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中国留学生为保护女友遭群殴!这些歧视词汇你应该知道......

原创 2019年07月31日 发现澳大利亚





近日,又有在澳中国留学生无辜被打!


被打的同时,他们还被对方歧视的称为:Ching Chong。

             

“Ching Chong”是带有侮辱意味,用来模仿和嘲笑华人或其他亚裔人士讲母语时的声音。这个词来自排华法案期间,是北美长达数十年的排华史中最经典的一个代表,最早起源于华工帮助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时代。


另外,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居,清朝时被外国人骂为“清虫”(Ching Chong)。美国人说这个词,是因为他们觉得中文是某种低能的愚蠢的语音,是一种纯粹的取笑。


无论是在澳洲还是其他国家,“Ching Chong”都是一个带有歧视色彩的词汇。


案发时间为7月24日晚上,一中国留学生(Sheng Bi,英文名Vital)和女友正打算在墨尔本South Yarra地区Chapel Street 附近找餐厅吃饭,结果被迎面来的三个陌生白人男子毁了这个夜晚。


 

三个白人男子边朝他们走过去,边叫嚷着“Ching Chong”,更可恶的是,还有一人竟想对这名中国留学生的女朋友心怀不轨,想去碰她。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留学生Vital 也很愤怒,他径直把女朋友保护起来。


没想到,对方并没有因此罢休,他们甚至直接开始上手打Vital。



其中有人下手很重,朝他脸上打了一拳,不仅把Vital 鼻子打到出血,在殴打期间,还留下了其他伤口。


Vital 在当时也用英语质问对方:what's the problem with you guys?(你们是有什么毛病吗?)


这三个白人接着又把他们步步紧逼到角落,还带脏字的大喊,让他们滚出自己的国家。



事情还没结束,这三个白人在骚扰完这对中国情侣之后,又把目标转移到了旁边的一个独行的印度人身上,同样带有辱骂字眼的满口脏话,而且也把这个印度人揍了。


庆幸的是,他的女友并未受伤,但已经产生心里阴影,不敢出门。



好在身边有热心路人的帮助,而且也帮忙报警。


路人拍摄现场视频

👇

      

事后,Vital 把自己的经历发布在了社交媒体上,希望用自己亲身例子,让大家也都小心注意起来。


他表示自己通常不会发这样的内容,不过现在都2019年了,没想到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希望大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种族歧视”在墨尔本依旧存在,也希望大家重视起来。



对于这个帖子,有网友表示强烈支持和表扬他的做法,有的网友也分享了自己在海外遇到的类似案例,但也有人觉得他不还手显得很懦弱......


对于不同的声音,Vital 依旧保持自己原有的想法:


“对于那些讽刺我的人,我完全不介意,因为我保护了我喜欢的人,针对这件事,我也勇敢站出来了。而那些躲在键盘后面只会说风凉话的人,其实和袭击者没什么区别。说话之前也请三思。


如果换作是你,你可能会走掉,当作什么都没发生,顶多没面子,又或者你把自己当作是成龙,以一敌三,但万一他们身上有刀呢,那么受伤的就是你自己,硬刚这并不现实,这不是在拍电影。”



虽然澳洲出现“种族歧视”现象并不是个例,但大家也切莫过于惊慌紧张,一定要理智处理,寻求帮助!


女生在日常生活最好也学一些基础的防身术来预防。


///


接下来在聊聊“Ching Chong”一类词语,如果你在国外遇到一些很奇怪或者带有歧视色彩的语言攻击时,千万不要心大的觉得自己想多了,无所谓。


也许你觉得这些词表面意思没什么,但当考虑到其背后涉及到的历史,这些词是非常带有侮辱性的!



你可能没有被说过的经验,了解的也不是太多,但是如果外国人说出这些词,一定不会是单纯的。



就连老外都提醒,面对对方不礼貌行为,你千万不能把对方想的单纯。



遇到以下这些自带歧视的英语辱华词汇,请一定要注意!


Kat是美国人,Sid是中国人


总结的这些老外对亚洲人的侮辱性词语和动作,并不是仅靠个人观点,而是根据美国的黑暗历史以及经验得出来的。


这些带有侮辱性的言论,大多来自美国19世纪的排华法案。



当时,许多华人因为淘金热到美国寻找机会,美国白人觉得这是邪恶的外国人来抢工作,就创造了许多羞辱和歧视华人的词汇。政府还颁布了排华法案:美国欢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人,除了华人。


这条臭名昭著的法案一直延续到1943年才废除,而许多侮辱性的词汇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01

/ Chink /


Chink 意译为窄眼、小缝隙,是一个非常非常挑衅的词语,挑衅程度和形容黑人的“Ni***”差不多。



林书豪曾被ESPN的记者用“Chink in the armor”来形容,虽然这个词一语双关,一方面意为“盔甲的裂缝”,但也可以解释为“穿盔甲的中国佬”。


但公然使用这种侮辱性句子是很无知的行为,这个记者最后被开除了……



02

/ Chinaman /


这个词,表面上看起来是无害的,就像Frenchman(法国人)、Irishman(爱尔兰人)一样,但如果你知道它背后的历史,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这个词在排华法案期间被广泛使用,那时候大家都在歧视华人,所以“Chinaman” 是被用来贬低华人的。


如果现在还有人用这个词,他脑子很可能想的是一个非常低贱的华人漫画人物。



03

/ Oriental / 


这个词的使用要看语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它背后有着非常奇怪的含义。



如果用这个词来形容物品,是没有问题的,比如Oriental rugs(东方的地毯)。但如果用来形容人,可能脑子里联想的,是一个留着辫子、躺在鸦片馆里吸鸦片的人物形象。


现在的年轻人都会注意这个细节,年纪大一点的不一定。



就连奥巴马,都将这个词从法律中删掉了。



04

/ Jap&Gook /


“Jap”是Japanese(日本人)的缩写,在二战期间成了侮辱性的词,专门歧视日本人,而“Gook”则被用来歧视韩国人。



中国人可能会觉得,自己与这两个词无关,可问题是,很多美国人根本分不清也不在乎你到底是哪国人。


这两个词,就是被用来无差别歧视亚洲人的。



05

/ Ching Chong /


还有最开始提到的Ching Chong,这就是一种存粹的取笑,大家的愤怒也是有原因的。



06

/ Dog eater/ 


这个词来自所有亚洲人都吃狗的刻板印象,所以觉得亚洲人都是野蛮人。



如果有人问你是否吃狗肉,不用理他...



07

/ Pulling your eyes back /


在欧美人眼里,黄种人都是小眼睛,所以一些人经常会用眯眼的动作来嘲笑亚洲人。


也劝一些中国人不要为外国人洗白了,这个动作本身就带有歧视亚洲人的含义,一个非亚裔,真的没有任何借口可以开脱。



比如Gigi Hadid也曾因为眯眼模仿佛祖饼干,让大家觉得她在嘲笑和歧视亚裔。



08

/  Jackie Chan、Bruce Lee、Ling Ling… /


这些都是人名,如果你的英文名就叫这个,那没有问题。


但如果这根本不是你的真名,外国人却莫名其妙地用这些名字来称呼你,就是在歧视你。



如果你到外网去搜“LingLing”,就会发现与这个名字相关的网络流行图,全是和吃狗相关的。



一样的道理,叫你“Bruce Lee...”不是觉得你很酷,而是说:哈哈,你这个亚洲人。



如果在生活中真的遇到这种事情,小编的想法和他们也是一样的:原则上的事情,不能忍。



-En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