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干货 | 国内招商银行总行管培生(公司金融方向)全流程经验分享

原创 2019年03月12日 Infinity澳洲职业咨询



学员背景


Yang

Master of Management, Financ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Offer

招商银行总行管培生



 正常秋招&海外场 


招商银行总行(招总)的招聘一般分两批,一个是申请ddl在当年10月左右的秋招,另一个是12月底圣诞节前后的海外场招聘。海外场为留学生设立,所以笔试面试时间集中安排在圣诞节假期。


整个流程非常紧凑,12月23日周日笔试,24、25两天,即周一二第一轮面试,之后每天一轮,通过的话当晚发第二天的面试通知,周五终面,1月2日发offer,全程10天搞定。算得上是各家秋招里效率相当高的了。



 方向选择 


招总的管培分为5个方向,零售、公司金融(即对公业务)、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和Fintech。Fintech对专业有要求,一般不参加常规笔试,会安排专业笔试。


另外,可能是因为申请人数相对较少,有人甚至直接免掉了笔试。剩下的四个方向对专业没有太大的要求,但是申请难度大致为零售<=公司金融<资管<<投行。因为我申请招总的时候是抱着保底的心态,所以没有申请难度较大的投行方向,而是选择了更加稳妥的公司金融方向。



但是了解招行的同学应该清楚,科技金融是招行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而零售金融领域招行无疑是业界第一。所以在方向选择上可能需要综合兴趣爱好、未来发展、申请难度等多方面因素考虑。


 笔试 


招总的笔试是统一安排的机考,据说参加这次海外场的人数近千人。笔试内容是正常的银行行测题和一些趣味性的题目。


行测题的练习相对比较简单,前面是英语单选和阅读,后面是一些改病句,填词语,数学题之类的常规题目。趣味性的题目有两类,一类是类似于“大家来找茬”的小游戏,左侧一张图片,右侧四张,要求在右侧的四张图里找出跟左侧图完全一样的图。


在给定的很短的时间内有大概20多道题,想做完是不可能的,所以就面临一个准确率和速度的trade-off。这一类题目可能考察的是静态的观察辨别能力。



另一类考察的是动态的观察追踪。在屏幕的方框内有一些圆点,开始时系统会标记几个点,之后所有圆点随机移动,你需要追踪刚开始标记的几个圆点,在移动结束后选出他们。在给定时间内,做尽可能多的题,难度逐渐增加。


总的来说笔试难度不大,考察观察辨别能力的题也无从准备,考前做些行测题可能会在考试的时候更有自信一点。另外,时间有限,题量较大,所以遇到难度较大的题目如何取舍可能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面 


官方说法是,一面和笔试的成绩共同决定能否进第二轮面试。可能也是处于这个原因,一面参加人数非常多,面试周的周一周二两天都是第一轮。面试前一天会收到短信和邮件通知,可以在招行招聘的公众号上自行选择面试时间。


一面的形式是1分钟的英文自我介绍和2分钟的观点阐述。每一批两个面试官,接近20个面试者,按面试官给出的顺序坐好依次发言。


1分钟的自我介绍大家完全可以提前准备,但是我之前以为自我介绍是中文,所以完全没有准备英文的自我介绍,只能现场freestyle,这里也建议大家最好提前准备好中英文两个版本。


2分钟的观点阐述是中文,难度也不大。每个人会拿到一张A4纸,上面是各自的题目。话题五花八门,社会问题和时事热点为主。



这一轮的问题在于,大家进到会议室坐好之后,同时打开自己的题目开始3分钟的准备,而发言却要按照顺序进行。这也就意味着第20号同学可以比第1号多出接近1小时的时间准备自己的观点阐述。


我当时分到的是3号,等我看到最后几名同学在阐述的时候拿着写的满满的A4纸朗读的时候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但是面试官应该也很清楚这种面试规则的bug,而且第一轮本身筛人的比例就不大,所以总的来说,应该没有太大影响,在面试的时候也没必要因为这个影响自己的心态。


一面难度不大,基本听完大家的发言就知道自己是否有希望进入下一轮了。如果通过的话,在当天晚上就会收到短信和邮件,通知选择第二天的面试时间。



 二面 


第二轮是群面,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类似,但是采取了一种类似游戏的创新形式,被我们戏称为“盲人摸象”,倒是也挺形象的。


近20个人一间会议室,同样是两位面试官。坐好后大家阅读桌面上的A4纸“游戏说明”,规则大概是:一套卡片,在颜色和形状上有一定的规律(4种颜色,12种形状,一共48张一套),面试官从一套卡片中保留几张,剩下的发给面试者,每人2-3张。


面试者戴上眼罩之后,通过摸卡片形状和向面试官询问卡片颜色来讨论这一套卡片的规律(颜色和形状),并判断出面试官保留的几张卡片是什么颜色和形状。


因为大家蒙着眼睛,而且人数众多,所以相比于一般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更容易出现意见不统一,产生分歧甚至争吵的情况。



身任务并不难,一般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规则和方法在这里也同样适用。如果说一般的无领导小组讨论考察的可能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那么招总的这个形式考察的可能更加侧重表述能力(如何描述清楚手中的形状,因为会有非常相似的两个形状,很tricky),而且对团队合作的要求会更高。


 三面 


第三轮面试大概还剩100人左右(根据签到表推测的,不一定准确)。属于比较常规的半结构化面试。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给定这样一个情景:


“你的女朋友生病住院,你带着准备好的花和礼物去医院看女朋友,但是在医院里偶遇了你的领导,领导恰好也在这个医院住院,领导说,你来看我还带了花和礼物,说着接走了你手里的花和礼物,问如何在不伤害领导面子的情况下,把花和礼物要回来。”(难怪mianzi能作为一个英文单词出现,真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情景)



其他问题包括:结合简历,之前没有在银行工作过,为什么选择了银行;本科和研究生的跨专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总行管培需要轮岗,对轮岗地点是如何考虑的。总的来说问题没有太超纲。


这一轮面试还是值得准备一下的,我当时主要准备了一下几个问题和对应的答案:


1. 自我介绍。重点在自己与众不同而且能够让别人记住的地方。

2. 为什么选择公司金融而不是零售金融,包括对岗位的理解。

3. 为什么选择招行,即对公司的理解。

4. 个人的优势和缺点,结合个人经历举例。

5. 之前的经历。包括之前的实习经历的描述,以及印象深刻的事,与同事产生矛盾的经历,遇到什么挑战及如何解决,遇到什么样难以应付的客户及如何解决,最大的成就是什么等等

6. 结合当前职位的职业规划。


在这一部分的准备中我重点选取了自己以往实习和创业经历中的6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经历,用STAR(背景,任务,行动,结果)的方法分别描述出来,形成了这6个故事。


这样一来,在面试中一旦遇到需要描述过往经历的问题,可以经过简单的改动直接清晰的讲述出来。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也确实是简单有效的。



 终面 


终面的形式为7分钟的PPT presentation,题目会在前一天晚上7点左右发给面试者,第二天早上6点钟之前要求把做好的PPT slides发到指定邮箱,这是明摆着需要熬夜赶制PPT的。



不同方向的面试者拿到的题目是不一样的,在签到的时候发现,截止到最后一轮,零售和公司金融方向分别剩16个人,资管大概10人,而投行方向的签到表根本没在reception出现,有可能海外场没有投行方向的人走到最后一轮。


公司金融方向的presentation题目是跟银行结售汇数据相关的一道题,尽管我的专业是金融,但是这部分内容在校期间接触的极少,几乎可以说是零基础。


通过向在银行工作的一些校友请教,以及大量的资料检索,我在4点钟完成了两页slides的制作,并写好了讲稿。睡了3个小时,去参加终面。


面试场地很贴心的给大家准备了早餐,询问其他参加面试的同学才了解到,大家的状况都差不多,也都是几乎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都是熬夜到凌晨三四点钟才完成。


三位面试官其中一个主要负责记录,另外两位年龄稍大一些的面试官主要提问。在7分钟的展示过后,面试官对展示的内容有一些提问,但是难度不大。


因为面试官也知道这部分内容对于面试者来说可能比较难,所以没有在内容上过多的为难面试者,反倒是夸了一下我的PPT做的很精致,问我做到了凌晨几点。



在此之后是一些相对比较随意的提问,比如“你对招行了解吗”、“你知道招行什么业务比较好(由此引申出为什么选择公司金融而非零售金融的问题),发展方向是什么吗”、“你在云计算公司工作过,对区块链了解吗,在银行业你觉得可能有怎样的应用”等等。


最后一轮的终面其实最煎熬的地方不在于面试过程,而是在presentation的准备上,因为是对完全不懂的知识点做presentation,而且时间比较短,所以如何理解题目,如何利用好这很短的时间形成有价值的insight就很重要。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一度心态爆炸,但是还是强忍着完成了。相比之下面试过程非常轻松和谐,坐在中间的主面试官甚至给我讲了一下我的presentation里面的一些专业知识,结合我本科的心理学背景还做了一些拓展,完全没在知识内容上有任何的刁难。




在拿到offer之后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是放下。在求职的时候,在校经历和实习经历其实都已经是一个固定的结果了,本身的能力和水平已经确定,那么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面试中表现出100%,甚至120%的自己。这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


之前在面试一些其他公司的时候因为自己本身也没有很喜欢那些公司和岗位,所以基本是没有准备或者很敷衍的准备一下,结果也确实对得起我的敷衍。


而招总因为是我认为比较合适的保底offer,所以还是下了一些功夫进行准备的,而面试过程里的从容应对,和拿到offer的这个结果也就证明了这些准备是有价值的。



况且这些准备,比如对自己经历的梳理,对找其他工作来说也是有帮助的,这些准备有着很高的复用价值。


最后


美国有研究发现:

拥有职业导师的人,升职的概率是其他人的五倍


我们拥有50多位在各行各业工作数十年的资深导师

90%的学员在3个月内拿到了理想的offer


扫码加小编

免费预约15分钟资深导师一对一咨询吧~



成功

案例


Infinity往届学员成功案例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