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文化差异小提示 GET起来!

2015年05月11日 AMS澳洲移民服务



在澳华人篇

欢迎来到澳大利亚这片富饶的土地!这里的生活美好,您不需要再为空气污染、食物安全和奶粉紧张等问题忧虑。您可能很快就会像其他人一样爱上这个国家,而且对澳洲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很可能已经超过了很多当地人。本文作者16岁移民到澳洲,她希望在这篇文章中讨论一些很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文化细节,帮助你在澳洲的新生活中避免制造某些尴尬场面。


1. 不要过分谦虚

和西方人相比,华人惯于谦虚,尤其是在生人面前。毕竟,谦逊是老师和家长从小不断给我们灌输的儒家思想之一。在澳大利亚人看来,过分谦虚就等于骄傲,不是礼貌的表现。譬如,如果你的澳大利亚朋友称赞你的心算能力很惊人,不要回答“不,我不是很好”,或者是“不不,我的朋友们比我强多了”。一句简单的“谢谢”就足矣,接着享受这份片刻的荣耀。这位朋友的赞美很可能要比你的亲戚的赞美要真心得多。

2. 不要正面打量路人

在很多西方国家,盯着陌生人看或者不断打量路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除非你是在酒吧而且对方也对你有好感),尤其是男士打量女士更为不尊重。如果你完全是善意的或是受好奇心所驱,建议练习学会用余光打量、或者是透过墨镜或手机画面,如此较为无伤大雅。

3. 咀嚼时不要张嘴或出声

在澳大利亚,家长从小就教育小孩“吃饭时不要张嘴”、“咽下食物后再说话”,因为没有什么比看见别人嘴里被磨碎的食物更倒人胃口的了。如果你的朋友正当你的嘴里塞满食物时问你问题,继续咀嚼不要作答。大多数人会理解,甚至为他们不合时宜的问题道歉。直到嘴里的食物被完全咽下去后再说话,不然很可能半途喷出饭菜,极不雅观更影响别人的食欲。

4.不要反复蘸酱

在中国,亲朋好友围聚一堂分享一桌子的菜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西方的餐饮习俗很不相同,大多数人喜欢分餐,而且会避免接触他人的食物或酱料。很多国人刚来澳大利亚时都会忽视这一点。其实具体规则并不复杂 – 如果你和其他客人共享蘸酱,比如配薯条的番茄酱或辣酱,你的食物只可以接触蘸酱一次,千万不要将咬过的食物再次放入酱中。如果是汤汁类等,一定要用公勺将食物盛如自己碗中,否则会导致细菌传染,很不卫生。

5. 准备一个有趣的醉酒故事

你可能很快就意识到澳大利亚人有很浓郁的酒文化。香槟、烈酒果冻和饮酒游戏都是周末休闲的必备。一个有趣的醉酒故事可以制造一大片笑声,并且瞬间提升你的魅力指数,而同样的故事在国内可能会遭来指责或引起不满。如果你没有亲身经历过任何疯狂的醉酒之夜也没有关系,发挥你的想象力或者借鉴周围朋友们的故事。不要忘了生动的讲述技巧往往比故事内容更为重要。

澳大利亚人在中国

随着中国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和崛起,中国已成为了很多澳大利亚人留学和工作的热门选择之一。为了帮助外籍人士‘平稳过渡’并减轻文化冲击,市面上有越来越多的关于中国礼仪习俗的书籍,介绍如何送礼、赴宴、应付敬酒等实用常识。最近更出现了一些手机应用程序教你如何使用蹲厕(别忘了带着你自己的卫生纸!)和吃灌汤小笼最地道的方法等有趣内容。本文列举了一些礼仪书中不太提及的生活小建议,由一位在中国生活了四年的澳籍华裔撰写。

1. 多唱些,少喝点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人非常喜爱喝酒,下班后泡酒吧是很多人的嗜好。但是在中国,最普遍的休闲娱乐方式则是唱歌。大部分中国人喜欢大吃一顿,然后和朋友一起去卡拉OK高歌(更地道点儿叫KTV)。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被拉进一间灯光昏暗、到处放有天鹅绒抱枕的小屋,别担心,这并非某少儿不宜之处,而是典型的KTV房间装饰。总体来说,中国人唱歌的激情远远大于喝酒,多锻炼你的歌技对你在中国生活、交友有百益而无一害。

2. 不要直呼长辈姓名

对任何比你年长的人(比如父母的同辈或长辈),不要直呼其名,因为这在中国是非常没有礼貌的做法。传统的称谓规则其实相当复杂,很多中国人也未必了解。如果遇到长者,较为保险和通用的叫法有阿姨、叔叔、爷爷、奶奶和老师(在中国,几乎任何比你年长的人都可以是你的老师。具体细则请参考其他文章)。

相比而言,大部分中国年轻人对此不是特别讲究,尤其是和你年龄相仿的可以直接叫他们的名字。但是要注意,有些人可能因为你的称呼显老而不高兴。例如有些女士尽管上了年纪还是喜欢被叫姐姐而不是阿姨。如果你不确定应该如何称呼,最好事先询问你的中国朋友。

3. 在中国人们对隐私权有不同的概念和理解

我的很多中国友人告诉过我,在学校时,英文老师总会提醒他们在国外问别人年龄是大忌。但是在中国这却是司空见惯之事,尤其是长辈问晚辈。如果有一天你的中国友人询问你的薪水、财产等你认为极为私密的问题,不要见怪,他们无意冒犯,这些在中国都很寻常。

4. 不要公开谈论敏感、禁忌话题

不要认为中国人没有隐私的概念,只是理解不同。其中原因有很多,包括历史和人文因素。例如,由于学生众多加上资源缺乏,很多中国大学的澡堂是公用的(当然,分男女)。而在澳大利亚,若有学校建议学生们和他们的好友一起洗澡,一定会引起强烈抗议。相反,有些话题在澳大利亚人们可以高谈阔论,但是在中国却是禁忌,比如任何涉及性的内容。 我的一位旅居中国的澳籍朋友曾说过,“我跟澳大利亚朋友最常谈论的两个话题就是性和政治,而这恰好是我跟中国朋友避而不谈的”。所以要注意中国人对隐私有不同的概念和理解。

5. 被赞美时不要过多说谢谢

谦逊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当别有人赞美你的时候,无论真实与否,你通常都要推辞或否认。这个习惯是与澳大利亚人截然相反的。在澳大利亚,人们几乎是生来就会对赞美说声“谢谢”。在中国,收到表扬时建议不要说“谢谢”,而是“哪里”、“彼此”、“过奖”或者其他自谦的话。

6. 如果你有华裔血统,大家对你的要求可能会和对非华裔血统的外国人有所不同

普遍来说,如果你长得一张华人的脸,很多中国人会下意识地认定你对中国文化和传统有很深的了解。无论你的祖先是否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来到澳大利亚乡村淘金,如果你身体里流着中国人的血液而不了解中国文化,可能会遭到非议或不善的目光。

举例而言,一个棕发蓝眼的老外即使说一句磕磕绊绊的“你好”都可能会博得大家的喝彩,还会被邀请参加中国的相亲节目,但是你结结巴巴的中文在他们看来就不怎么可爱,甚至会对你的智商产生质疑。每当类似事情发生,不要懊恼,就把它当成宣传海外华人文化的机会吧,不过你可能要借助手势或是夸张的肢体语言。

AMS致力为海内外的客户提供赴澳大利亚的雇主担保类签证,同时也提供技术移民、商业移民、父母移民。配偶移民等多种服务。公司的高级移民顾问拥有澳洲的学历及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建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最佳沟通渠道。公司多名员工都有在海外生活、工作、学习的经验,十分了解中国国情与国外的签证条例,为您提供专业的个案分析、文件整理及签证申请。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03) 9092-16880413 264 501如果您在中国,可加QQ2404328476


--------------分享给好友--------------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者搜索公共帐号“AMS澳洲移民服务关注我们的订阅帐号。

---------------联系我们---------------

Address:

Level 3,520 Collins Street

Melbourne VIC 3000

Website:

http://www.amsmigration.com.au/

AustraliaTel:

+61 (3) 9092-1688

(本文来自Radio Australia)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