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按照“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的原则,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涉及银行、保险、券商、基金、期货、信用评级等多个领域。
这些措施,通过放宽准入条件,缩短政策过渡期等手段,让外资中介机构、外资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参与直接融资市场竞争,极大丰富了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参与者的类型。(新闻链接:周末重磅!国务院放大招:11条措施,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银保监会、证监会第一时间回应→)
金融改革为何再提速?相关措施对内外资机构分别意味着什么?又将对市场带来哪些影响?7月21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和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做客演播室,深度解析。
曹远征:以金融开放捍卫经济全球化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 曹远征:这次开放两个最重要的特点,第一,原定的开放加快;第二,有新的开放领域。
全球经济正在全球化和去全球化的关口上,里面两个提前,从2021年提前到2020年,看似就一年,实际上是以更清晰的姿态,显示中国捍卫全球化的立场;另外,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财富管理越来越需要,也是应需而生。
刘 戈:金融业亟需通过竞争学习本领 夯实基础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对债券评级,包括养老金管理公司开放,这些领域之前并不是主流金融业务,我们也没有发展经验,而国际上确实已经有比较长的发展历程,技术、经验、人才储备都不是我们可以与之相比的。而这些业务在未来会有很大需求,所以只要我们想发展这一块,外资就不是要不要他们来,而是必须要他们来的问题。只有他们来了,市场有了竞争,人、公司、行业才都能成长起来。
观点链接:
政策具可操作性 且潜在影响大
野村国际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陆挺:外资股比限制年限提前,会清晰地向外界传递一种态度,一批全球性的金融企业会加速、加大在中国的布局。另外,评级业务的开放非常关键,因为现在债券市场对我们整个国家资本市场,对融资结构影响非常大,如何对风险定价,具有高度技术门槛,这个领域的开放将对中国债券市场带来非常大的提升。
外资机构会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积极响应
野村国际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陆挺:就证券领域来说,外资公司的比较优势,集中在机构业务、衍生品和投行并购业务,还有跟各种业务相关的跨境操作方面。另外,私人银行业务,既是国内现在迫切需要提升水准的地方,也是外资相对较强的领域。保险业务,海外一些历史悠久、有很高信誉度的保险公司不仅产品丰富,资金管理能力也非常高,更大力度的开放政策显然也会吸引他们加大在华布局。
曹远征:中国理财金融服务是国际金融机构关注焦点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 曹远征:去年中国人均GDP达到大约9700美元,再过几年,随着收入继续增长,理财问题会变得越发重要,这是全球金融发展趋势。
尤其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为老年人服务的老龄化理财是一个创新的领域,这对内外资都是一种挑战,大家可能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竞争,所以,开放不仅给国际机构带来了机会,更满足了中国金融的发展需要。
曹远征:金融开放并不等于放开金融监管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 曹远征:金融是有监管业务的,金融开放并不等于放开金融监管,牌照是监管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我给你放开,你可以获得这个牌照,但是你能不能获得这个牌照必须通过“高考”。
刘 戈:对外开放将优化金融市场格局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不管是从改革开放以来,还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伴随外资进入的担心一直都有,但这么多年,中资在哪一个领域都没有说溃不成军,很多领域最后还呈现出一个各有所长,各自有各自市场的这样一种情况,金融领域尤其如此。
所以,无需担心是不是还有狼来了,而且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说狼和羊之间的关系,更多是一个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伴随这样一个过程,市场格局只会更加优化。
曹远征:中国金融供给侧改革最新举措出台,中国金融将加速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 曹远征:改革开放是两个轮次:开放促改革,改革推开放。这次也一样,中国金融结构基本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我们说中国金融发展将来一定是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方向发展,开放恰恰是促进这个转变,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有之意。
刘 戈:中国的金融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是提高行业水平的需要,是防范风险的需要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往后我们还会有更重的任务,中国经济将更多和世界经济融合,基于这样的需求,中国必须要将金融业置身于更充分的竞争当中来学习、成长,这样才能提升全行业水平,适应未来的全球竞争。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本文编辑:吕亭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