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是冒险还是探险?

2018年12月31日 澳际澳洲



如果我们拿出一条50公分的线,姑且叫它“人生”。前面49公分维持不动,最后的一公分随便怎么折、怎么转,人生的康庄大道依旧笔直。但倘若我们把它前10公分甚至是1公分的地方大转弯,这条“人生线”的发展就不一样。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父母觉得你长大应该当工程师、医生、老师或律师等,因为社会地位高,或者可以过上好的生活。但人生总是不尽完美,你可能刚好对这些领域没兴趣,反而喜欢音乐、艺术、文学或设计等。

有趣的地方是,当初处于“被决定”的孩子,总有一天会角色转换,家长将面临一种窘境——该“协助”孩子做决定,还是要“尊重”他们的想法。“习惯替子女做决定”其实是中式家庭教育的“常态”。

和美国家庭教育不同,孩子成长的过程里,我们常会不自觉地帮他们“做决定”。最常说的一句话莫过于“我是为你好”。因为家长普遍认为,小孩尚未成年,什么都不懂,父母拥有较多的人生阅历,一定能扮演好“良师”的角色。

这样想其实没错,但也很容易出错。

我们可以理解为“越早做出正确决定,越有可能成为人生胜利组”;“越早做错误决定,人生越有可能往失败的方向走”。但中式家庭教育中,年纪越小,越难自己做决定,每个决定一定会加入长辈的意志。

比如说,15岁之前做的“决定”,父母的意志约占95%;1520岁,父母影响力减少到70%;2030岁,再少到50%;乃至于结婚后,父母的建议越来越少,影响越来越弱。在“人生线”的决定中,越早期父母责任越大,越晚期则自己负责。

就像很多人都认为,把孩子送到国外就是好事一件,至少喝喝洋墨水,拓展眼界。殊不知,在未彻底了解孩子需求的情况下,这么做反而是将孩子“推入火坑”。

以“留学”而言,这是孩子人生早期面临的抉择,但因为他们年纪小,无法自行决定,因此长辈的意志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越希望小孩成功,父母亲越需要陪伴他做出“正确抉择”。注意!这里说的是“正确”抉择,而不是家长“喜欢的”或是家长“觉得好或不好”的抉择。

首先,语言隔阂会造成融入的问题;再来,文化的不熟悉,也会让人不小心触犯当地法律;另外像是孩子对父母的安排没兴趣,出国读书只是为了让父母安心等,也都浪费家长送孩子出国深造的美意。

小林同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是爸爸安排的学校,在当地没有合适的高中,爸爸甚至自己设立一所私立高中让孩子进去就读,直到送去美国读大学,也是爸爸的意志。然而到了美国后,他不但没能融入同学中,竟通过逃课躲避学习的压力。最终,爸爸收到学校的退学通知。其实,这样的案例很多。

也因此,如果真的想把孩子送到国外,家长要做的,除了仔细和孩子讨论,聆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兴趣所学,还得慎选留学机构和顾问。

为什么这一点这么重要?

好的留学机构、负责任的留学机构在将学生送到国外前,会先深入了解家长以及孩子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家长诉求、孩子兴趣和个性等。透过全方面、仔细的了解、恳谈,找出最合适的院校系所,而不会“单方面”聆听家长或是孩子的意见,因为这不仅是孩子“人生线”的大事,也是整个家庭的抉择。

其实,人生就是不断面临抉择,小到决定三餐吃什么,大到工作、家庭、求学、人际关系等,我们都必须不断地做决定。

在这过程中,小的决定,如果错了,无伤大雅;倘若重要的决定出现问题,就可能使生活产生巨大变化,也许因为没有机会发挥潜能遗憾终生,又或者将擅长的能力用在不对的领域,而经历毫无成就感的人生,那就真的后悔莫及。


happy new year




澳际澳洲,专注留学28年



2018,我们还在这里;2019,我们再度启程!





收藏 已赞