往前倒回20年,1999年,以英美为首的北约轰炸南斯拉夫。
战争期间,英美总共发射了2300枚导弹、投掷了14000枚包括贫铀弹和集束炸弹在内的炸弹。
这直接导致了超过2000名平民丧生,其中甚至包括88名儿童,数千人受伤。
空袭还摧毁了300多所学校、图书馆及超过20家医院,至少40000间房屋被夷平或损坏,90多处历史和建筑遗迹被损坏。
这是南斯拉夫的一所学校,里面有362名小学生正在上学,一枚炸弹瞬间夺走了全校师生的性命。
这是正在行驶的一辆车,遭到了导弹从天而降的袭击,瞬间车毁人亡。
这是阿富汗喀布尔市一栋还住着63名无辜居民的平民楼,瞬间一声巨响就被夷为平地,里面的所有人无一幸免。
这也是阿富汗一栋居民楼,美军怀疑里面有恐怖组织,不顾里面还有平民就用巡航导弹炸了整栋楼。
叙利亚第一大城市阿勒颇是一个拥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如今却炸成面目全非的废墟,到处断臂残骸。
曾经熙熙攘攘的市场,数百枚炮弹下变成了地牢。
曾经美丽的街道,别炮火轰得满面疮痍。
平静的街道变成了断臂残骸。
平静的居民楼被燃烧弹点燃,烧成一片废墟,看到这些照片突然觉得战争并不遥远。
原本惬意的生活彻底沦为泡影。
战争摧残最大的还有儿童,整个叙利亚战争令上万儿童流离失所。
叙利亚北部曾经发生化学毒气袭击,一对九个月大的龙凤胎因此丧命。
父亲坐在地上哭了好久,最后在一群人的劝解下上了车,带两个孩子回家了。
在叙利亚出生的孩子们都要迎接命运的蹂躏。
为了躲避空袭,住进黑暗的防空洞,在废墟中寻找食物。
为了活命跟着父母偷渡逃离到邻国,每天过着露宿街头的日子。
或者在战争中担惊受怕,被迫接受与父母的生离死别。
一位父亲拎着他被炸死的儿子绝望的跑向医院。
一位小女孩开心地在妈妈面前唱歌,一首歌还没有唱完,突然一声巨响炸弹落在了她们家附近……
叙利亚某地刚刚交火结束后,一个小男孩在镜头里痛哭,他的弟弟被炸弹炸死了...
9岁的利思,他告诉记者他的妈妈在这里被杀,爸爸想爬上去救她,武装者朝爸爸的脸上扔了炸弹,于是爸爸也死了。
一个失去妈妈的叙利亚男孩,当记者问他想妈妈吗,她的反应让人揪心。
8岁的哈桑被地雷炸断双腿,被救援队发现时竟然在沿街乞讨。
一个小男孩侥幸从一场激战中逃命,他眼含泪水的质问着:“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伴随着战火声成长,家庭的温暖和校园时光都与他们无关。
他们什么都没做错,只是生错了地方。
这是在网络上找到的轰炸叙利亚的流星导弹(也说是白磷弹)。
在“新青年YouthTalks”节目中,杨臻讲述了他在叙利亚时的战地故事。
“饥饿和绝望,是我听过最多的词。”
三年前,他第一次去叙利亚的难民营采访,那是政府军刚刚收复的一个小镇,在大马士革郊区。
此前被围困在那个小镇里的平民,都被临时安顿在这个难民营当中。
他看到一位小女孩儿,大概就三四岁的样子,瘦得皮包骨头,但是眼睛很大、很漂亮。
她刚刚到难民营,看到水和大饼后说的第一句话,杨臻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她说:“妈妈,我们这是到天堂了吗?”
(杨臻摄影,图源:节目视频截图)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 END -
扫码加小编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图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