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会澳洲系列:澳洲拓殖记(61)

2016年05月25日 澳大利亚联合时报




《澳洲拓殖记》简介

《澳洲拓殖记》包含英国人沃特金·坦奇所写的《植物学湾远征亲历记》和《杰克逊港殖民全记录》两本书,第一本书初版于1789年,第二本初版于1793年。这两本书记述了英国向澳大利亚殖民的“第一舰队”航行过程及到达澳大利亚后头4年在悉尼的殖民拓展情况。作者依据他本人亲历及转引他本人的日记而写成两本书,叙述真实、严谨,现场感很强,叙述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引人入胜。两本书故事连贯,并不重复。


(接上期)

一点钟,我们重新开拨,到了晚上3点的时候,到了一处淡水沼泽地,我们决定在那里一直待到天亮。那一夜可真难熬啊!白天虽然已经累的半死,可晚上根本不得安宁,成群的蚊子、蚋呀,叮咬着,简直一刻不停,再累也睡不着。

 

第二天早晨,我们往回走了。走过齐胸深的像威斯敏斯特的泰晤士河那样的两道海湾,我们高兴的发现我们已经到了悉尼,时间是下午一两点的样子(这是白人和土著人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较量。土著们赢了。其实,这只是一次宣告:白人的屠杀就要开始了!)



 

有关我们在行军途中经过的那些地区的情况,我能说上一两句,但那里既不令人愉快,也无好处可言,无须冒险前往探查。该半岛上我们所穿过的所有土地都是浅浅的沙地,地上的出产微薄可怜。当我们被迫离开沙地以后,就不得不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过沼泽地,或者从岩石上爬上爬下,根本看不到一条小溪,地形千篇一律,无任何变化。我带了一些那里的泥土样本回来。



 

我们的首次远征就这样彻底的失败了。总督决意在尝试一次,而且这“出奇的痛苦”还是落在了我的头上。

 

由我指挥的这次行动所执行的命令与前一次没什么两样,我决定再尝试突袭一次那个小村子。为了瞒住印地安人,防止他们通风报信,毁了我们的计划,我们假装做好准备要去突袭罗布肯湾,并放风说我们要找的是曾经伤了总督的那个人。我们同时决定,鉴于目前是满月期间,这次行动要在夜间执行,一方面是为了保密,同时也是为了避开白天的酷热。



 

22日傍晚太阳落山前一点点,我们出发。新南威尔士兵团的阿博特中尉和恩赛因.普伦蒂斯中尉是受我指挥的两位军官,还有3名中士、3名下士和30个二等兵,这就是特遣队的全部成员。




我们直接向植物学湾的北向半岛的浅处挺进,我们上次远征也曾经从那里穿过。为了等潮水退下去,我们一直在岸边待到凌晨两点半。可以蹚水过去的地方只是窄窄地一条路,两边水下都是很危险的洞,而夜间涉水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一件极为辛苦的事,因此我决定,在我们入水之前尽可能的卸掉装备;同时,一旦有人不慎失足落水,都要尽可能快的自己爬起来归队。我们随身带的只是火石簧板枪和弹药包,弹药包紧紧地固定在头顶,以防止被打湿。背包和其他东西留给一名中士和六个人看着,那六个人因为身材矮小或者其他原因看来很可能要耽误我们的行程。我们必须快马加鞭往前赶,在天亮前突袭那个村子,否则就没办法取得成功。



 

两条河都渡过了,没发生什么大的事故。为了加快进度,我命令向导带一条最近的路,不要怕路难走。我们沿着河边一路很畅快的走了三刻钟,突然被一条60码宽的小海湾挡住了去路。它在我们的右手伸展开去,因为潮水已退所以没水。我问我们是否可以从那里过去,或者是否由海湾的尽头绕过去会更好一些。我们的向导回答说,直接过不太好过,但也许应该努力尝试一下,因为可以少走四分之一英里的路。我知道时间宝贵,就叫他们开路,其余的人一个跟一个尽量跟上。最前面的几个人还没走到一半,就发现很难再往下走了。我们陷在几乎齐腰深的泥淖中,要用尽浑身每一块肌肉的力量,才能把腿拨出来。我们走到中间的时候,麻烦不仅更大了,而且是很严重了,每往前走一步都会陷的更深。最后一名掷弹兵中士被紧紧陷住,他说他即不能往前也不能往后走了;过一会儿,恩赛因.普伦蒂斯和我也陷入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我俩挨得近。“我动不了了!我在往下沉!”这样的喊声到处响起。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时间一秒一秒过去,我们越来越迷茫,危险越来越大,那些陷进去动不了的人不断往下沉。我们倒大霉了,后面的那些人却沾光了。他们看到、听到我们的情况,就往右边朝着水湾尽头的方向走了一段,然后设法渡了过去。(待续)


本文由Finny整理,图片来自网络

澳洲《联合时报》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