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微榜
帐号
文章
问答
我收藏的公众号
我收藏的文章
我浏览过的公众号
我浏览过的文章
提交公众号
登录
注册
我收藏的公众号
我收藏的文章
我浏览过的公众号
我浏览过的文章
找公众号
搜文章
银行VS咨询:应该选择高盛还是麦肯锡【上篇】
2016年09月01日
DNC澳洲求职
如果你是一位精英人士,正在寻找一份精英职业生涯,你很可能会考虑去投行工作,
但是或许你也权衡过做战略咨询。
投行和战略咨询都是高薪工作,都对学术要求极高,用一位前麦肯锡主管的话说,就是“
不问鼎”
、
“深度左脑使用者”
和“
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成功者”
。
而且,它们都能够提供与世界经济的重量级角色进行互动的机会。
哪个职业更适合你呢?
银行VS咨询
薪水对比
薪酬的确不应该成为选择职业时的主要动机。但如果你对银行业和咨询业的报酬多少感点兴趣的话,不妨看看下面的数字。
顶尖的战略咨询公司
分析师
69,000美元
Associate级别
81,500美元
咨询师
105,600美元
管理人员
155,100美元
负责人/合伙人
319,800美元
投行的前台职位
入职一年的分析师
80,400美元
第一年的associate
113,000美元
第二年的associate
124,000美元
第三年的associate
160,000美元
副总裁
294,000美元
董事总经理
624,000美元
*数据来自投行家线上社区Wall Street Oasis*
“
结论:
银行
在
起步阶段
薪水更好。
咨询公司
的薪酬待遇随着工作年限缓慢增加,
如果待得时间更长,待遇也会非常可观
。
银行VS咨询
工作保障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第二个问题:工作保障。
你在咨询公司工作15-20年的可能性似乎要比在银行工作同等长时间的可能性大得多。
以1994年到2001年的麦肯锡为例,
其全球分析师的数量从3,300增加到了7,700
,现在分析师总员工数在17,000以上。换句话说,
咨询公司的雇佣规模一直在扩张,而且还将维持这种状态。
相比之下,银行的招聘节奏是“张弛结合”。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数据显示,在2000年到2007年间,伦敦金融城的员工规模增加了逾10%。从那之后,员工数量下降了35%左右,而且
随着固定收入销售和交易的收入下滑和监管压力增加仍面临削减成本和裁员的压力。
猜猜谁帮助银行处理成本和监管压力?答对了,咨询师。即便在银行裁员的时候,咨询师仍有很多生意可做。
“
结论:
去
咨询业
,似乎更能
保障你未来的职业生涯。
银行VS咨询
工作时长
你在银行工作的时长取决于你所在的职能部门。
如果从事
销售和交易
,那么你需要早上很早开始工作,但市场关门你就可以下班。如果你去银行的其他业务,
并购或者资本市场
,那么你每天的工作时间可能会差别很大:一周工作100小时并不少见。
银行正试图解决工作时间的问题。
瑞士信贷、美国银行、高盛和摩根大通等都引进了新的政策,确保国际分支业务的银行家每个月都能过个周末。他们也在招聘更多的年轻人,这样他们挑大梁的那些员工就用不着工作过于拼命了。比如,美国银行据称今年的分析师和associate要比上一年扩招40%。
在咨询公司工作,从时间上说也很不容易。
别忘了作为一名分析师,你可能连续几周都在出差的路上。
工作日的夜晚通常是咨询工作的杀手——10点收工那是幸运。不过跟银行的国际分支业务不同,
工作很少会影响到周末
。
咨询公司也开始警惕工作时长问题。
过去五年,波士顿咨询一直在推行一项名叫“
可预测停工时间”(Predictable Time Off)
的政策。按照这项政策,该公司的咨询师在项目开始时被分配一段可预测的停工期。在停工时间,波士顿的咨询师被要求彻底休工——不能查收邮箱,也不能查语音信箱。麦肯锡于2012年也引入了一项灵活工作项目——员工可以在两个项目的间隔期申请不带薪休假、每周工作三至四天,或者长达一年的休工。
“
结论:
如果你
想保留自己的周末
,
不妨选择
咨询或者交易
;
如果你
工作日的晚上希望待在家里,
而且能够忍受早起床
,
那么试试
交易
岗位;
如果你
不介意整个星期都在外面度过
,那就做
咨询
吧;
如果你
能够接受把工作日的白天夜晚,
或者部分周末都奉献给工作,
但是要睡在自家床上
,
那就试试
投行的国际分支业务
;
未完待续
以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DNC小胖整理编辑
公司地址:
Suite 903, 370 Pitt Street, Sydney 2000
官网:
www.dncconsulting.com.au
咨询电话:
0488 888 362
微信ID:
dnctraining
收藏
赞
已赞
推广
扫一扫,分享文章给你的小伙伴
作者介绍
DNC澳洲求职
微信号:dncconsulting
澳洲专业会计/金融/咨询职业培训机构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