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椰子350”,很多鞋迷肯定不陌生,而且为之疯狂迷恋。
就算你不知道这是一款什么鞋,但走在大街上,你肯定见过这款鞋子。
这款鞋子,原售价并不贵(比其他普通款贵一点点),也不是所谓的“天价”,但因为难买,却被炒成了“土豪价”。
售价近1W人民币的鞋子,原价2000多人民币,也是可怕。
尽管款式越来越多,但其价格和难买程度也只增不减。
这款鞋子也是如今明星们最爱的一款,全球明星,基本人脚一双。
于是,很多鞋迷和黄牛贩子不惜半夜通宵去排队买鞋。
有些鞋贩子排队是为了转手倒卖,卖出价格绝对翻倍。鞋迷排队,是因为真爱。而有些中国不差钱的留学生排队,只是为了跟风。
在澳洲,这样的排队场景很常见,尤其是新款发布之日,如果你发现某运动店门口被堵的水泄不通,就自然而然地知道又有新鞋发布了。
不仅在澳洲,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场景,每次都能看到大量中国留学生的身影。
近日,西班牙一Foot Locker鞋店门口,一群中国年轻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为了一双鞋子,现场大打出手,当时场面及其混乱。
视频详情
👇
当地时间6月23日,很多人在排队等待买阿迪达斯新出的这款新鞋,没想到却起了冲突。
店铺还没开门,店铺外面却“热闹”起来,只见一中国留学生被踹倒在地,其他几个人在互相拉扯,推搡。
显然,倒下的白衣留学生是不服气的,被同伴拉起来后,他还想继续还手。
从视频可以看出,在他倒地期间,其他人仍在继续打架。
本来有秩序的队伍瞬间变成“一团散沙”,有人吃瓜,有人继续追逐打架。有些原本在排队的顾客,也自动远离他们。
这个场面,也是让很多老外看呆。
目前冲突原因仍在调查中,有人说是因为有中国人插队,于是产生矛盾。
也有人说是因为有中国人花钱雇老外排队,而被雇者插队,于是排队者看不下去,就产生了冲突。
无论怎样,冲突原因肯定是与这款鞋子有关的。
有些中国人买名牌、买联名款,是因为兴趣喜好;而有些人,却只是为了跟风,自以为很潮很有面儿,觉得越贵越难买的就是好的。
01
成年人的体面,比钱贵
这不禁让人想起来这个月初,优衣库因哄抢事件上了热搜。
6月3日,优衣库 X KAWS 系列T恤发售。短短3秒,线上产品就已经售罄。而线下购买的场景,堪称现实版的“釜山行”。
人们以百米冲刺的气势冲向店铺,手机掉落也在所不惜。
从刚打开一个缝儿的卷闸门爬进去。
疯了一般的抢着一样东西。
站到柜台上,直接扒掉模特身上的衣服。
直到扒得可怜的男模……
为了一件T恤甚至大打出手,直接开撕。
钻门、跪地、撕扯、打斗,为了一件T恤,连尊严都不要了……
一件99元的T恤,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火了。
连大妈都不管不顾的去抢,哪怕自己穿不上。
然而,这件T恤背后的真正含义却很少有人知道,与优衣库合作联名的Kaws 到底是什么来头,在这些人眼里也并不重要。
买到就是赚到,卖了能赚钱,穿在身上有面子,不仅很骄傲能抢到,还能装X,这些就足够?
02
“哄抢”的背后是暴利
抢鞋子、抢优衣库联名款都不是个案。还有今年2月的”星巴克猫爪杯事件“。
同样的限量款,同样的疯抢,同样的大打出手,同样的套路。一群人为了抢一个杯子无所不用其极,就让人见识了一次“体面扫地”。
并且,这事还上了外媒的头条,为了一个199元的杯子大打出手,外国人表示很不理解。
让人羞愧的是,这样的哄抢早已经蔓延到了海外。
加拿大的多伦多,曾发生过华人疯抢特价网红眼霜的事情。
超市的两大堆橙色箱子旁,围满了抢货的中国人,每一个人都似训练有素,身经百战,以最快的速度抢下“战利品”。
再看看澳洲,华人抢奶粉都已经不算是稀奇事儿了。甚至三天两头被澳媒点名报道!
就在今年年初,澳大利亚墨尔本华人区Box Hill的一家Woolworths 超市里,就发生下面惊悚的一幕。
大家为了抢奶粉,完全不顾身边人,有位大叔甚至直接被推倒在地,场面可以用“凶残”来形容。
不过这位大叔也是“坚强”,为了抢奶粉,完全不顾其他,赶紧爬起来继续抢。
这位大妈完全不顾身边的拥挤环境,很淡定的一罐接一罐的装奶粉,仿佛任何事情都打扰不了她。
虽然货架前面已经凑满了人,但还是不断有人强挤进来。
最后,这家店的工作人员当场采取紧急措施,直接下架了剩余的奶粉。这场闹剧才得以收尾。
事实上,澳洲的“奶粉荒”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长久以来,澳洲妈妈们都抱怨自己宝宝的“口粮”被抢了。
为此,为了让澳大利亚的宝宝有口奶喝,政府也是绞尽了脑汁。现在,只要走进澳大利亚的超市,都可以在奶粉架上找到专门用中文写的标示——奶粉限购,每人两罐。
据澳媒报道,澳洲共计有40多万代购在抢奶粉,中国代购每天能从澳洲邮寄出3万个包裹!
数量大到惊人,而这背后却是强大的利润空间。
有记者曾采访过一名中国代购,其表示一周大概卖奶粉就能赚11万人民币。
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少有人会手下留情。
华人车库囤满了奶粉
03
争抢到最后只剩下丑态
哄抢,难道仅仅是中国人的专利吗?当然不是,看看美国每年的黑五,商场同样是被挤得水泄不通。
中国人多,竞争激烈,自古至今公共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常有发生,为此,很多国人喜欢快,喜欢速成、喜欢走捷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抢占更多资源。但这并不能成为哄抢的理由和借口。
无视规则的利己主义,伤害的绝不是一小拨人那么简单。
就在不久前,一直走亲民路线的匡威,也搞起了饥饿营销——抽号才能购买。而这背后,或许却是为了迎合国人的需求。
限量的才是好的,限量的要靠抢,限量的一倒手可以赚很多。
然而,无数次的争抢后,最后剩下的只有丑态。
这样人和僵尸又有什么区别呢?
///
鞋子虽潮、奶粉虽好
但也应该遵守秩序购买
成年人的体面远比这些值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