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正面临致命生化袭击

2021年07月10日 澳网


▲  关 注 澳 网   圆 澳 洲 梦  

—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平台观点—

作者:澳新见闻


澳大利亚,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睡了吃吃了睡的考拉;


有光一个笑容就能萌化你的短尾袋熊;


还有被印在硬币上的蠢萌鸭嘴兽等等....


但同时,在这片大陆上,和这些可爱生物共存的还有一些非常狂野(吓人)的生物....


最近维州西部的农民正在经历多年来最严重的红色生物入侵!



维州正遭受百年难遇的生物“攻击”!


这种像蜗牛一样没有壳的软体动物叫做蛞蝓俗称“鼻涕虫”。



你或许在其他地方见过,比如:



George Coutts是维州Ararat南部Mininera的一位农民,


现在这个季节他不得不在自己的围场里投放了三次诱饵,并对一些油菜籽作物进行重新播种。


他表示,夏天整个地区的暴雨增加了蛞蝓的数量。



Coutts说:“在我们未开垦或烧毁的围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大多数围场,我们不得不投放了三次诱饵,但有些围场做了四次,有些油菜籽我甚至懒得重新播种,因为重新播种后,又会被吃掉。”


Coutts表示,他以前也遇到过蛞蝓的问题,但从未见过如此大的数量。


他说:“现在开始重新播种已经太晚了,已经没有什么产量潜力了。”


“这太令人讨厌了,我只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格外警惕。”



农业学家Rhys Cottam-Starkey表示,今年春夏的潮湿环境为蛞蝓的数量创造了完美生存环境!


许多地区农作物大面积受损!


Cottam-Starkey提醒到,蛞蝓损害作物的最初迹象是新生幼苗上的小咬痕。


“作物刚从地里长出来时,显然是最敏感的,对它的任何损害都会在以后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油菜籽从地里长出来的时候很小,没有任何能量储备,所以对叶子的任何损害都会显著减少植物的光合作用。”


“任何重新播种通常都令人沮丧,因为这打乱了播种的时机。”



Cottam-Starkey建议农民在他们的围场上投放诱饵。


但他指出,这是一个挑战,因为在寒冷、潮湿的天气里效果较差。


“所以投放诱饵的时机是最关键的,当天气变得寒冷和潮湿时,诱饵会变得不那么有效。”


“并且老鼠诱饵和蛞蝓诱饵的作用相互不利……考虑到更北地区的老鼠数量,我们更偏向于担心地上的谷物。”


“我们不得不中和这一点,并确保我们仍然在正确的时机投放诱饵,不给老鼠喂食蛞蝓诱饵。”



与此同时,他也提醒广大群众,千万不要尝试吃这种生物,因为这种软体动物身上携带大量寄!生!虫!


19岁的巴拉德由于食用了蛞蝓,整个人生都发生了改变....


一场大冒险 产生了不可逆的影响


2010年在澳洲一场派对上,当19岁的巴拉德(Sam Ballard)和他的朋友一起坐在阳台喝着社交聊天的时候,三只蛞蝓从他们面前爬过,巴拉德就在同伴的怂恿下把它生下肚,却因为蝓里里的导致全身瘫痪。



2018年,巴拉德在父母以及20个过亲朋好友的陪伴去世了。


根据巴拉德的母亲蒂(Katie Ballard)所述,巴拉德最后留给她的遗言是:“我爱你。”


回到事件发生在那一天,巴拉德下吃蛞蝓不久后,


他的脚就出现了肿胀和严重疼痛。


同时也出现了不间断的头晕与呕吐,并在求诊后自己确认吃到携带广东住血线虫(学名: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是住血线虫属的一种寄生虫)的蛞蝓,因此出现嗜伊红性脑膜炎(eosinophilic meningitis)。


虽然一些感染了“嗜伊红性脑膜脑炎”的患者在1-3周就会痊愈,但巴拉德却成为了“罕见的例外”!


在住院不久之后,巴拉德昏迷了420天。


等他醒来时,就因为脑部损伤导致膝盖以下瘫痪。


让巴拉德不仅无法生活自理、正常沟通、就连呼吸也只能靠呼吸管呼吸。



谈起这一切,巴拉德的母亲凯蒂称自己并不怪怂恿巴拉德吃下蛞蝓的朋友,她认为在事件发生当下,他们就只是像平常一样在互相打闹。


凯蒂也表示对她来说,巴拉德一直是那个爱笑又淘气的孩子。


不过,另一方面,她也坦承这一切令她非常难受。


她说:“这永远改变了巴拉德的一生,永远改变了我的”一生……这个变化太大了。”


什么情况下会被感染?


不仅仅在澳洲,在中国南方,这也并不是一种少见的寄生虫病。


光台湾地区,此前就有已经有了超过400例的确诊病人,15例的确诊死亡病人。


在中国大陆,有记录最早在1979年就曾报道过有疑似病例。


后来,在广东、香港、浙江、天津、黑龙江、辽宁等地又报道了10个查到虫体的人体病例。


在浙江温州市区发现一起依据感染史、临床表现、免疫学和流行病学确认的暴发性流行病例55个。


由于本病并不为大多数人所认知,确诊(脑脊液中找到幼虫)有一定难度。



因此。许多病例,事实上是没有确诊就已经好了或者死了。


因此,事实上,本病其实不少见。


所以我们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被这种寄生虫感染的风险呢?


此类寄生虫 终宿主为啮齿类动物。


主要感染动物为啮齿类动物或其他哺乳动物。


在国内,广东、海南、云南、浙江、台湾和香港等地发现的中间宿主有揭云玛瑙螺、皱疤坚螺、短梨巴蜗牛、中国圆田螺、方形环梭螺、福寿螺和蛞蝓。


转愈宿主有黑眶蟾蜍、虎皮蛙、金线蛙和蜗牛;国外报道还有鱼、虾、蟹等。


终宿主以褐家鼠和黑家鼠较为多见,此外还有白腹巨鼠、黄毛鼠和屋顶鼠等。


根据卫生部的介绍,被这种寄生虫感染的老鼠,其幼虫会随着老鼠糞便排出,当蜗牛和蛞蝓误食了鼠糞就会被感染。



人类不是这种寄生虫适合的终宿主(啮齿类才是),广东住血线幼虫误入人体后,无法在人体发育为成虫,仅可发育至第五期幼虫(又称为幼成虫)。


虫体移行至脑膜处死亡,而造成脑膜炎相关症状如剧烈头痛、发烧、恶心、呕吐等等。


病情严重者可以死亡。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生食(或者没有完全煮熟煮透)广东住血线虫中间宿主(如:蜗牛、福寿螺及蛞蝓等)或接触到幼虫污染的水、生菜(这些会沾染受感染螺类的粘液)等,是人类感染广东住血线虫的主要途径。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吃到没煮熟的蜗牛、蛞蝓、虾、蟹、蛙,或者是吃了受感染动物爬行过的生菜,就会导致广东住血线虫的幼虫进入人体


1985年,台湾一家九口人食用未经煮熟透的非洲大蜗牛后,全部感染该寄生虫,导致四人死亡。


1999年,台中一家六口生吃被蜗牛爬过的有机蔬菜后,全部感染,导致脑膜炎。


吃入含广东住血线虫食物后,潜伏期约2~3天,最长可达47天。


不过,澳洲健康部门指出,大多人受到感染时,其实不太会出现上述症狀。


就算有,患者在 1-3周后就会自行痊癒,他们也称巴拉德所经历的是“非常罕见的感染状况”。



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卫生部强烈建议民众


1、不要生吃蜗牛、福寿螺,或者未经彻底煮熟的蜗牛、福寿螺。


2、生食蔬菜必须彻底洗净,于流行地区避免生食蔬菜。


3、 教育小孩勿接触蜗牛、螺类及蛞蝓等,因其可能感染幼虫,接触后要及时彻底清洗。


4、广东住血线虫幼虫可经皮肤侵入机体,故应防止在加工螺类的过程中受感染。


如果不幸被感染怎么办:


1、如果感染少量的广东住血线虫,无症状或者症状轻的人,没有治疗也会痊愈。


2、由于寄生虫过一段时间自己会死亡,所以治疗以支持治疗,对症处理为主,大部分病人可痊愈。


3、腰椎穿刺可以减轻颅内压上升的症状如头痛,改善症状、在脑脊液中发现虫体可以确诊。


4、皮质激素的使用或许可以降低颅内压,减缓症状。


5、 特殊药物的治疗并无一致结论,因为服用药物若导致脑中虫体死亡有可能加重病情。所以,还是不要乱吃药,马上就医!


最后,还是要强调,大部分的陆生动物和淡水生物的体内,都可能有寄生虫!


如果生吃或者半生不熟地吃这些含寄生虫的生物,虽然有些寄生虫对人体无害,但也有些寄生虫会使人生病。


为了你的健康,请不要随便生吃!


更多精彩资讯
敬请关注澳网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