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继悉尼之后,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再次震惊世界。究其起因,人们不禁惶惑不安:孰对孰错,我们是哀婉、是反思?而如今,又该如何把握这个“和平世界”所赋予我们的言论自由?
巴黎《查理周刊》的枪击事件令全球陷入再次哀悼,而对于刚经历了悉尼人质事件的澳洲人而言,这起再次被打上“穆斯林”“恐怖事件”等标签的悲剧,更令他们体会到切心之痛。
澳民众自发为殉难者守夜
墨尔本、悉尼、珀斯的数千民民众自发组织守夜祈祷活动,悼念巴黎枪击事件中的12名殉难者。
悉尼近2,000名法国籍居民聚集在不久前发生人质事件的马丁广场,为殉难者点燃蜡烛。法国驻澳大使Christophe Lecourtier对着聚集的民众高声说到:“我们不可以向恐怖主义低头!”
墨尔本也有1,000多名民众冒着大雨聚集在联邦广场,高举“Je Suis Charlie”(法语,意为“我是查理”)的牌子,哀悼殉难者。
墨尔本守夜活动的组织者Maeva Siena是一名法国籍人士,四个月前来到澳大利亚,她的一名朋友在《查理周刊》工作,在枪击事件中幸存下来,如今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Siena说:“我们希望告诉巴黎的人们,虽然我们远在他乡,但是我们的心与他们同在。”同时她认为不该将枪击事件和民族与宗教联系起来,“那些人是疯子,他们不能代表某个民族或宗教。”
极端主义者称“行为自由”枪击有理
就在众多人陷入深深悲哀的时候,也有人为枪手鸣不平,大肆声称他们只是维护自己的宗教,那些漫画家的惨死是他们侮辱穆斯林先知应付出的代价。
现居珀斯的Junaid Thorne在Twitter上称“侮辱宗教的人就应该受到报复”,“如果你们想要‘言论自由’,那别人也有权‘行为自由’”。
另一名信奉伊斯兰教的澳洲人则称那些漫画家不敬地画了先知穆罕默德的裸体漫画,是死有应得。这名拥有2,000多名粉丝的澳洲人在Twitter上写到:“穆斯林们应该为法国这些圣战者的行为感到自豪,他们是为伊斯兰而战。”
伊斯兰教领袖谴责恐怖枪击
巴黎的恐怖枪袭无疑再次将穆斯林社区与伊斯兰教推上风头浪尖。澳洲的伊斯兰教领袖们纷纷对枪手表示强烈谴责。
维州伊斯兰委员会(Islamic Council ofVictoria)发言人Kuranda Seyit表示,先知穆罕默德在穆斯林的心中是非常神圣和完美的人,穆斯林无法忍受先知遭到丑化,“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枪手)可以因此杀人。”
Seyit说,《查理周刊》对于先知的丑化如果出现在一个完全由伊斯兰教教法统治的社会体系中,那将会被认为是一种犯罪,然后这种社会体系并不存在。“无论枪手是谁,借着伊斯兰教义为名的杀人都是错的,是一种犯罪。”
澳洲伊斯兰友谊协会(Islamic FriendshipAssociation of Australia)的发言人Keysar Trad称枪击行为“完全违背了我们成长过程中学习的伊斯兰教义”。他说:“我们不赞同那些漫画,但是即便如此,我们的教义并不支持我们去伤害那些中伤我们的人。”
Trad表示,漫画家的行为确实诋毁了他们心中神圣的人物,但先知穆罕默德自己“绝不会去反击那些中伤他的人”。
用漫画的方式讽刺现实在法国已有很长的历史,早在19世纪,正值法国政局波涛汹涌之际,法国现实主义讽刺画家杜米埃(Honore Daumier)创作出一系列政治讽刺漫画,旨在讽刺、批评当时的君王政体,为他招致牢狱之灾。(澳洲堪培拉的国立美术馆新近的“Impressions of Paris”展览中展示了众多他的漫画作品。)直到杜米埃死后,承认他是画家的呼声才逐渐提高,而讽刺漫画也被奉作是一种艺术形式。可如今,漫画家们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社会中再次遭受灭顶之灾,不禁令人在愤怒与唏嘘之余沉思,“言论自由”(或者是“行为自由”)的是否能用伤害他人作为代价,“维护真理与正义”的界限到底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