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这些澳洲专属职场文化,你将混的风生水起!

2019年05月29日 墨尔本同城会



职场都有江湖,澳洲也不例外,今天盈德君就编译了一份澳洲职场的10个特色文化,祝你早日打成一片!


 1.脏话 

脏话在澳式英语里可以说是占有了一个极其自然而优越的位置。澳洲人在职场中总是用它来表达沮丧、夸张或者幽默。比如,bastard是澳洲人最钟爱的一个词汇,如同“他妈的”一样,使用频率高到已经成了日常词汇。即使你说出这个词之后,也可以面不改色地说:我这个人从来不说脏话的。


当然了,说之前还是需要环顾一下你的办公室:有没有老奶奶和保守的老板在。



 2. 奇妙的种族言论 

澳洲人向来以自己的多种族文化为傲,但他们也同样以自己的独有的文化传承为傲。有时候,外来人可以用一些俏皮的民族表达来形容他们的种族背景。比如,在澳洲,父母来自希腊,黎巴嫩或意大利背景的人会将自己或他们的家人称为“wog”,这个词含有侮辱性的意味,通常被用来形容那些非英国-凯尔特人种的外来人。这种情况总是会震惊到来澳洲的游客们。


所以,当你用这些略显微妙的词汇来打趣自己时,常常能在职场中赢得他人的好感。不过,这些侮辱性词汇只能用来调侃自己,不能用来形容别人。



 3. 懒散的澳洲人也不喜欢迟到哟 

澳洲人向来以懒散出名,他们甚至都不愿意完整地读出一个超过7个字母的单词。不过,虽然懒散,他们也不喜欢迟到。


当然,他们也不喜欢你到的太早——那就太让人觉得有压力了。所以,对待商业会面的最好办法就是:准时、简洁、直击要害。


相信这一条,世界各地的人民都非常喜爱的。



 4. 澳洲人在工作后更愿意社交 

对于其他国家的人,周五下班后一起喝杯酒几乎成为了职场的惯例。不过在澳洲,哪天喝酒并不取决于今天星期几,如果酒吧有“周二特价披萨”、“周四狂欢夜”这种项目,你的同事也很可能拉着你去喝杯啤酒。



 5. 工作时间 

在一些“工作时间最长”的榜单上,常常能看到澳洲人的身影,所以别总说他们偷懒了!


这里甚至还有个专门形容刻苦工作的词语——hard yakka



 6. 这里支持办公室恋情 

对于澳洲人来说,办公室恋情真的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你在工作时间能认真工作,平时干什么可没人管你。



 7. 有些问题不需要回答 

不需要答案的问题是日常对话的常见问题。比如“How good is that”就是一个经典,它不是邀请你去衡量一个事物的好坏,而只是一个单纯的声明。 一个简单的“How good is this weather”呢,往往是用来填补尴尬的沉默,而不是想让你回答“我觉得一般吧”。



 8. 鞋子嘛,爱穿不穿 

澳洲人对拖鞋的喜爱一直让很多外国人震惊,穿凉鞋、拖鞋去上班的人也并不在少数。他们常常把皮鞋放在包包里,等到到了工作单位再穿上。



 9. 办公室阶级是什么?

在澳洲,办公室阶级并不存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在鼓励所有员工平等地交流与参与。如果你还习惯那种”巴结老员工,欺负新员工”的工作模式的话,就要小心了,在这里,这样的人最让人讨厌。



 10. 宁愿承受更多工作也不愿意说自己太忙 

“不好意思我手头工作太多了“,经常是我们拒绝别人求助的理由。不过,在澳洲,因为忙而拒绝工作安排并不是一个好的理由,常常被视作无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


所以,在这里,正确的回应是:no worries.



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家庭越来越倾向于把孩子从小送到澳大利亚接受中小学教育。


在这些统计数字背后,隐藏着中国学生家长的个人故事和愿望,他们为学生提供了经济资源和情感支持。


那么,中国中产阶级父母为什么热衷于把孩子送往澳大利亚接受西式教育呢?



中国教育格局的转变

有关研究针对上海教育格局的变化,对四所双语国际学校进行了纵向试点案例分析,以调查中国中产阶级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期望。


在这些学校里,中国学生由当地的中文老师教授数学、语文和价值观教育等课程。



同时,他们学习一系列西方课程,如 IB 或者 Advanced-Levels (英国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是英国全面课程体系,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课程)。


这些课程都是由外籍教师和中国双语教师共同教授,课程包括英语、艺术、音乐、体育、科学和哲学等。



这一新兴的私有教育产业证明了中国上海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通过在这些学校学习,学生们可以避免最紧张的考试-高考。


在中国中产阶级父母的眼中,国际教育文凭为高层职位打开了大门。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能够负担得起,国际教育学校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的首选。



中产阶级家长教育观

接受采访的一些中国中产阶级家庭表示,虽然他们在中国的教育经历很成功,但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和他们一样的中国式教育。


就他们的情况而言,与大多数显示的中国教育方式不同,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更广阔的世界观,能说流利的英语和中文,并且在没有学习压力的情况下,仍然比其他中国本土学生更具竞争优势。


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计划送孩子出国留学。中国中产阶级父母灌输给孩子的这种态度和愿望,激发了中国学生不断涌入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留学。



为什么是澳洲呢?

英国一项对652名中国留学生回国后进行的研究发现,其中大多数人都经历了深刻的身份转换体验,并重新找回了自我。


如今,由于澳大利亚国际教育体系与移民政策的互动方式,澳大利亚对于许多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地。



他们的孩子在澳大利亚的教育不仅会视为家庭的文化资本,他们还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在大学毕业后获得移民和就业机会。


对于已经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他们仍然渴望为子女提供西方的海外教育。这为孩子的未来创造灵活性的公民身份很重要。


对于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来说,这意味着留学生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成为带二代国际学生。


这也是澳洲中学的课堂上为什么中国面孔越来越多的原因!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