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再劝下去也没有什么用。于是总督命令把那个女人带医院去为她包扎伤口。这时,其中的一个印地安人,一个名叫博拉德里的青年男子,走过来请求让他也上船,说他是她的丈夫。那女人点头认可他说的话,并恳求我们答应他的要求。他是一个不错的,长得比较结实的小伙子,大约19到20岁的年纪,他就是刚才说的那一幕发生时躺在屋子里的那一堆人当中的一个,但他当时根本没敢阻拦巴尼龙,也没帮那个本来有权受到他保护的可怜的人。
我们的人现在撤离那个地方,留下愤怒已极的巴尼龙和他的同党们继续去策划更深的复仇阴谋去了。他临走的时候,巴尼龙还说他会到医院去找他的仇人,并在那里把她杀死。总督警告他,如果他那样做了,他将被立即枪毙。听到这样的威胁,他也只是报以轻蔑的一笑。
为了确保两个落难者的安全,一个哨兵被安排在他们暂住的房间门口站岗。也许是害怕我们不能保护他们,或者担心将来我们会限制他们的自由,这两个人当晚还是曾经试图逃走。当被问到他们打算去哪里躲避时,他们说他们准备去卡梅拉加尔部落,到了那里他们就安全了。第二天早上,艾米拉万伊(作者注:这个可爱脾气很好的小伙子现在非常喜欢跟我们在一起,几乎天天住在总督的房子里。他穿着专门做给他穿的衣服,而且,为了让他高兴,我们就教他当侍者。一天,一位女士,麦克阿瑟夫人,驻地一位军官的妻子,在那里用餐,南巴雷也在那里用餐。那个南巴雷很替他的这位同胞着急,认为他干这个新差事应该有好的表现,就给了他好多教导,很严肃的告诫他许多规矩,比如,那位太太把叉子跟刀交叉放在一起的时候,就要立即给她拿一副新的。艾米拉万伊照着他说的做了,不仅侍候麦克阿瑟夫人一个,还顺便服务了其他几位用餐的客人。最后,南巴雷极其庄重地把自己的叉子和刀交叉放在一起,眼睛朝艾米拉万伊瞥了一下,艾米拉万伊,知道他同胞的意思,但只是冷冷地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然后就把头扭过去了。南巴雷被他的这种蔑视刺痛,怒气冲冲问他为什么不像对待其他人那样对待他。但艾米拉万伊只是大笑,而且以后还是愉快地继续为每个人服务,他的那位同胞的愤怒谴责最终也没有让他为他的任何一个同胞服务。)来找他们,他看起来对巴尼龙的仇恨感到非常害怕。不一会儿,一帮印地安人,据说都是巴尼龙的死党,由一个叫“贝工”的领头,横冲直撞的来到医院的花园,想用武力把那三个人全部带走。我们的人将他们赶走,并且吓唬了他们,那个头领也只是嘴里不干不净的骂了两句。
巴尼龙发现他没机会,就跑回去两天没出来。最终,他还是露面了,由他的老婆陪着他到我们这里来。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他径直朝总督的房子走去,当被挡在门口时,虽然他没带武器,还是企图威胁哨兵。哨兵没揍他,但是警卫队立即派出警卫部署在总督房子前面,并非要合作拿下巴尼龙。那家伙的暴躁情绪终于冷静下来了,认输了,并且似乎心甘情愿改正自己的过错。巴尼龙对各人安危甚至生命危险的无所畏惧,不能不令人佩服;但是由此我们也不难预测他的下场:他迟早要死于非命,死于他的鲁莽,尽管他的想象力曾被我天真的描写成第二个“欧梅”——好奇的打量着庭院里的一切,看到什么都要刨根问底。(译者注:欧梅是个塔希提人,被詹姆斯.库克带到伦敦。)
为了鼓励他这种有所好转的情绪,试探一下一个印地安人勇士是否可以对敌人动感情,总督让人把他带到医院,让他看看那个他的残暴的牺牲品。他一声不吭的答应了。就要走进她躺着的那个房间时,他犹豫了一下,但最终战胜了自己的仇恨情绪。他温柔的对她说话,还说自己对所做的事情感到很后悔,而且还保证以后会保护她。巴兰加璐和他一起去了那里,看到这情景,有点着急了,觉得他对她是不是有点太亲热、太温情了,担心他会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于是,他开始骂他们俩个,骂得很恶毒,朝那个女孩扔石头,还想拿棍子打她。
这样,就结束了这段稀罕的历史珍闻,有关它的结局,我留给读者自己去猜想。杀死俘虏在他们那里是不是一件平常事呢,我们以后也没能找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类似的事情我们再也没碰到过。(待续)
本文由Finny整理,图片来自网络
澳洲《联合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