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追溯到最早一批“出国潮”应该是在80年代。那时候,无数怀抱着梦想的年轻人渴望能有出国工作学习的机会,国外的世界是他们心中的淘金地、圆梦园……
都说国外的世界像一堵高得望不见的围墙,时间久了,墙里的人想出去,墙外的人想回来。还记得当时《北京人在纽约》中的那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这儿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这儿是地狱。”
想当初不少人为了“出国镀金”,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从开始的“水土不服”,到如今渐渐习惯国外的生活。但是多年后回国,却陷入了无尽的懵懂和迷茫之中,这才发现,不知从何时开始“回国变成了出国,出国成了回国”。
有位在欧洲生活多年的朋友曾说,在国外的生活称得上近乎完美,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安逸”,让他迫切地想要摆脱那种致命的舒适和可能性的匮乏,而国内的活力和复杂却让他心生向往。于是在经过激烈的内心挣扎后,他毅然决然的回归,开始了新的冒险。
但是,一切却并没有按照他预期的那样发展。回国后种种冲击和不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重组,让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陌生感”。面对这个充满活力和机遇、却又价值单一和苍白的时代,他迷惘了,既不能转过身去假装看不见,却也不能说服自己热情地起身拥抱它。
更重要的是,他仿佛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社会底层”人士,即便他头上已经顶着一个闪亮的标签——海归。
海归,是我们眼中高学历、高薪资的代名词。
在欧洲生活那些年,朋友圈子遍布各个行业,有做金融的、管理仓库的、酒吧调酒的、开纹身店的、夜店DJ的,可能有些是在我们眼中是看起来很“平庸”的工作,但他们对正在从事的职业抱持着真挚的热情,也从中发掘到无尽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利他、快乐、自由还是个人成长;他们既能自由地探索和发展自我,享受创造、体验和分享的乐趣,也不放弃寻求公共层面的价值和意义。
在国外并不存在所谓的“社会规范”,也不存在“什么阶段该去做什么”的标准考量,没有人对选择你的人生品头论足、指手画脚。一切都是围绕自己的感受,参照自己的思考和决策去行动、去生活。
当回到国内,这一切都变了。你仿佛变成了一个少数派,被外界一次次置入“框架”中去审视和评判,那些声音似乎在与你争夺生活意义的阐释权:
你看看身边还有像你这么大还不结婚的吗?
你已经30岁了,马上要被95后淘汰了。
都这个年纪了,怎么还在做媒体这么没钱途的事情啊……
国内单一的价值系统是那么强大,强大到可以让人终日活在焦虑和忧惧中。在国内,如果你从事一些“不那么挣钱”的职业,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所谓的“社会底层”。
成为底层会怎样呢?会被歧视、侮辱和践踏。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外,你能自主的选择做一个快乐自由的普通人;但在国内,连所谓中产精英们都有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生怕脚下一滑掉落了阶层。
有着时代特征的“围城”紧紧把我们的人生价值观隔离起来,时代标准下的一套价值体系彻底占据了其他价值生长和繁荣的空间。我们接收了那么多年的“素质教育”,到头来却不曾发现,教育给了我们看世界的眼睛,却没有给我们创造这片世界的五色石。
让我们面对现实,愿我们忠于理想。
活出自己理想的样子,
最起码不要让理想讨厌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