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i早上7点半就会起床,睡眼惺忪地用微波炉加热牛奶面包。
她已经习惯每天被“叮”的这一声彻底唤醒。
因为疫情,她所在的高校仍在以网课教学,但她不愿耗在出租屋里。
Kiki坚持每天早起去学校图书馆,这样的“奔波”让她找回“留学”的感觉。
今年,在她身后一样因疫情被“困”在网课中的中国留学生,总数约达17.6万人之多。Kiki来自重庆,在国内读完本科后,想体验国外的课堂。即使家人极力劝阻,她还是决定辗转第三国隔离了14天,才来到悉尼。不过因疫情,Kiki未能体验真正的课堂,连续2个学期都在上网课,每天都是两点一线。从出租屋到学校图书馆大约20分钟,她在学习前会买杯咖啡。猛吸一口冰拿铁,消毒自习桌椅,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
一周4天的网课总是如约而至。登陆会议室,屏幕上只能看到印度裔老师的脸。
20多个学生的窗口都“黑”着,没人打开摄像头,Kiki觉得这像是“幽灵课堂”。满屏都是些黑色的方块,没有眼神交流和问答互动,喝着咖啡也让她时不时觉着犯困。
在分组讨论中,同组组员都是中国留学生,说着夹杂各自家乡口音的普通话。已经熬了2个学期,曾经的不甘心渐渐消褪,Kiki开始选择接受。
常在周末去海边,看到展翅飞翔的鸟群,自由与囚禁的“反差感”,令她总会联想到自己的境遇。
最近,她一直关注“澳洲即将接回留学生”的新闻,又开始期待新学期了。和Kiki不同的是,留学生Mike去年回成都老家探亲,因疫情一直滞留国内。在家上网课的他通常睡到中午11点多才起床,时常为控制不住的体重增长而“悲鸣”。这便是Mike现在的状态,回国后,他的“留学”生活没了规律。平时的饮食也全靠点外卖,对比澳洲,国内的送餐服务方便太多。所以,最初的Mike一度认为,回国上网课是留学的“理想状态”。2学期的安逸日子,让曾经身为健身达人Mike的身材逐渐“变形”。他开始怀念悉尼“四点一线”的留学生活,宿舍、学校、健身房、食堂。今年是他博士学位的第二年,疫情不仅阻挡了他的回澳之路,也使得学术交流受阻,与教授讨论论文或与其他研究成员沟通,都只能使用Zoom。在网络讲座上,虽然很多时候都会开着摄像头,但隔着屏幕总觉得少了点什么。Mike更喜欢在学校的阶梯教室里,以精心制作的幻灯片为背景,面对众人讲述自己的研究。台下会不时传来疑惑声,或者是阵阵掌声,生动的传递着反馈。8月后,Zoom在中国大陆被禁,必须得靠翻墙软件和其他合作平台。
使用vpn似乎并不合法,但Mike不得不硬着头皮来。为摆脱惰性,Mike最近开始前往家附近的图书馆学习,用行动为返回澳洲作准备。兰溪算是他们3个中最幸运的,即便也经历了3个多月的网课,但最近重回了实体课堂。兰溪来自青海,是一名瑜伽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为实践课程。回忆起3月至7月的网课时光,她觉得有些窒息,“总之绝对不想再来一次了。”
3月末,正当全澳因“疫情”进入紧急状态时,兰溪所在班级进入了网课状态。这让她有些摸不着头脑,屏幕里讲师的动作不清晰,她不知道如何做或者如何做到位。每天都需要紧盯着屏幕,抠着细枝末节,因此眼睛时常泛红。有时忘记滴眼药水,照镜子时,几十条红血丝便会爬满眼睛。不过幸运的是,在各大高校仍深陷网课的现在,她所在学校已率先开启了实体课程。兰溪在上课的路上遇到同学(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在上课路上,兰溪经常能巧遇班上同学,她更喜欢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不管是在瑜伽练习课上,老师的手把手教授,还是理论课上,与同学、老师亲密互动,都是兰溪来澳洲的意义。重启面授课已经1个多月了,兰溪眼睛上的红血丝明显减少。
她不需要再每天滴眼药水,虽然腰部仍未能痊愈,但她相信网课后的自由,带来的身心愉悦会让她彻底康复。疫情袭击下,澳洲也未能幸免。高校网课像一间“牢笼”,将近20万中国留学生仍困身其中,少数“幸运儿”正逃出生天。
问题征集
你在澳洲生活都遇到了哪些疑惑,或有不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现在大家可以将这些问题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我们将邀请专业人士在即将上线的新平台上帮助大家解答,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